首页 > 社会·法治

从“治”到“靓”中观淮河生态之变

2023-02-20 15:00: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2月20日电 题:从“治”到“靓”中观淮河生态之变

  中新网记者 赵强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昔日市民眼中难以治理的“脏乱差”集中带,如今正被扮靓为市民亲水、戏水、乐水的幸福河。从“治”到“靓”之中,安徽蚌埠探索出一套淮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治理——防洪筑堤保安澜

  淮河是蚌埠的“母亲河”,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已由过去“郊外河”变成今日的“城中河”。这里有关治理淮河的故事很多,从4200年前大禹在此召会诸侯、劈山导淮,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人传说,到新中国成立后,淮河成为第一条有计划地全面治理的大河,彼时,淮河之治重在防洪护两岸安澜。

大禹像。 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

  “过去我们蚌埠包括整个淮河流域的人们都是害怕水的,都是要躲避水的。”蚌埠市水利局局长荀异然说,当地百姓有一句俗语——“小雨小灾,大雨大灾,无雨旱灾”,直观地展示了淮河治理利用的复杂性。

  全长约1000公里的淮河曾是“最难治理的河流”。在中国的版图中,淮河与秦岭构成中国地理南北分界线。这里四季分明,沃野千里。也正因此,造就这条河流“喜怒无常”,水灾频发。

  根治淮河,是淮河儿女的夙愿。荀异然说,在蚌埠治淮的历史上有很多重大的事件,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系统治淮以后,应该讲淮河的防洪体系逐步完善了,现在防洪基本没有大的问题。

  但由于淮河多年分洪行洪蓄洪,洪水携裹泥沙沉淀,抬高河床,淤积成滩,河道缩窄,站立大堤看淮河像是一条“大沟”。同样,由于之前缺乏对淮河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淮河两岸也一度成为城市脏乱差的集中带。

“靓淮河”工程正在火热建设中。 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每年蚌埠市“两会”都有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综合整治的议案提案,市民网民也反应强烈。对此,以生态修复和保护为内核的“靓淮河”工程呼之欲出。

  扮靓——修复生态促多赢

  2021年初,蚌埠市委市政府按照“问题导向、统筹兼顾、系统治理”原则,决定实施总投资53.48亿元“靓淮河”蚌埠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简称“靓淮河”工程),打造“堤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城市中心湿地公园,推动蚌埠从“跨河发展”向“拥河发展”转变。

  荀异然告诉记者,“靓淮河”工程最核心的理念是生态修复与保护,最终将撬动城市防洪、交通、航运、生态、观光、商业等多种业态协同融合发展

  据介绍,该工程以“一川清、两滩靓、三脉通、十景红”为总体布局,全长26公里,治理面积52平方公里。工程已于2022年春节后第二天正式启动建设。目前,先期开工全长8公里的席家沟到龙子河口段,已完成投资12亿元。

  记者行走在淮河蚌埠段的大堤上看到,一幅现代版“大禹治水”图景正在演绎,休闲跑道、文化景观、市民公园等生态修复和建设工程有序推进。

中国南北分界线标志。 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

  “靓淮河”工程通过对河道切滩、拓槽、疏浚、清淤等一系列改造,主动拓宽拓深淮河主河道,保障洪水在此能顺畅下泄,对切滩产生的弃土就地利用,加固加宽原有堤顶,再次提升河堤防洪能级,形成“超级堤防”,打通交通堵点。

  此外,利用切滩弃土将堤防迎水面护坡由原来1:3调整为1:8—1:10大缓坡,重塑滩地形态,连通河滩水系,新增水面2600亩、城市绿地1.2万亩,实现市民近水、亲水、戏水、乐水。

“靓淮河”工程效果图。 蚌埠市委宣传部供图

  与此同时,在两岸迎水面高程22米以上塑形地块建设篮球、网球、足球等体育场地15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万人体育锻炼。工程两岸规划土地价值挖潜2.7万亩,包括新增建设用地10050亩、利用闲置批供地4950亩、推动低效工业转型7200亩、推动城中村改造提升4800亩,土地价值将新增70亿元……

  “蚌埠是淮河文化和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我们在工程建设中将充分挖掘蚌埠历史文化资源,用好用活文化资源。”荀异然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院士来上课”开启天津青少年科普教育第一课

      中新网天津2月20日电 (庞喻文 王君妍)“随着天文学的进步,我们已经能够看到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的火球,我们已经能够目睹镶嵌在大爆炸火球上宇宙结构的种子,我们已经能够重构宇宙演化的历史,甚至我们能够准确地预测宇宙未来的命运。”2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在天...

