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在快节奏中找回慢生活

2023-01-22 15:16:43

来源:光明日报

  如果一年奔波需要一处短暂的停留,也许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投“春节”一票:归家停泊,身心舒展。

  回到家,时光便会不由自主地慢下来,有人睡意沉沉,不再担心隔天的汇报、临时的加班;也有人焦虑万分,时刻紧盯手机图标上的小红点,生怕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殊不知,春节本是一场关乎时间的终极仪式,千百年来,人们正是在新旧交替中,感受自我、融入家族、接续文化。可是,一纸车票真的能让人们脱身于高速高压的日常,回到春节的文化传统中吗?或者,我们还“慢得下来”吗?

  慢生活,不一定速度缓慢。其实,传统新年本不全是“慢”,相反,中国很多地区都有“过忙年”的说法。人们忙着采办年货、打扫卫生、备年夜饭,春节中的母亲何尝体验过慵懒惬意的慢时光?可在记忆里,为什么春节似乎过得尤为缓慢?也许是因为一份完整而连绵的时光,对习惯了碎片时间的当代人来说,已是买不到的奢侈。

  “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捏造鼻儿(饺子);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从腊月到正月,春节并不长,但这份整体的、连续的身心体验却在中国人心中早早扎了根。“一年不赶,赶三十晚”“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盒子往家转”,春节的每一天都有要做的事,又似乎没那么多要做的事。那些“要做的”是数千年传统在我们体内的积淀传承,而那些“不急做的”,是我们对自己一年劳累的小小奖赏。两者,都是悠长的时光。

  慢生活,不一定远离日常。陶渊明有首著名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春节的“慢”不一定要靠远离工作、脱离日常来实现,世间冷暖,存乎一心。疫情期间,很多人居家过年,归家的旅途被暂时影响,通往自我的道路却逐渐开启。众多网友在春节晒出读书笔记、佳肴配方、健身打卡记录、陪娃写福字视频;有父母带孩子到近郊亲近自然,才发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如此贴切、“草色遥看近却无”诚不我欺,曾让孩子快速背诵的古诗词句,在静心感受自然造化时,竟融入血液,成为记忆里挥之不去的一部分。

  节日里,藏着有关自我与他人的生活美学。借春节少有喧嚣的“慢时光”,我们从指标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开掘出独属于自己的时光,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年味儿?

  慢生活,不一定安于一隅。回家过年是不少人今年春节的主旋律,当Mary、Tony变成翠花、二柱子回到家中,是否也可放下1000多个日夜打拼换得的沉沉包袱,静待一次自然醒后母亲的唠叨。过往三年,每个中国人都代表一份坚守的力量,这个春节,我们不仅是在经历“年复一年”的不变轮回,更是在体会“一元复始”的崭新希望。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在春节的慢时光里,睡到天光大亮、饭菜飘香,但躺平的可以是身体,却不应是意志。慢一点,才能重整行装;稳一点,方能重新起航。当黏豆包、炸丸子、手工大馒头,甚至见缝插针放进的大葱塞满了返岗的行李箱,我们会默默记下家人的关心,更会在心里为自己打气:新的一年,还有太多值得我们去拼搏,朝乾夕惕,只争朝夕。

  人们总抱怨年味儿淡了,可为何每次归家都是匆匆、离家总是难舍?也许,春节并没有变,变的是我们的态度。慢生活,不是快节奏的反面,而是我们能否有意识地在生活中设置减速带和转换器,即便无法重现记忆中浓浓的烟火味、灶头的柴火香,但那高挂半空的大红灯笼、孩童收到红包时的天真笑容、绚烂于夜空中的一瞬烟火,依然会让我们想到那个既模糊又清晰的小小背影,和母亲忙碌几天,端出的一盘盘年夜饭。

  拼搏专注、悠然慢行,快慢之间、张弛有道,这是春节昭示给我们的人生之理。

  (作者:吕帆,系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西合璧新春秀,北京环球度假区布置农历新年主题装饰

      本报讯(记者 赵婷婷)农历正月初一,北京环球度假区迎来了大批游客。园区内,喜气洋洋的灯笼、俏皮可爱的兔子,与神秘感十足的哈利·波特、科技感爆棚的变形金刚等不同风格的元素交相辉映,为市民及游客们带来了中西合璧的混搭中国年气氛。  春节期间,北京环球度假区内外装饰一新,从城市大道到环球影城...

