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零时差跨洋年夜饭:“报菜名”里的浓浓中国情

2023-01-21 16:48: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京1月21日电 题:零时差跨洋年夜饭:“报菜名”里的浓浓中国

  中新网记者 申冉

  盐水鸭、什锦菜、蛋饺、干切牛肉、藕圆子……兔年除夕夜,尽管与故乡南京远隔着太平洋,身处澳大利亚珀斯市的南京姑娘朱兴宇一家,却工工整整“复刻”了一桌南京菜。

  “南京盐水鸭和西澳大利亚当地的龙虾,是我们家年夜饭里的双料‘主角’。在与南京同时区的珀斯,吃着南京味儿的年夜饭,与故乡的亲朋好友天涯共此时、一起看春晚,这才是一年一度过大年的滋味。”在与南京亲友视频拜年中,朱兴宇感叹,唯有美食才能缓解这一刻全家人浓浓的思乡情。

南京盐水鸭和西澳大利亚当地的龙虾,是朱兴宇一家年夜饭里的双料“主角”。 被采访人供图

  长居西澳大利亚十多年的朱兴宇如今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家,目前还是澳中女企业家协会的执行会长,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澳两国之间的民间文化交流。

  “我在珀斯认识很多外国朋友,他们经常说,最开心的一件事,就是到我家来吃中国菜。”朱兴宇与记者连线时说,自从她的父母前几年从南京去珀斯探亲,“全家和亲朋好友都大饱了口福。”

  “我的父母很喜欢做菜,尤其对南京菜情有独钟。尽管在西澳大利亚没有家乡丰富的食材,但他们总说,没有材料就创造材料。我想这也是全球各地很多华人爸妈的共性。”朱兴宇笑道,“在自家种菜、到菜场研究外国人不太爱吃的‘下水’、用中国调味料把外国食材做出中国风味,这些都是我父母试过的办法。”

尽管长期生活在国外,朱兴宇一直认为,自己有一份连接中国世界的责任。 被采访人供图

  据朱兴宇的母亲介绍,今年的大年三十年夜饭,预备了盐水鸭、什锦菜、蛋饺、干切牛肉、藕圆子、白灼大虾这样的“硬菜”,“当然,外国朋友们总是要上手操作一下的必备‘节目’——包饺子也是不会少的。每次看到女儿的朋友们吃得直竖大拇指,我就特别开心。”

  “其实,随着中外交流的深入,我的外国朋友们,只要去过中国,在他们的印象里,中国的城市就是由一个个无法忘怀的味道组成的,比如说重庆的火锅辣,无锡的糖醋排骨甜,南京的盐水鸭香,东北菜的豪气,山西菜的酸爽……”朱兴宇感慨,每次和外国朋友们一起过年,总是会沉浸在“报菜名”里无法自拔,怀念在中国度过的美好时光。“我总觉得,中国菜是跨越语言障碍、最好的文化交流桥梁。”

南京的什锦菜也走出中国,成为跨洋年夜饭里一道风景。 被采访人供图

  尽管长期生活在国外,朱兴宇一直认为,自己有一份连接中国世界的责任,“到西澳大利亚以来,我坚持把中国文化带到珀斯市,尤其是把我的故乡、南京的文化带到这里来,近年来,几乎每年的中国农历新年期间,我们都在珀斯市中心的展厅展出南京的柴龙灯、介绍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2023年,我们计划一方面组织一个珀斯市的商务团到南京,与南京的商务朋友们重启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把珀斯市和南京市文化团体的日常交流活动恢复起来,让艺术带动文化交流的‘季风’重新在太平洋上吹动。”(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湖北武当山:上万游客新年登高祈福

      中新网十堰1月22日电 (许海芳 周容翼 吴俊)湖北武当山22日迎来大批游客登高祈福。当日正值农历正月初一,据武当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统计,截至上午11时30分,游客已突破万人。  22日凌晨开始,来自湖北武汉、襄阳、枣阳及河南南阳、平顶山和陕西西安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新年出游不仅能看一看祖...

