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3000年后重逢!三星堆跪坐人像“骑”上大嘴神兽

2023-01-03 03:21:13

来源:成都商报

  1月1日晚,四川卫视和三星堆合作的2023花开天下·国韵新年演唱会上,揭晓了一件观众未曾见过全貌的文物-3号坑出土的顶尊跪坐人像与8号坑的立人大神兽拼合在一起!拼合方式为顶尊人像“骑”在神兽背上。

  此次成功“合体”,成了3000多年后的再度重逢。

  大嘴神兽是迄今发现的最大一只

  铜顶尊跪坐人像由上半部分铜尊与下半部分人像组合而成,这座铜顶尊跪坐人像通高115厘米,下部为一尊跪坐的铜人,双手合握于身前,头部顶一块方板,方板连接青铜大口尊,尊的肩部有精美的龙形装饰。

  2021年3月,这件顶尊跪坐人像就在3号坑中露出了全貌,但考虑到这个坑的器物和象牙分布非常密集,必须按顺序进行提取,只能先取象牙,再取面具,最后提取铜顶尊,考古队为此花费了很长时间。

  在8号坑中被提取的立人大神兽刚被发现时,是一只颇具萌态的“大嘴神兽”。它的嘴大得活像一只喇叭口,四只蹄子的底部也如喇叭花一样微微敞开,腰部下塌如一个“U”形,造型充满了想象力。

  参与发掘的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赵昊曾告诉记者,这个“大嘴神兽”是三星堆8个坑里迄今发现的最大一只,“身高”约95厘米。它头上还有独角,独角上站了一个青铜立人,立人戴着平顶的帽子,胳膊断掉了,其余部分还比较完好。

  三星堆发掘史上第二次拼合

  此次顶尊跪坐人像与立人大神兽的拼合,是三星堆发掘历史上的第二次。

  2022年6月14日~16日,三星堆遗址六个祭祀坑新发掘成果的最后一轮直播圆满完成,最后一天更是掀起了一个小高潮:8号坑新出土的顶尊蛇身神人像与1986年2号坑出土的青铜鸟脚人像残部拼对成功,实现了3000多年后的再度合体,并重新被命名为“鸟足曲身顶尊神像”。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告诉记者,自从鸟足曲身顶尊神像成功拼合之后,负责相关研究和修复工作专家们都会格外留意各坑不同文物之间的拼对可能,“这个顶尊跪坐人像和立人大神兽的拼合,是第二次意义重大的成功拼对。这种顶尊人像骑在神兽背上的组合,在三星堆遗址此前出土的所有文物中不曾见过,也让我们觉得非常神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巨大的神兽在出土之时,头顶就已经站立了一个青铜立人,似是负责祭祀的巫师形象,如今相当于发现这个超级壮实的神兽不仅头顶站了人,背上还驼了人,背上驮着的人头顶还顶有盛着祭祀贡品的青铜尊。层层叠叠,前仆后继。

  “这个立人和顶尊者之间的关系也很耐人寻味。”朱亚蓉说,“立人的站位更高,而且是站在神兽头部,地位显然很尊贵。但这个顶尊者的身形体量更大,并且头顶装有祭祀珍宝的容器,可见他的重要性也非常显著。这种组合背后的寓意值得我们细细揣摩和深入研究。”

  | 揭 | 秘 |

  对文物进行扫描

  然后在电脑上虚拟拼对三维模型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介绍,此次拼合作业中,工作人员充分利用了数字三维模型技术,创新了保护、研究文物的技术手段。

  “对文物进行扫描,然后利用三维模型在电脑上进行虚拟拼对,这个新方法不仅能避免现场挪动文物可能造成的损伤,还能保证数据精准,让拼对研究更加便捷了。”冉宏林说。

  冉宏林告诉记者,8号“祭祀坑”神兽刚出土的时候,考古学家和文物保护专家通过仔细观察发现,神兽尾巴部分有两个凸起,其细节、尺寸与3号“祭祀坑”出土的铜顶尊跪坐人像相合。再结合1986年2号“祭祀坑”出土神坛上的神兽顶人、人顶尊的造型,判断这两件文物可以拼对在一起。

  此次三星堆出土文物的“跨坑”成功拼对,说明3号“祭祀坑”和8号“祭祀坑”形成年代大体一致。神兽是大地的代表,人是祭祀者,人顶尊代表着祭祀者对神和祖先祭祀的诚意。神兽顶人、人顶尊形象在三星堆的反复出现,再现了三星堆古蜀祭祀场景,反映了古蜀人在祭祀活动中对世间万物、天地宇宙的认识,同时也体现出中原文化和古蜀文化因素的融合。

