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XBB.1.5对我国影响有多大?专家详解

2023-01-03 09:09: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月3日电(韦香惠)近日,奥密克戎亚型分支XBB.1.5引起广泛关注。目前,上海在境外输入病例监测中发现XBB.1.5毒株。

  2日,据新民晚报消息,针对上海市民对于欧美地区毒株BQ.1和XBB传入的担心,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发现的奥密克戎BQ.1和XBB毒株,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

  有关专家向中新网表示,对于XBB.1.5致病力和二次感染风险暂不用过于担忧。

元旦小长假上海部分社区发热哨点开放 方便市民就医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XBB.1.5或将在短时间内成为全世界主要毒株

  据澎湃新闻报道,全球共享所有流感数据倡议(GISAID)数据库新增369条中国本土新冠病毒测序结果,上传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领衔的联合科研攻关团队。

  这些样本来自上海地区新冠患者,随机采集于2022年11月23日至12月22日,经基因测序确认30个已知奥密克戎亚型毒株,尚未发现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此外,上海此次监测到的25例XBB家族中,有3例XBB.1.5,同样都是境外输入病例,未造成本土传播。

  研究人员表示,境外输入患者中的毒株较为复杂,多为我国境内首次检测到。当前测序结果表明,针对境外输入新型病毒株较多,仍需要常规开展病毒株检测为后续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据报道,国内外专家预计,XBB.1.5将会在短时间内成为全世界的主要毒株,需要密切关注。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XBB.1.5 的人ACE2结合亲和力几乎与 BA.2.75 相当,可能使 XBB.1.5未来像BA.2.75一样获得更多突变,不过XBB.1.5目前免疫压力不大,还不会很快进化。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松江院区的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预检。 殷立勤 摄

  XBB.1.5致病力究竟如何?

  据媒体报道,此前,美国疾控中心于美东时间2022年12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估计当周美国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XBB.1.5毒株引起。科学家们还表示,由于具有极高的“免疫逃逸”能力,XBB.1.5已取代BQ.1.1和BQ.1,成美国头号流行毒株。

  研究显示,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与 XBB.1相当,但关键突变F486P使其具有更高的人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ACE2可以被看作是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大门”,这意味着XBB.1.5更容易感染人体。

  对此,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向中新网介绍,F486P在轻微增加与ACE2受体结合能力的同时,其免疫逃逸能力也有轻微减弱。这再次说明复制感染与免疫逃逸是连动的。现在的变化是遗传漂变,也就是偶然发生的变动造成下一代基因频率不同于这一代的现象,实际上没有离开基线太远。

  金冬雁称,XBB.1.5目前在美国没有导致感染、住院、死亡数字出现显著变化,对其致病力和二次感染风险均不用过于担忧。“除了免疫逃逸能力有一定程度增强,其他各方面的变化都是比较小的。”他说。

元旦假期期间,基层医护人员仍奋战在第一线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医疗机构能否应对新毒株?

  今年1月1日,据央视《面对面》节目报道,2022年12月上旬,不少城市开始出现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感染患者数量猛增,医院的发热门诊首先承压。

  对于XBB.1.5是否会造成中国内地新一轮感染高峰这一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教授向中新网回应称:“不必要担心,有些夸大了。”

  张继明表示,目前监测到的新毒株仍属于奥密克戎亚型,仍属于呼吸道病毒,即主要感染呼吸道,且致病性并未增强。同时,结合处理第一轮感染高峰的经验,医疗资源可以应对。

  金冬雁也表示,XBB.1.5在美国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新冠在美进入地方性流行的基本态势。在他看来,目前新冠在美国已不存在海啸式爆发的土壤,XBB.1.5并没有改变这个土壤,且在美国并未引起类似年初 BA.2的大爆发。(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喝止咳糖浆提神?谨防药物滥用伤害青少年

      喝止咳糖浆提神?吃糖尿病药减肥?谨防药物滥用伤害青少年  18岁的小岩就读于东北某中专院校,在小岩同学中,流行购买一种止咳糖浆。“我有些失眠,买了这个药。”小岩说,有的同学没有失眠,也会买来喝。  小岩反映的情况在部分青少年群体中并不鲜见。少数青少年出于非医疗目的,反复大量使用某些依赖性药...

