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涮出快乐 火锅店迎来消费小高峰

2022-12-23 04:44:13

来源:新京报

  恢复堂食,恢复各类宾馆酒店会议、培训、宴会(婚宴)的举办,恢复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在京团队旅游、进出京跨省团队旅游及“机票+酒店”业务……在12月19日的北京市第432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复工复产情况,同时指出北京各区、各部门要认真对照“新十条”,尽快实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复。

  餐企按下堂食恢复加速键,“真金白银”打折促销引流。上周末,多家火锅企业迎来近段时间以来的消费小高峰。“热气腾腾的堂食景象给大家带来了信心。”门店工作人员一边感受着烟火气逐步回归的美好,一边为本周末即将迎来的消费高峰做足准备。

  在许多食客心中,火锅是恢复堂食的首选,红彤彤、热腾腾的火锅在寒冬里带给人们加倍的暖意。实际上,火锅已连续5年成为餐饮行业主力,整体营收在全国餐饮消费收入中的占比逐年上升。

  烟火气回归

  多家火锅店堂食“热气”升腾

  12月19日,新京报记者从海底捞、呷哺呷哺等头部火锅企业了解到,多家门店客流逐步恢复,部分门店在上周末迎来消费小高峰。

  据海底捞北京西直门店经理陈建介绍,12月16日起门店客流出现回升,12月19日客流量较上周同期增长近5成,客群以年轻消费者为主,部分消费者表示特意为了吃火锅而出门。“看见消费者吃得这么开心,我们比顾客还要开心,这热气腾腾的堂食景象给大家都带来了信心。”

  呷哺呷哺方面也透露,部分门店已开始强势恢复,迎来消费小高峰,北京朝阳大悦城、新奥购物中心、石景山万达等门店的客流迅速恢复。其中,12月18日朝阳大悦城店全天满座,当日销售额超5万元,客流超410人次,外送单量近130单,奶茶销售200杯,总体销售情况基本恢复。“周末两天店里的翻台率达到4.0,这些数据都已经接近以往的正常水平了。”该店营运经理胡延旭告诉新京报记者,为了迎接消费高峰,门店此前就做了多方准备,包括及时对后厨、前厅环境清洁消毒,“全方位地保障良好的就餐环境。”

  除了品牌连锁火锅企业,个体经营火锅门店客流也逐渐恢复。一家地处望京的特色涮肉店负责人表示,12月17日10时40分开始,门店陆续迎来食客就餐,到12时左右达到高峰,店内上座率达到8成,本周客流基本恢复至正常时期的6成,对方预测这个周末将再次迎来消费高峰。

  “真金白银”促销引流

  为助力餐饮消费复苏,多家火锅企业通过打折、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吸引客流。据了解,自12月17日起,呷哺集团启动24周年庆“储多少赠多少”活动,旗下呷哺呷哺、湊湊、呷哺食品、茶米茶、趁烧等多个品牌均参与本轮活动。

  “消费者可在任一品牌线下门店或线上小程序等渠道储值,储值金额和赠送的消费券可以在呷哺集团旗下任一品牌使用。”呷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周年庆集团共计将投放5亿元的储值赠送消费券,“真金白银”打折促销,最高可低至5折,储值赠送的消费券可购买任何餐品。

  上述涮肉店负责人也告诉新京报记者,为拉动门店堂食消费,此前在抖音销售了近百张优惠折扣券,本周陆续有顾客前来兑换。消费者方女士称,此前便与朋友约好一起来吃涮肉,“火锅是恢复堂食的首选。等过段时间,再和朋友去吃重庆火锅。”负责人透露,本周二时就有熟客预约了周末晚间到店,“到时候赠送老北京酸奶,希望老朋友、新朋友都涮得开心。”

  宅家“涮出”快乐和满足感

  许多人喜欢在家吃火锅,在熟悉自在的环境里“涮出”快乐和满足感。据了解,海底捞在线上上新了冬日专享欢聚套餐、双旦专享火锅套餐、牛羊肉双人套餐等套餐,海底捞的外送平台“捞点好货”和第三方平台的外送订单量有所提升。

  海底捞社区营运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我们在到店场景满足‘堂食+零售+自提’需求的基础上,强化‘到家’服务业态,就是希望通过多渠道满足多元消费需求,拉动餐饮消费。”

  新京报记者从叮咚买菜了解到,进入12月以来,北京气温持续走低,叮咚买菜火锅底料、涮菜、预制菜锅底等相关火锅类产品的销量同比11月增长明显。以预制菜火锅为例,北京消费者不光喜欢吃传统口味的羊蝎子,广东口味的猪肚鸡也很受欢迎。数据显示,两款在售羊蝎子产品的总销量增长达100%,猪肚鸡火锅的销量增长达65%。此外,小火锅类产品的销量持续走高,其中一款日式关东煮,12月销量同比11月销量增长了1400%。

  除了传统的麻辣、番茄等口味,消费者对新奇口味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叮咚买菜数据显示,12月叮咚买菜冬阴功锅底、日式豆乳锅底等新口味锅底的销量增长显著。

  收入

  火锅连续5年成为餐饮行业主力

  在许多食客心中,火锅是恢复堂食的首选。实际上,近年来火锅也一直是餐饮行业的主力。据中国烹饪协会火锅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火锅产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餐饮收入实现39527亿元,火锅实现销售收入11700亿元,占整体餐饮收入的29.6%,这一数据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分别为19.4%、20.5%、20.5%。

  火锅在国内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据2021年12月美团餐饮数据观发布的《2021火锅品类数据报告》显示,线上到店餐饮中,火锅份额占3成左右,是线上规模最大的餐饮类型;每10个餐饮消费者中,超过4个选择火锅。

