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科学家找到乳腺癌细胞的淋巴转移通路

2023-01-11 06:43:25

来源:科技日报

  ◎钟 轩 本报记者 王 春

  我们团队发现乳腺癌转移细胞在“跑”向腋窝淋巴结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细胞能量代谢模式,从而支持自身突破转移路径上的各种障碍,最终完成远端转移。

  余科达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教授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乳腺癌正逐渐变成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但腋窝淋巴结转移严重制约乳腺癌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期。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乳腺外科副主任余科达教授团队联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乳腺癌单细胞转移机制和特点研究并率先揭示:乳腺癌早期转移亚群在转移过程中氧化磷酸化通路和糖酵解通路活性的互相演变,发现该亚群在乳腺癌原发肿瘤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氧化磷酸化对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潜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期刊《先进科学》。

  这意味着,未来临床上可针对相关通路甄别那些有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的乳腺癌患者,并开发特定的药物和治疗靶点,进而降低早期乳腺癌转移发生几率。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表示,临床上约有30%的患者首诊已经发生转移,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占乳腺癌患者的25%左右。据统计,乳腺癌患者预后随着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加而变差。腋窝淋巴结转移1—3枚的患者五年生存率下降10%,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或以上的患者五年生存率下降35%左右。

  “肿瘤转移或肿瘤细胞在全身扩散,是造成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邵志敏强调,临床研究者亟须聚焦这一问题,找到乳腺癌细胞向腋窝淋巴结等脏器转移的机制和细胞特点,进而寻找出能够阻断这一通路的药物或治疗靶点,进一步提高疗效。

  为此,联合团队历时2年运用最新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组技术,精准发现乳腺癌患者的哪些细胞转移到了腋窝淋巴结,这些转移细胞有哪些特征,为进一步破解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问题,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联合团队自2020年起,在获得原发灶和配对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灶之后,构建了包含65968个细胞的单细胞数据库,从中鉴定出同时出现在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的乳腺癌早期转移亚群。“既往的研究更多关注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肿瘤微环境。”余科达说,该研究则聚焦揭示乳腺癌转移细胞的特点,以及乳腺癌细胞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机制。

  研究成果显示,乳腺癌转移亚群主要分布在原发病灶边界——即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交界部位。这一发现表明原发灶边界区域的细胞具有更强的转移能力,表明其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为后续乳腺癌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乳腺癌转移细胞从原发灶转移到腋窝淋巴结的过程,证明了氧化磷酸化与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存在密切的关系,外部数据也证实乳腺癌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相对于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氧化磷酸化通路活性明显增高。”余科达进一步解释,“我们团队发现乳腺癌转移细胞在‘跑’向腋窝淋巴结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细胞能量代谢模式,从而支持自身突破转移路径上的各种障碍,最终完成远端转移。”

  余科达指出:“如果能够通过新药物或者发现新治疗靶点,来调节甚至逆转这样的代谢转化机制,未来我们就可能阻止乳腺癌细胞从原发灶转移到腋窝淋巴结。”据透露,基于此次研究成果,余科达团队将就开发新的药物和发现潜在有效治疗靶点进行持续攻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助力基层疫情防控 《基层防疫参考手册(第三版)》来了

      如何确保农村感染者高效有序转运和收治?《基层防疫参考手册(第三版)》请查收!  自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疫情防控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  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主要有哪些调整?如何确保农村感染者高效有序转运和收治?哪些人...

    时间:01-11
  • 北京奥运塔、CBD等区域20日起将上演新春灯光秀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杜燕)兔年新春佳节脚步临近,一串串大红灯笼、可爱的夜景灯光、漂亮的树挂灯饰、绚丽的渐变灯等将装点着大街小巷。1月20日起,北京奥运塔、大望京建筑组群、CBD区域以及同心桥、“炫彩望京”雕塑等将上演精彩的灯光秀。同时,科技AR秀将让市民拿着手机、不出家门也能欣赏...

    时间:01-11
  • 抢药囤药、自行服药可取吗?药剂专家解读新冠治疗药使用

      最近,新冠治疗药奈玛特韦/利托那韦(Paxlovid)备受关注。它是什么药?哪些人可以使用?如何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呢?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药剂科临床药师作出了解答。  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药剂科主管药师张攀介绍了可能进展为重症的高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在60岁以上、糖尿病、高血...

    时间:01-11
  • 中国气象局启动寒潮四级应急响应

      中国气象网讯 来自中国气象局应急办消息,经综合研判和应急会商,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预报与网络司、综合观测司,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气象探测中心、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时间:01-11
  • 老乘警最后一班岗:守护开往边城的列车安全

      (新春走基层)老乘警最后一班岗:守护开往边城的列车安全  中新网南宁1月11日电(胡宏 蒋雪林)K9303次是广西南宁开往边城靖西的公益性列车,覃业民是南宁铁路公安局南宁公安处乘警支队的民警,他已经守护这趟列车8年,1月10日即将退休的覃业民将迎来他从警以来的最后一班岗。覃业民(中)在检查消防设施...

    时间:01-11
  • 焦点访谈丨ICU 生命的守护

      最近这段时期,在各地各级医院里,各科室联合作战,共同构成了多道防线。这其中,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也就是ICU,就成为抢救新冠重症、危重症患者的重要阵地。那么,ICU是如何运转的?奋战在ICU的医护工作者们是怎样减少危重症患者的病亡率、提高治愈率的?记者近日走进北京协和医院的重症医学科ICU,记录下这些生死...

    时间:01-11
  • 浙江政企面对面恳谈:法治何以成为最好的营商环境?

      中新网杭州1月11日电(郭其钰)“作为一家数据智能赛道的企业,我们多年来受益于落到实处的法治保障,特别是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建议司法部门进一步完善监管和柔性执法体系,对企业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给予更多理解和宽容。”“希望司法机关进一步强化平等保护司法理念,...

    时间:01-11
  • 2023年中国杂技大联欢在河南周口录制

      中新网周口1月11日电 (王宇)1月10日晚,《争奇斗艳满园春》——2023年中国杂技大联欢在河南省周口市正式录制,杂技人将通过杂技大联欢的形式献上春节祝福。图为2023年中国杂技大联欢录制现场。 梁照曾 摄  本届杂技大联欢共筹备了三个月,由中国文联指导,中国杂技家协会、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主办,河...

    时间:01-11
  • 厦门高崎边检人架起“同心桥” 为台胞回乡路提速添温度

      (新春走基层)厦门高崎边检人架起“同心桥” 为台胞回乡路提速添温度  中新网厦门1月11日电 (李思源 林舒洁)新年伊始,阔别三年的厦门高崎边检站民警们重回厦门五通码头,助力金门乡亲通过“小三通”返乡回家。  为了提升同胞往来的通关体验,边检民警组建服务组,在口岸执勤现场打造温暖祥和的通...

    时间:01-11
  • 今年春运,新增多条线路!

      多条新线加入春运!回家的选择更多啦!附线路图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杆2022年多条铁路新线开通运营拉近家与远方的时空距离2023年春运大幕已经开启人们回家的选择更多了一枚小小的火车票起点是你,终点是家                            备注:本文所示为2022年建成通...

    时间:01-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