  据了解,目前这件文物尚未完全复原,不少细节仍有待研究。有专家判断,其主体上应该还有别的组成部分。未来考古学家将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对更多三星堆出土文物进行拼对复原。相关复原文物有望为公众带来更多惊喜,同时也有助于更精准地还原三星堆古国的真实面貌。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邱峻峰 综合新华社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喝止咳糖浆提神?谨防药物滥用伤害青少年

      喝止咳糖浆提神?吃糖尿病药减肥?谨防药物滥用伤害青少年  18岁的小岩就读于东北某中专院校,在小岩同学中,流行购买一种止咳糖浆。“我有些失眠,买了这个药。”小岩说,有的同学没有失眠,也会买来喝。  小岩反映的情况在部分青少年群体中并不鲜见。少数青少年出于非医疗目的,反复大量使用某些依赖性药...

    时间:01-03
  • 公共场所要对电子烟说“不”

      在不少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号称“低毒无害”的电子烟成了人们的新宠。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许多城市,电子烟仍游走于公共场所禁烟管理的空白地带。多位受访专家表示,电子烟同样会产生“二手烟”,并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需逐步加强管控,不让公共场所禁烟管理“留白”。  多地探索先...

    时间:01-03
  • XBB.1.5对我国影响有多大?专家详解

      中新网北京1月3日电(韦香惠)近日,奥密克戎亚型分支XBB.1.5引起广泛关注。目前,上海在境外输入病例监测中发现XBB.1.5毒株。  2日,据新民晚报消息,针对上海市民对于欧美地区毒株BQ.1和XBB传入的担心,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发现的奥密克戎BQ.1和XBB毒株,仅在极少...

    时间:01-03
  • 奥密克戎变异株XBB,该怎么预防?

      奥密克戎变异株XBB,该怎么预防?   专家:切勿随意用药,“阳康”也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  目前,网络上关于XBB.1.5的传言甚多,尤其是互联网平台流传一张截屏称,目前在我国流行的毒株都是XBB.1.5的小弟弟,XBB.1.5主攻心脑血管,并会引发拉肚子,建议公众准备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补液盐、益生菌等。不...

    时间:01-03
  • 【寻味中华】天津煎饼馃子:豆粉“画”饼落蛋香

      中新社天津1月3日电 题:天津煎饼馃子:豆粉“画”饼落蛋香  作者 王君妍 王在御  凛冬的天津晨光熹微,一个简单的招牌“九河张记”挂在街边老房子青砖墙上,阵阵香味随着热气从老房中飘来。  早上来一套煎饼馃子,和附近的街坊邻居聊聊天,已成“卫嘴子”丁大爷几十年的习惯。“您要想吃最正宗的天...

    时间:01-03
  • 节后返岗首日全国大部升温为主 华北黄淮局地有重度霾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月3日)至5日,我国大部地区升温为主,最高气温20℃线可达长江沿线。由于冷空气缺席,华北、黄淮等地雾和霾天气发展,局地有重度霾,能见度较低,公众外出需做好防护,注意交通安全。  江南多地暖如4月 华北黄淮等地雾和霾发展  未来几天,我国大部地区以升温为主,4日前后,最高气温10℃线...

    时间:01-03
  • 文化需求全面升级 博物馆文创如何抓住新消费风口

      博物馆在免票政策之下收入不减反增,这归功于文创产品的开发。数字技术的注入,使传统文化的发展逐步跃升为文创新经济产业  博物馆文创如何抓住新消费风口  本报记者 李国  《工人日报》(2023年01月03日 07版)  阅读提示  博物馆文创产品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一件用于交换与流通的商品。无...

    时间:01-03
  • 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等地有雾霾 新疆北部将有较强降雪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08时至今日06时,新疆北部出现小到中雪。今晨,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大部、山东西南部、湖北中部等地出现中至重度霾;四川东部、重庆西部、贵州西部、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华北中南部黄...

    时间:01-03
  • 多条新线贯通、运输持续优化……铁路运输业动力十足

      铁路运输业动力十足  本报记者 齐 慧  2022年11月底,总投资超千亿元、跨越长江和杭州湾的通苏嘉甬高铁浙江段、江苏段同时启动,长三角铁路网迎来关键“一竖”,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夯实了基础。  交通是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时间:01-03
  • 北京晴朗中迎来节后首个工作日 明后天气温回升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月3日)是元旦假期之后首个工作日,北京在晴朗天气中开场,最高气温3℃。明后天,北京气温有所回升,最高气温5℃,最低气温零下8℃左右,公众早出晚归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昨天,京城以晴为主,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3.5℃,虽然较元旦节当日略有回落,但阳光照耀下,仍是个出行的好天气,为元旦假期...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