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关注牙齿健康,超五成经历过牙齿治疗

2023-02-17 07:03:03

来源:中国青年报

  超九成受访大学生关注牙齿健康,超五成经历过牙齿治疗

  让好习惯为口腔健康“咬紧牙关”

  一颗智齿引发了一场耗时3年的大工程。2019年,温彬彬准备拔掉疼痛的智齿,口腔CT却让她和医生都大跌眼镜。“牙齿状况很糟糕。小时候爷爷奶奶带我,不太注意口腔卫生,牙疼了就吃止痛药扛过去。结果拍CT发现我的两颗后槽牙已蛀光了,坏牙两侧的牙齿向空隙歪倒。此外我还有埋伏牙、智齿、龋齿。我需要补牙、正畸、拔牙,最后再把缺的牙都种上。”医生给温彬彬规划的这套“施工方案”如今已经大体完工,只剩一些细小的“精装”流程。3年来,她已走遍了医院口腔科的各个科室。

  超市货架上五彩斑斓的糖纸总是一下子就吸引住四川一所高校的陈岚的目光:“糖那么好吃,怎么会有人拒绝得了呢?”但舌尖上的快感却引起了口腔中另一个部位的抗议,糖就像鲜艳的“毒药”侵蚀着陈岚的牙齿。“我的乳牙全是黑的,后来换完牙才好些,但也前前后后补过四五次蛀牙。”

  问题牙齿不仅困扰着温彬彬和陈岚。近期,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163所高校的3283名受访大学生填写的有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2.97%受访大学生表示关注自己的牙齿健康,其中21.81%受访大学生表示非常关注。

  龋齿(41.52%),牙齿不美观、不整齐(35.76%),牙龈出血(34.42%),口腔异味(21.78%),牙齿敏感(16.63%),牙结石(10.66%),牙周炎等牙龈问题(9.96%),在受访大学生中并不少见,仅20.29%受访者没有遇到上述牙齿问题。

  不良习惯让牙齿问题“找上”年轻人

  王家翔就读于安徽一所高校。上初中时,他时常感到吃东西、喝水、或用舌头舔舐牙齿时,一颗臼齿总是隐隐作痛,“往牙根渗透的那种疼”。刚开始他没当回事,以为自己就会好起来,但长期持续的疼痛把他“请”到了当地牙防所。

  他刚躺到治疗椅上、张开嘴,医生就大为震惊,“有十几个牙洞,其中有的牙齿是顶端、侧面分别有牙洞”。补上这十几个牙洞就耗费了一个多小时,医生收取了一个固定价格,没有按照每个牙洞收费,“不然价格就太贵了”。这次看牙后,父母责怪王家翔不好好刷牙,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可能是他有时晚上偷偷吃糖,甚至嘴里含着糖睡觉导致的。当然,这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事他没敢告诉爸妈。

  受访者对导致牙齿问题的原因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其中喜欢甜食、饮料等对牙齿不好的饮食(65.42%)、平日的洁牙习惯不好(48.91%)排在前两位。此外还有用牙过度或受外伤(19.11%)、不清楚是什么原因(18.27%)、其他身体健康问题导致口腔问题(14.25%)等。

  王家翔分析,自己现在虽然不爱吃糖了,但经常作息不规律,早上起床后来不及刷牙,有时还忍不住睡前吃零食,吃完也懒得再刷牙,就直接睡觉。“知道这样的习惯不好,但有时还是犯懒。”但经历了两次大规模牙齿重建,他比以前注意了很多,现在的他除了刷牙,还每天用牙线清洁牙齿。

  受到牙齿问题影响的人不在少数。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达97%的成人受到口腔问题的困扰,20到39岁的中青年是接受种植牙手术的主力军。中青校媒调查显示,56.41%受访大学生采取过牙齿治疗。37.95%受访者曾经补过牙。此外,一些受访者也曾经历过洗牙(17.00%)、牙齿矫正(16.48%)、根管治疗(8.22%)、种植牙(3.35%)等牙齿治疗。

  也曾做过根管治疗手术的陈岚颇感后悔,没有早些关注自己的牙齿问题。刚开始牙齿只是隐隐作痛,不影响正常生活,她就完全没在意。忽视换来的是无数个夜晚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疼得捂着嘴低声哭泣。甚至有一次吃饭时,她感觉嘴里有一个坚硬的东西,怎么也咬不动,吐出来才发现,竟然是半颗牙。“原先我刷牙不是很仔细,有时候就糊弄两下。”陈岚坦言。如今她遵循医嘱,购买了专门的牙膏和牙刷,刷牙的时候也更加认真。在控糖方面她也更加注意,“虽然我目前还做不到完全戒糖,但我会努力控制吃糖的数量和频率”。

