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新春走基层)“洋女婿”艾伦的中国年

2023-01-21 18:09: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贵州麻江1月21日电 题:“洋女婿”艾伦的中国

  作者 袁超

  对于“洋女婿”艾伦来说,他早已摸清楚在中国爱人家里过年的“路数”:勤快、“抢”事做。1月21日,中国农历除夕。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贤昌镇高枧村,艾伦一大早身着围裙、手戴袖套在院子里劈柴,看着他娴熟的劈柴技术,岳父孔令国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图为艾伦和岳父种植土豆。 袁超 摄

  来自英国的艾伦于2014年为了爱情跟随妻子孔德芬来到中国,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中国10年的时间里,每逢过年,他都会和孔德芬回到老家。

  “中国的年味是温暖而充满亲情。”这是艾伦在中国10年最大的感受。脱下西装,穿起围裙,艾伦和村里的乡亲们一起杀年猪、打糍粑。休息间隙,他还会抓上一把瓜子,和乡亲们围坐在火堆边嗑瓜子、拉家常。2023年新春来临之际,艾伦专门给岳父买了一辆小轿车,谈论间,乡亲们看了看新车,竖起大拇指向艾伦打趣:够得(good)!

  采访中,记者始终要保持“高度警惕”,稍不留意艾伦就“消失”在镜头前。刚把灶台的火烧完,艾伦便跑去田里择菜叶喂鸡,看到岳父架起木梯取腊肉,他便迅速跑过去用手扶住木梯……在寒冷的天气里,艾伦忙得满脸通红,“在我的观念里,只要自己能做的事,就要尽力去做,只要能帮上忙就行。”

图为艾伦和爱人写春联。 袁超 摄

  忙完家务,艾伦会去村里的状元第参加新春民俗活动。他最喜欢的就是写春联,手握毛笔,落笔成字,这位“洋女婿”吸引了不少村民的目光,虽然少了些笔锋,但能够写出一副完整的春联,还是让村民们刮目相看。

  “中国汉字非常有意象。”艾伦指着状元第里书法展示厅的作品向记者举例:马字看起来像一匹马,人看起来像人的两条腿。

  艾伦表示,在他20多岁初来中国时,他所理解的中国文化只停留在表面。之后呆在中国的时间里,艾伦不断去探寻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里的故事,在这些历史典故中,他找到了一些工作的方法以及面对生活的态度。“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图为艾伦在熏腊肉。 袁超 摄

  参加完新春活动后,艾伦拿着他写的春联牵着爱人的手一起回家吃年夜饭。乡间小路上,看着烟囱里冒出的一缕缕炊烟,呼吸着充满泥土气息的空气,听着邻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艾伦说,在中国的乡村,寻到了心之所向的田园生活。

  艾伦告诉记者,每一年来到中国乡村,都会发现村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木房子变成小洋房,村民们家门口停放着一辆或者几辆轿车已不算新鲜事。虽然居住的环境变了,但村民们的热情没有改变,邻居能相处成亲人的关系是一件很棒的事。”

图为艾伦在田地里翻土。 袁超 摄

  在中国的10年里,艾伦最大的收获就是美满的爱情和蒸蒸日上的事业。谈及未来,艾伦坦言,能在中国发展,他很安心,因为中国有很多机会,他会认真努力工作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完)

图为艾伦和爱人在谈论春节习俗。 袁超 摄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湖北武当山:上万游客新年登高祈福

      中新网十堰1月22日电 (许海芳 周容翼 吴俊)湖北武当山22日迎来大批游客登高祈福。当日正值农历正月初一,据武当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统计,截至上午11时30分,游客已突破万人。  22日凌晨开始,来自湖北武汉、襄阳、枣阳及河南南阳、平顶山和陕西西安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新年出游不仅能看一看祖...