    时间:01-03
  • 公共场所要对电子烟说“不”

      在不少禁止吸烟的公共场所,号称“低毒无害”的电子烟成了人们的新宠。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在许多城市,电子烟仍游走于公共场所禁烟管理的空白地带。多位受访专家表示,电子烟同样会产生“二手烟”,并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需逐步加强管控,不让公共场所禁烟管理“留白”。  多地探索先...

    时间:01-03
  • 奥密克戎变异株XBB,该怎么预防?

      奥密克戎变异株XBB,该怎么预防?   专家:切勿随意用药,“阳康”也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  目前,网络上关于XBB.1.5的传言甚多,尤其是互联网平台流传一张截屏称,目前在我国流行的毒株都是XBB.1.5的小弟弟,XBB.1.5主攻心脑血管,并会引发拉肚子,建议公众准备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补液盐、益生菌等。不...

    时间:01-03
  • 【寻味中华】天津煎饼馃子:豆粉“画”饼落蛋香

      中新社天津1月3日电 题:天津煎饼馃子:豆粉“画”饼落蛋香  作者 王君妍 王在御  凛冬的天津晨光熹微,一个简单的招牌“九河张记”挂在街边老房子青砖墙上,阵阵香味随着热气从老房中飘来。  早上来一套煎饼馃子,和附近的街坊邻居聊聊天,已成“卫嘴子”丁大爷几十年的习惯。“您要想吃最正宗的天...

    时间:01-03
  • 节后返岗首日全国大部升温为主 华北黄淮局地有重度霾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月3日)至5日,我国大部地区升温为主,最高气温20℃线可达长江沿线。由于冷空气缺席,华北、黄淮等地雾和霾天气发展,局地有重度霾,能见度较低,公众外出需做好防护,注意交通安全。  江南多地暖如4月 华北黄淮等地雾和霾发展  未来几天,我国大部地区以升温为主,4日前后,最高气温10℃线...

    时间:01-03
  • 文化需求全面升级 博物馆文创如何抓住新消费风口

      博物馆在免票政策之下收入不减反增,这归功于文创产品的开发。数字技术的注入,使传统文化的发展逐步跃升为文创新经济产业  博物馆文创如何抓住新消费风口  本报记者 李国  《工人日报》(2023年01月03日 07版)  阅读提示  博物馆文创产品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一件用于交换与流通的商品。无...

    时间:01-03
  • 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等地有雾霾 新疆北部将有较强降雪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昨日08时至今日06时,新疆北部出现小到中雪。今晨,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大部、山东西南部、湖北中部等地出现中至重度霾;四川东部、重庆西部、贵州西部、河南东南部、湖北东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局地能见度不足200米。  华北中南部黄...

    时间:01-03
  • 多条新线贯通、运输持续优化……铁路运输业动力十足

      铁路运输业动力十足  本报记者 齐 慧  2022年11月底,总投资超千亿元、跨越长江和杭州湾的通苏嘉甬高铁浙江段、江苏段同时启动,长三角铁路网迎来关键“一竖”,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夯实了基础。  交通是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时间:01-03
  • 北京晴朗中迎来节后首个工作日 明后天气温回升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月3日)是元旦假期之后首个工作日,北京在晴朗天气中开场,最高气温3℃。明后天,北京气温有所回升,最高气温5℃,最低气温零下8℃左右,公众早出晚归注意保暖,谨防感冒。  昨天,京城以晴为主,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3.5℃,虽然较元旦节当日略有回落,但阳光照耀下,仍是个出行的好天气,为元旦假期...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