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作业“9点熔断”,真能减轻课业负担吗

2023-02-17 07:06:12

来源:中国青年报

  常州市博爱小学近日发出通知,宣布为保障学生充分的休息时间,春季学期学校将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与时间,启用“9点熔断机制”,即超过晚上9点,采取无条件停止作业的措施,未完成作业的第二天也不用补做。

  据了解,近年来,多地学校都在尝试实行作业“熔断机制”。就目前各地中小学生的作业情况而言,“9点熔断机制”也算是一项能为学生和家长减轻负担的积极措施。但是,对照教育部有关要求,我们会发现,“熔断机制”其实有一些折中的成分在里面。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总量。倘若这些原则能得到充分落实,又何必有“9点熔断”这一说呢?

  从去年开始,各地中小学都开展了“课后服务”或“延时服务”,大多都是下午6点左右放学,除去路上和吃饭时间,到9点也还有足够的时间写作业。何况有些学校“课后服务”并没有完全安排学生参与课外兴趣活动,也留有不少时间让学生写作业。学生全天在校时间充足,理论上完成作业绰绰有余。既然如此,“熔断机制”的存在,恐怕反映出了某些其他问题。

  提出作业“9点熔断机制”的学校表示,这是为了让老师们提高课堂效率,让问题在课内解决。如果学生作业仍然可能要写到9点,而且并非个别现象,只能说明作业还是有点多了。这显然不符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也违背了教育部提出的“双减”精神。

  作业“熔断”与否,主要取决于家长,家长若是担心孩子学习落后而不同意“熔断”,学生与家长就容易产生冲突。在我看来,所谓作业“9点熔断机制”,给课业“减负”的作用其实有限。9点休息基本是小学生10个小时睡眠的起点,实在不能再晚了,如果作业多到需要“熔断”,学校恐怕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针。更何况,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真的能睡踏实吗?这又会不会影响学生之后的课堂学习?

  沉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挤占了学生太多的时间,很多学生课外几乎完全没有自主时间,到户外放眼远望简直是奢望,甚至让自己的大脑自由幻想本身也成了梦想。这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也不是未成年人理想的成长方式。

  减负的关键,是真正遵循教育的科学规律,消除机械重复的无效作业,让学生作业更有针对性,而不会成为无差别的负担。学校也要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进一步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创新学习和生活空间,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视野,使他们的身体和心灵得到舒展的成长。

  马长军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董宇辉将获赠房车?北京平谷:系网友误读

      2月17日,网传北京平谷区将为董宇辉落户,并赠送100万元现金和一套150平方米带产权住房等消息。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从平谷区获悉,该消息不实,为网友误读。  2月16日,2023北京·平谷人才发展大会举行,发布“平谷人才十条”,宣布将对经评定、认定的优秀人才,分级分类给与资金奖励、引进落户、住房保障等政...

    时间:02-17
  • 广州南沙出台支持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

      中新网广州2月17日电 (王坚 舒霞)记者17日从广州市南沙区政府获悉,该区现已正式出台《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支持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八条措施》(下称《八条措施》),这是南沙区贯彻落实国务院《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实施涉外法律服务业“筑巢引凤”“暖巢金凤”计划的...

    时间:02-17
  • 成都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将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9.5万亩

      中新网成都2月17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17日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专场新闻发布会获悉,成都将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包括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9.5万亩,完成黑臭水体整治126条。  据了解,今年是成都实施“...

    时间:02-17
  • 济南明确名泉进入和退出机制 保证名泉“含金量”

      中新网济南2月17日电 (李明芮)记者17日从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南将明确名泉进入和退出机制,以保证名泉的“含金量”,让名泉保护更有针对性。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是济南的标志性景观,其域内分布640多处名泉,最著名的有72处。中国清代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和...

    时间:02-17
  • 重庆万州盘活“指尖经济”:“针”功夫“绣”出幸福生活

      中新网重庆2月17日电(杨梦逸 黄玉保)拈一根轻巧的绣花针,绣出花鸟虫鱼、绣出春夏秋冬、绣出三峡的美丽风光。这一针一线都承载着重庆万州的“绣娘”们最精妙的生命力,她们以布为纸、以针作笔、以线代墨,绣出的色彩斑斓的锦绣图卷。  一根针、一条线、一群人,指尖技艺如何变身“指尖经济”?17日,记者...

    时间:02-17
  • 青海将改造3.4万户城镇老旧小区 改善4万户农牧民居住条件

      中新网西宁2月17日电(祁增蓓)17日,记者从青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2023年,青海省将实施3.4万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0.2万户棚户区改造,统筹实施4万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建设300个美丽乡村和10个美丽城镇。  据记者了解,2022年,青海省探索形成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一个保障、七项机制”工作经验,4...

    时间:02-17
  • 数百万年前马的祖先都吃草?中科院团队最新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中新网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数百万年前,地球上的马吃什么、怎么吃?它们的食性与其生态环境适应和演化命运有何关联?马科动物“前世今生”的相关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从约5600万年前始新世早期的始祖马亚科一直到中新世(约2300万年前)以后以三趾马族和真马族为代表的马亚科,马的体型逐...

    时间:02-17
  • 今年底江西将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地震预警能力

      中新网南昌2月17日电 (朱莹)江西省地震构造环境复杂,是中国中东部地区地震相对活跃的省份。记者17日从《江西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当前,江西省正在建设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江西子项目,预计2023年底完成,将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地震预警能力。  江西省地震...

    时间:02-17
  • 甘肃高校“数字教育”:“仿真课堂”打破学生实践教学限制

      中新网兰州2月17日电 (刘玉桃)在虚拟现实“仿真课堂”,学生可以参与有害气体泄漏救援,可以360度全方位了解雷达内部构造,还可以体验智能工厂……开学季,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信息中心副主任于鹏飞介绍说,学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开始为迎接学生做准备。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训深度融合,我...

    时间:02-17
  • 西安一餐馆多人持酒瓶、饮料瓶等互殴 警方通报

      中新网2月17日电 据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官方微博消息,2023年2月15日20时43分,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等驾坡派出所接警,称在新安路某餐馆发生打架。接报警后,雁塔分局立即组织警力赶往现场调查处置。  经查,王某1、耶某(女)、魏某和王某2(四人系同乡)等人于2月15日晚聚餐饮酒。期间,王某1、耶某因言...

    时间:02-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