    时间:01-22
  • (新春走基层)延安:从黄土地到太空 “延安苹果”助力村民铺出致富路

      中新网延安1月22日电 (高铖)自从跟着神舟十二号、天舟五号等飞船四上太空后,“延安苹果”的名头愈加响亮。许多种植苹果的村民也吃到了“太空苹果”的红利,家住延安市宝塔区川口镇阳台村的祁盘成就是其中一员。  据悉,川口镇是延安市宝塔区苹果产业重点乡镇之一,辖13个行政村,现有果树专业村10个,果...

    时间:01-22
  • 春节期间,如何保护家中老人

      春节到来,大量人员陆续返乡,偏远地区、新冠病毒感染率比较低的地区疫情传播风险加大。保障好农村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做好老年人等重点人群防护,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春节期间如需回家看望老人,应如何做好防护?“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以及没有感染过、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要重点加强...

    时间:01-22
  • 跟着老张驻村去

      【新春走基层】   “记者同志,你快到了没?”腊月二十八,天刚放亮,还在路上的记者就接到了老张打来的电话。从军30年,从警14年,老张从不睡懒觉,每天6点起床雷打不动,退休后到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木兰社区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也一样。  老张名叫张建明,今年61岁,退休前...

    时间:01-22
  • “要买票找李静”

      【春运进行时】   “听众朋友们,今年起铁路部门对儿童票优惠不再按身高,改成按年龄了……”春节临近,太原南火车站售票厅的“李静导购台”热闹非常,李静一会儿录视频,一会儿接电话,一会儿发微信,一会儿解答旅客咨询,忙得不亦乐乎。  李静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01-22
  • 在快节奏中找回慢生活

      如果一年奔波需要一处短暂的停留,也许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投“春节”一票:归家停泊,身心舒展。  回到家,时光便会不由自主地慢下来,有人睡意沉沉,不再担心隔天的汇报、临时的加班;也有人焦虑万分,时刻紧盯手机图标上的小红点,生怕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殊不知,春节本是一场关乎...

    时间:01-22
  • 三坊七巷福满地

      【红红火火闹新春】    本报福州1月21日电(记者高建进、张诗瑶)佳音暖心田,喜讯传八方。这座城,以福为名,迎春纳福,格外的温暖与幸福洋溢在街头巷尾。  这里是福建福州。有福之州,幸福之人。  福州人的春节,离不开坊巷里的年味儿。新岁将至,恰阳光明媚,从城北福山出发...

    时间:01-22
  • (新春走基层)一人变电所的除夕:春运坚守诠释别样年味

      中新网郴州1月22日电 题:一人变电所的除夕:春运坚守诠释别样年味  作者 唐小平 王小燕 黄永芳  “油位正常,高压套管瓷瓶正常,接地正常!”1月21日,除夕一大早,在京广高铁线路旁的董家变电所,罗诚湘正在巡视设备。他细致检查着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的状态,一边口述巡视内容和项目。虽然无人监督,但他依...

    时间:01-22
  • 过年|团聚 是无形的线

    你有多久没有回家了?团聚,是一根无形的线,拉扯着我们与家人最浓的牵挂家乡,中国人浓厚的乡土情结,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心中最深的羁绊遥远的距离,拥挤的人潮,无法阻挡回家的热情有家可回,奔波的疲惫才有意义;春节团圆,装满了一整年的期盼大年三十,你是否和家人团坐,共叙家长里短;是否觥筹交错,齐聚在年夜饭上。团圆是...

    时间:01-22
  • 一处小院会聚八方宾朋

      白雪黑瓦红灯笼,切菜剁肉咚咚响。  除夕下午,走进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南沟村的张家大院,农家乐老板张兆胜一家人正和十几名游客围坐在大圆木桌前包饺子。  东北院东北锅,案板上码的水饺却形态各异。“张叔你看,我们那里爱吃抄手,我包几个元宝形状的。”来自重庆的...

    时间:01-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