  除了日常口腔清洁习惯不好,有些对牙齿的“过度关注”也会影响牙齿健康。在留学英国的许晨这里,牙齿美观是一件大事。上大学后,爱美的女孩更加关注牙齿漂不漂亮。“我做攻略后买了两盒牙贴,贴了之后牙真的明显白了。”但她也很快发现了美白牙贴的潜在风险。她还给小姨和表妹也推荐了牙贴,但她们受不了牙贴的腐蚀,贴完牙就酸倒了,没办法咬东西。“牙贴里确实有腐蚀性的东西,我用的时候也觉得有酸酸的东西化在嘴里,舌头和牙床会有麻麻的感觉。”因此许晨觉得,美牙要非常谨慎,可以去尝试,但千万不要乱用、硬用。“如果当时我小姨和妹妹坚持使用牙贴,可能真的会有不良后果。”

  “美观是相对的,健康更重要。”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医学部口腔医学博士刘建表示,美白牙贴等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能祛除色素,但这并不是永久的,随着时间的累积,仍会有外源性色素沉积进入,“并且这类化学制剂可能会造成牙齿敏感的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使用这类产品的必要性不强。”

  好习惯加定期检查,为牙齿健康保驾护航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遇到牙疼等牙齿问题,28.72%受访者会先观察几天,如果好了就不再理会,不好就去就医;23.09%受访者会到医院就医;16.84%受访者会先自己研究一下可能是什么问题,如果发现蛀牙等问题,或长期疼痛再去医院;11.94%受访者觉得没什么问题,不用太在意;7.04%受访者会选择吃止痛药缓解,还有8.53%受访者没有遇到过牙齿问题。

  在刘建看来,一些患者觉得自己没有症状就等于不存在口腔方面的问题,或者病变早期没有主观症状,因此不会选择治疗,等到疾病进展较重时,才想到要进行治疗,未能把疾病阻断在早期。“也有一些患者有一定的‘牙科恐惧’,对繁琐的治疗过程有畏难情绪。”

  刘建建议大家,除了保持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针对一些特定的牙齿疾病学习刷牙方法、每天使用牙线等,还应该定期做口腔检查,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从小受到牙齿问题困扰的汪正辉对此有切身体会,现在他每年定期做一次牙齿检查,一般会检查牙神经是否发炎、有无蛀牙和牙齿的清洁程度。开始注意个人形象以后,他也会更在意牙齿的美观。他对自己的牙齿保护格外上心,会节制对牙齿有损害的碳酸饮料、甜食、过硬和过冷的东西。

  能够及时发现并尽早解决问题的经历,也让王家翔感到庆幸。前不久,已经读大三的他舌头感知到牙齿表面不光滑,吃饭的时候,会有异物掉进牙洞。他原以为坏牙有一两颗,但来到牙科诊所,两颗变成了四颗。但他感慨自己还好来得早,“那些还没被我发现的坏牙以后也不会再疼了。”

  许晨也因防患于未然的口腔检查而受益。准备出国留学前,许晨准备把自己身上可能存在的“隐患”全部排查一番。到医院拍了口腔CT,她才知道自己有一颗阻生智齿。这颗牙90度翻转,牙冠朝向前面的牙齿,一副要撞个头破血流的架势。为了防止它生长时引起其他牙齿病变,医生建议许晨拔掉这颗智齿。

  现在看到手术单上的拔除智齿操作流程,许晨还会倒吸凉气。“切开翻瓣、暴露患牙、分离牙龈、去骨、分牙、挺松”等一系列看起来惊悚的词语,把她带回牙科手术的那一天。阻生牙还没“破土”,需要磨开骨头才能暴露出来,嗡嗡的磨骨声不亚于装修的电钻,通过骨传导直钻耳蜗。紧接着医生“咣咣”把牙齿捣碎,再用一根“撬棍”撬动牙齿碎片,她感到自己都要被撬翻过去。持续一个小时的手术后,麻药药效散去,还有持续一周的强烈肿痛,虽然很饿,但张不开嘴、咽不下东西打消了她的食欲,一周后她的体重也掉了5斤。好在此时肿痛渐消,她开始能正常吃饭,也彻底告别了智齿的隐患。

  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保持牙齿健康更为重要。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受访者清洁牙齿的方式包括每天刷牙(93.79%)、用牙线清洁牙齿(15.32%)、定期洗牙(10.20%)、用冲牙器清洁牙齿(6.21%)等。