  横向来看,川渝火锅占据火锅市场的半壁江山,据2021年12月美团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火锅大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火锅线上门店数量同比增速15%,川渝火锅商户数量占全国火锅商户总数超过60%。2019-2021年川渝火锅占据火锅类线上销售份额的40%,其中四川火锅占19.1%,重庆火锅占21%。

  连锁化率

  2021年火锅连锁化率21.2%

  据《2021年火锅产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火锅门店连锁化率高达21.2%,远超同期餐饮门店16.5%的连锁化率。这一数据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为15.4%、15.1%、18.3%。

  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2021中国火锅企业排行榜前十企业为: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重庆德庄饮食连锁有限公司、重庆刘一手实业有限公司、巴奴毛肚火锅有限公司、重庆朝天门餐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左庭右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成都蜀大侠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公开数据显示,上述属于火锅企业的门店数量均超过100家,其中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底捞全球共有1435家门店厅,呷哺集团共拥有810家呷哺呷哺门店和198家湊湊门店。另据美团《2021火锅品类数据报告》显示,线上火锅门店数量逐年增加,近两年新开的门店占比45%,明显高于整体线上餐饮的36%。

  市场竞争

  存量“玩家”、赛道新秀各行其道

  受疫情影响,2021年,海底捞与呷哺呷哺相继宣布关闭部分经营不善的门店,理性拓店。2021年11月海底捞宣布启动“啄木鸟计划”,要在2021年12月31日前逐步关停约300家门店。就在此前3个月,呷哺呷哺的创始人、董事长贺光启宣布将关店200家。餐饮连锁战略顾问王冬明表示,企业通过开店、关店之间的循环实现新陈代谢,大部分良性发展企业均有此规律。从企业战略管理方面来看,属于良性的发展规划。

  而新崛起的火锅品牌则加速门店布局。今年9月初,怂火锅相继在北京、佛山开出首店,其透露到年底全国门店将扩展至24家。几乎同一时间,同样以重庆火锅为特色的珮姐老火锅在北京连开两店,以直营方式加速在全国布局,今年计划开设直营门店25家到30家,未来5年计划全国门店增至500家。9月中旬,桃娘在北京华熙LIVE·五棵松开出第6家门店,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年底,桃娘在京门店将增至13家。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虽然头部火锅品牌在战略性收缩门店,但火锅行业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怂火锅、珮姐老火锅等火锅新秀远不及头部火锅品牌的市场规模,因此扩张门店属于合理现象。赖阳还提到,火锅品牌在拓店时也应对市场、资金链进行研判,合理投资。

  本版采写 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闻1+1丨双节将至,农村如何应对新冠感染?

      地域宽广、人口庞大,但人均医疗资源有限的中国农村地区,面对可能到来的新冠感染高峰,应该怎么办?还有面对即将到来的返乡潮,农村地区又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新闻1+1》连线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郭万申,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专家组组长吴浩,共同关注:双节将至,农村如何应对新冠...

    时间:12-23
  • 大风继续刮!今天北京阵风5至6级 最高气温2℃需注意防风保暖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2月23日),北京北风依旧明显,白天阵风可达五六级,最高气温2℃,风寒效应明显且天气干燥,公众需注意防寒保暖,多补水。  昨天进入冬至节气,数九寒冬正式开启,北京气温依旧比较低迷,伴随着凛冽的寒风,风寒效应显著。  今天白天北京北风仍比较明显,体感寒冷。北京市气象台预计,今天白天晴...

    时间:12-23
  • 专家解读:老年人感染新冠,出现哪些情况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应该如何监测?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针对网友关心的老年人感染新冠后的救治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做进一步解读。  为什么老年人感染后是引发重症的高危人群?  李燕明介绍,冬季天气寒冷,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的季节,老年人是...

    时间:12-23
  • 藏粮于技,丰收底气越来越足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粮食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田间地头激荡的科技动能,转化为一季一季的丰收,粮食安全的支撑保障越来越强。  农...

    时间:12-23
  • 乡村振兴这一年 农村更加宜居宜业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这是大党大国的深长思考,也是洞察大势的深远谋划。  今年是...

    时间:12-23
  •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做好重症救治工作

      当前,老年人等重点群体的重症发生率如何?老年人感染后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如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做好重症救治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和有关负责人进行解答。  “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的比例高于年轻人。”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说,冬季比较寒冷,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

    时间:12-23
  • 人民时评:让网络购药更安全更便捷

      随着药品网络销售活动日趋活跃,足不出户在网上购买常用药、急用药,成为很多人的新选择。相比线下售药,网上药店往往没有实体店铺,购药时也没有药师当面指导,销售行为的监管难度更大,因而更容易出现用药安全风险。近年来,网上违规出售处方药、非法销售违禁药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加强对药品网络销售的监管...

    时间:12-23
  • 采样点变发热门诊,值得挖潜

      为方便发热患者就医,缓解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压力。近日,多地将停用的核酸采样点改造成“发热门诊”,为患者提供就近就医服务。(12月21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不用预约,只要发热就可以问诊开药”“不用担心,只要开门就一定可以买到药”……近来,各地开始尝试将过去的核酸检测点改为发热诊疗站。从接受...

    时间:12-23
  • 到2025年全国基本实现社区家政服务能力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于灵歌)日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家政进社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3年底,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的社区家政网点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国家政服务网点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全国基...

    时间:12-23
  • 药品拆零卖能否成为常态

      热评  面对疫情挑战,退烧药一度供应紧张,怎么办?在上海,很多基层社区积极开动脑筋,通过药品拆零、共享药架、优先派送等多种方式,保障群众“药事”,尽力让每个有需要的市民有药可用。(12月21日新华社)  特殊时期,发烧人群突然增多,退烧药用药缺口迅速放大。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药店将大包退烧药拆零售卖...

    时间:12-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