    时间:01-22
  • (新春走基层)延安:从黄土地到太空 “延安苹果”助力村民铺出致富路

      中新网延安1月22日电 (高铖)自从跟着神舟十二号、天舟五号等飞船四上太空后,“延安苹果”的名头愈加响亮。许多种植苹果的村民也吃到了“太空苹果”的红利,家住延安市宝塔区川口镇阳台村的祁盘成就是其中一员。  据悉,川口镇是延安市宝塔区苹果产业重点乡镇之一,辖13个行政村,现有果树专业村10个,果...

    时间:01-22
  • 春节期间,如何保护家中老人

      春节到来,大量人员陆续返乡,偏远地区、新冠病毒感染率比较低的地区疫情传播风险加大。保障好农村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做好老年人等重点人群防护,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春节期间如需回家看望老人,应如何做好防护?“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以及没有感染过、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要重点加强...

    时间:01-22
  • 跟着老张驻村去

      【新春走基层】   “记者同志,你快到了没?”腊月二十八,天刚放亮,还在路上的记者就接到了老张打来的电话。从军30年,从警14年,老张从不睡懒觉,每天6点起床雷打不动,退休后到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木兰社区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也一样。  老张名叫张建明,今年61岁,退休前...

    时间:01-22
  • “要买票找李静”

      【春运进行时】   “听众朋友们,今年起铁路部门对儿童票优惠不再按身高,改成按年龄了……”春节临近,太原南火车站售票厅的“李静导购台”热闹非常,李静一会儿录视频,一会儿接电话,一会儿发微信,一会儿解答旅客咨询,忙得不亦乐乎。  李静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01-22
  • 在快节奏中找回慢生活

      如果一年奔波需要一处短暂的停留,也许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投“春节”一票:归家停泊,身心舒展。  回到家,时光便会不由自主地慢下来,有人睡意沉沉,不再担心隔天的汇报、临时的加班;也有人焦虑万分,时刻紧盯手机图标上的小红点,生怕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殊不知,春节本是一场关乎...

    时间:01-22
  • 三坊七巷福满地

      【红红火火闹新春】    本报福州1月21日电(记者高建进、张诗瑶)佳音暖心田,喜讯传八方。这座城,以福为名,迎春纳福,格外的温暖与幸福洋溢在街头巷尾。  这里是福建福州。有福之州,幸福之人。  福州人的春节,离不开坊巷里的年味儿。新岁将至,恰阳光明媚,从城北福山出发...

    时间:01-22
  • (新春走基层)一人变电所的除夕:春运坚守诠释别样年味

      中新网郴州1月22日电 题:一人变电所的除夕:春运坚守诠释别样年味  作者 唐小平 王小燕 黄永芳  “油位正常,高压套管瓷瓶正常,接地正常!”1月21日,除夕一大早,在京广高铁线路旁的董家变电所,罗诚湘正在巡视设备。他细致检查着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的状态,一边口述巡视内容和项目。虽然无人监督,但他依...

    时间:01-22
  • 过年|团聚 是无形的线

    你有多久没有回家了?团聚,是一根无形的线,拉扯着我们与家人最浓的牵挂家乡,中国人浓厚的乡土情结,是在外漂泊的游子心中最深的羁绊遥远的距离,拥挤的人潮,无法阻挡回家的热情有家可回,奔波的疲惫才有意义;春节团圆,装满了一整年的期盼大年三十,你是否和家人团坐,共叙家长里短;是否觥筹交错,齐聚在年夜饭上。团圆是...

    时间:01-22
  • 一处小院会聚八方宾朋

      白雪黑瓦红灯笼,切菜剁肉咚咚响。  除夕下午,走进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南沟村的张家大院,农家乐老板张兆胜一家人正和十几名游客围坐在大圆木桌前包饺子。  东北院东北锅,案板上码的水饺却形态各异。“张叔你看,我们那里爱吃抄手,我包几个元宝形状的。”来自重庆的...

    时间:01-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