    时间:02-20
  • 打“农产品”幌子开“方子”——网络直播间“行医”乱象调查

      新华社太原2月20日电 题:打“农产品”幌子开“方子”——网络直播间“行医”乱象调查  新华社记者王皓  标着“初级农产品”的药材,被直播间夸大为能治多种疾病的“神药”;身着白大褂的老人,配合着主播在一旁称药、打包;将医疗词汇拆分重组成新型营销话术,以躲避违禁词审查。近期,记者调查发现,一些...

    时间:02-20
  • 广东今年将完成林分优化和森林抚育提升400万亩

      中新网广州2月20日电 (程景伟 林荫)据广东省林业局20日消息,广东省日前发布2023年第1号总林长令——《关于全面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的令》,明确提出今年广东要完成林分优化提升2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00万亩,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面积415万亩,每个市、县应至少建设一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

    时间:02-20
  • 第十二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落幕 共观测到171种鸟类

      中新网长沙2月20日电 (张雪盈)洞庭湖观鸟大赛是第十二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系列活动之一。2月20日,第十二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湖南岳阳落幕,会上同步宣布了本次观鸟大赛结果,30支参赛队伍共观测到171种鸟类。  本届洞庭湖观鸟大赛为期两天,吸引了来自中国各地的90名观鸟爱好者参赛,其中,年龄最大的参赛...

    时间:02-20
  • 青海2022年完成考古调查及勘探发掘项目13项

      中新网西宁2月20日电 (记者 李江宁)20日,记者从青海全省文物局长会议上获悉,2022年,青海完成考古调查及勘探发掘项目13项。  据悉,2022年,青海省文物局配合省内基本建设工程,完成考古调查及勘探发掘项目13项。完成羊曲水电站年度考古发掘,面积达18000平方米,发现居址、墓葬、窑址、城址等遗迹900余处,...

    时间:02-20
  • 涉生态环境损害问题 广东18名厅级干部被追责问责

      中新网广州2月20日电 (记者 程景伟)据广东当地媒体20日公布,广东省通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移交问题追责问责情况。  2021年8月27日至9月27日,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广东省开展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于2021年12月13日将督察发现的5起生态环境损害问题移交广东省,要求依规...

    时间:02-20
  • 沃野千里“玫瑰”铿锵 湖南种粮大户肖建青田园追梦

      中新网益阳2月20日电 (刘美玲 董琼香)55岁是女性离开职场的年龄,但对湖南省级种粮大户肖建青而言,田园仍然是充满幸福感的事业。耕耘田野20年,种植面积从24亩发展至1680亩,她成立的合作社吸纳社员118名,其中女性69人,共种植水稻8000亩,“铿锵玫瑰”成了田间地头最出彩的风景。  肖建青是沅江市草尾镇...

    时间:02-20
  • 台湾青年呼伦贝尔记:短视频记录下珍贵瞬间

      中新网呼伦贝尔2月20日电 题:台湾青年呼伦贝尔记:短视频记录下珍贵瞬间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直到走进会议室的最后1分钟,郁家欣仍在为制作的3分21秒短视频作最后完善。  她抱着电脑坐在桌前,再次认真看了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拍摄的天天那达慕、“冷极村”、使鹿部落等画面。  郁家欣是2...

    时间:02-20
  • 驻村书记的8年:留下看得见、守得住的美丽乡村

      中新网阿拉善2月20日电 题:驻村书记的8年:留下看得见、守得住的美丽乡村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初春时节,走进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镇阿拉腾塔拉嘎查(嘎查相当于村),巷道干净整洁,庭院窗明几净,民房错落有致,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阿拉善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贺兰山西麓,隶属于阿拉善...

    时间:02-20
  •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新起受贿案一审宣判

      2023年2月20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张新起受贿一案,对被告人张新起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张新起受贿犯罪所得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张新起当庭表示服从法院判决,不上诉。  经审理查明:2001年至2019...

    时间:02-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