    时间:01-23
  • 37年“技术大拿”携手大学生骨干负责高铁设备检查与维护

      昨天是农历正月初一,北京各火车站客流高峰回落,车站迎来短暂的宁静,铁路春运也在这一天开启2023年节后运输的新时刻。旅客安全回家过大年,离不开每一位铁路工作者的辛苦付出和坚守。今年,北京丰台站首次迎来春运,在这里有这样一对师徒,他们一个养护桥下普速站场设备,一个检修桥上高铁钢轨质量。岗位不同...

    时间:01-23
  • 让好家风在春节团圆中传承发扬

      本报评论员 栗玉晨  今天的中国,是梦想接连实现的中国,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靠实干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家国情怀,自觉将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拿出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齐心协力加油干,风雨...

    时间:01-23
  • 新春走基层丨除夕,天山脚下夜话新春新愿望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2日电 题:除夕,天山脚下夜话新春新愿望  新华社记者苟立锋  除夕当天,天山脚下瑞雪纷纷。远处,雪山巍峨,云杉苍苍,近处,新疆丝绸之路国际滑雪场人头攒动,十分热闹。大红的春联、灯笼将游客大厅装扮一新,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  这个春节,随着冰雪旅游趋热,越来越多人选择和亲朋...

    时间:01-23
  • 九宫图海报丨兔年第一天的中国

      1月22日,正月初一,兔年第一缕阳光洒满神州大地,人们用各种方式喜迎新春,处处洋溢着浓浓年味和勃勃生机。  记者:邢广利 魏培全 刘潺 王菲 张金加 张涛 张楠...

    时间:01-23
  • 新华全媒+丨玉兔迎春启新程——全国各界群众欢度春节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题:玉兔迎春启新程——全国各界群众欢度春节  新华社记者  金虎辞旧,玉兔迎新。农历兔年春节,神州大地处处洋溢着喜乐祥和的气氛。家家户户的团聚,发自心底的喜悦,各行各业的坚守,交织成一幅充满浓浓年味的温馨图景。新年里,人们在团圆欢庆中凝聚起力量,用奋斗让明天的中国更美...

    时间:01-23
  • “新年的第一筐蔬菜”已经上路——南北“菜园子”春节保供见闻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题:“新年的第一筐蔬菜”已经上路——南北“菜园子”春节保供见闻  新华社记者徐海涛、张志龙、陈国峰  农历正月初一,各地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中。在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平马镇,冬日的乡村温暖如春,一些村民一大早就开着家用三轮车出了门,他们不是赶去走亲访友,而是为外销“新...

    时间:01-23
  • 澳门迎新春:大年初一“开门红”

      新华社澳门1月22日电(记者李寒芳 王爱华)“大年初一当然要追求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妈阁庙前,1月21日晚(大年三十)23时便排起了队伍,迎接正式踏入癸卯兔年,不少澳门市民陆续前来抢上“头炷香”,祈福新春。  这是澳门与内地互免核酸证明通关后的首个农历新春,澳门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欢天喜地,景点食...

    时间:01-23
  • 新春走基层丨他们,坚守岗位守护万家灯火

      新华社贵阳1月22日电 题:他们,坚守岗位守护万家灯火  新华社记者施钱贵  近期,受寒潮天气影响,贵州省大部地区气温大幅下降。面对寒潮,电网工作人员积极实施各项防冰抗冰融冰保电措施,对易覆冰线路进行巡视监测和维护,全力保障生产生活用电需求,让群众温暖度冬、亮堂过年。  贵州省平均海拔最高县...

    时间:01-23
  • 香港:喜庆气氛迎新春

      新华社香港1月22日电(记者韦骅)啬色园黄大仙祠内,大批民众早早赶来上香祈福;香港许愿节的复办,让位于新界大埔的林村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伴随着防疫政策调整,癸卯年春节的香港,街头巷尾洋溢着分外浓厚的年味。  在黄大仙祠,时隔两年再次举行“头炷香”仪式。除夕中午,就有大批市民早早到场等...

    时间:01-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