  医生曾怀疑,是温彬彬的刷牙方式不对导致牙病频发,但她演示的日常刷牙方式,也得到了医生的认可。“所以大概率还是小时候卫生习惯不好,而且口腔问题没得到重视的原因。”不过自从拍摄了第一张口腔CT,温彬彬觉得刷牙还远远不够。现在她每年至少到医院做一次洁牙,每天起床后、早午晚三餐后和睡前都要刷牙,“即便偷懒时也至少刷3次”,牙线、冲牙器、漱口水也成了每天必备。除了听从医生建议,她也会自己查询口腔知识,经历了一次“大动干戈”,对牙齿的全方位保护在她看来必不可少。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苏简、陈岚、李云卓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毕若旭 实习生 范子菁 陈宇龙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董宇辉将获赠房车?北京平谷:系网友误读

      2月17日,网传北京平谷区将为董宇辉落户,并赠送100万元现金和一套150平方米带产权住房等消息。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从平谷区获悉,该消息不实,为网友误读。  2月16日,2023北京·平谷人才发展大会举行,发布“平谷人才十条”,宣布将对经评定、认定的优秀人才,分级分类给与资金奖励、引进落户、住房保障等政...

    时间:02-17
  • 广州南沙出台支持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

      中新网广州2月17日电 (王坚 舒霞)记者17日从广州市南沙区政府获悉,该区现已正式出台《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支持涉外法律服务业发展八条措施》(下称《八条措施》),这是南沙区贯彻落实国务院《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实施涉外法律服务业“筑巢引凤”“暖巢金凤”计划的...

    时间:02-17
  • 成都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将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9.5万亩

      中新网成都2月17日电 (记者 贺劭清)记者17日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专场新闻发布会获悉,成都将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深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包括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9.5万亩,完成黑臭水体整治126条。  据了解,今年是成都实施“...

    时间:02-17
  • 济南明确名泉进入和退出机制 保证名泉“含金量”

      中新网济南2月17日电 (李明芮)记者17日从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济南将明确名泉进入和退出机制,以保证名泉的“含金量”,让名泉保护更有针对性。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是济南的标志性景观,其域内分布640多处名泉,最著名的有72处。中国清代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泉”的趵突泉和...

    时间:02-17
  • 重庆万州盘活“指尖经济”:“针”功夫“绣”出幸福生活

      中新网重庆2月17日电(杨梦逸 黄玉保)拈一根轻巧的绣花针,绣出花鸟虫鱼、绣出春夏秋冬、绣出三峡的美丽风光。这一针一线都承载着重庆万州的“绣娘”们最精妙的生命力,她们以布为纸、以针作笔、以线代墨,绣出的色彩斑斓的锦绣图卷。  一根针、一条线、一群人,指尖技艺如何变身“指尖经济”?17日,记者...

    时间:02-17
  • 青海将改造3.4万户城镇老旧小区 改善4万户农牧民居住条件

      中新网西宁2月17日电(祁增蓓)17日,记者从青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2023年,青海省将实施3.4万户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0.2万户棚户区改造,统筹实施4万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建设300个美丽乡村和10个美丽城镇。  据记者了解,2022年,青海省探索形成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一个保障、七项机制”工作经验,4...

    时间:02-17
  • 数百万年前马的祖先都吃草?中科院团队最新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中新网北京2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数百万年前,地球上的马吃什么、怎么吃?它们的食性与其生态环境适应和演化命运有何关联?马科动物“前世今生”的相关研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  从约5600万年前始新世早期的始祖马亚科一直到中新世(约2300万年前)以后以三趾马族和真马族为代表的马亚科,马的体型逐...

    时间:02-17
  • 今年底江西将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地震预警能力

      中新网南昌2月17日电 (朱莹)江西省地震构造环境复杂,是中国中东部地区地震相对活跃的省份。记者17日从《江西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当前,江西省正在建设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江西子项目,预计2023年底完成,将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地震预警能力。  江西省地震...

    时间:02-17
  • 甘肃高校“数字教育”:“仿真课堂”打破学生实践教学限制

      中新网兰州2月17日电 (刘玉桃)在虚拟现实“仿真课堂”,学生可以参与有害气体泄漏救援,可以360度全方位了解雷达内部构造,还可以体验智能工厂……开学季,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信息中心副主任于鹏飞介绍说,学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开始为迎接学生做准备。  “为了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训深度融合,我...

    时间:02-17
  • 西安一餐馆多人持酒瓶、饮料瓶等互殴 警方通报

      中新网2月17日电 据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官方微博消息,2023年2月15日20时43分,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等驾坡派出所接警,称在新安路某餐馆发生打架。接报警后,雁塔分局立即组织警力赶往现场调查处置。  经查,王某1、耶某(女)、魏某和王某2(四人系同乡)等人于2月15日晚聚餐饮酒。期间,王某1、耶某因言...

    时间:02-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