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 做好重症救治工作

2022-12-23 06:38:55

来源:人民日报

  当前,老年人等重点群体的重症发生率如何?老年人感染后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如何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做好重症救治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和有关负责人进行解答。

  “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重症的比例高于年轻人。”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说,冬季比较寒冷,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老年人是脆弱人群。加上疫情,总体来说,老年人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发生重症的风险更大。北京医院近期收治的患者绝大部分是老年人,有一定比例的重症患者,但通过救治后,情况良好。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介绍,近期,北京朝阳医院急诊每天接诊500人左右,最高为600多人,发热门诊每天接诊350至400人,在北京各大医院中规模较大,但还没有达到2009年流感最高的门诊量。患者大部分为老年人,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

  老年人感染后要加强健康监测。李燕明表示,居家老年人,一旦出现发热或者感染新冠病毒,陪护的家人和老人自己要加强体温、心率、脉搏、外周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如果比较稳定,就没有关系;如果出现波动较大,特别是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的情况,要及时送医。

  对于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的老人应特别关注。李燕明表示,慢阻肺病、哮喘、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一旦感染后病情容易加重,需要及时就诊。此外,对于高龄老人,如果基础疾病严重,平时控制得不好,又没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或者没有全程接种,观察时要更加细心。

  “年轻人感染后发生重症的可能性很小。”童朝晖呼吁,“青壮年出现发烧等症状后,居家休息、多喝水、加强营养,可以很快康复,争取把医院的急诊和发热门诊资源留给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脆弱人群。”

  近期,为了加强全国医疗救治,特别是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专门召开了视频会议进行工作部署。

  三级医院充分发挥兜底保障作用。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随着全国重症患者的逐步增加,三级医院要发挥综合救治能力强的优势,在加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的同时,抓好基础疾病合并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对于低龄儿童和高龄合并基础疾病的高风险人群,要直接转诊到三级医院,不必再通过分级分类收治和逐级转诊。三级医院要做好发热门诊、急诊和病房之间的衔接,确保在发热门诊和急诊收治的重症患者能及时收治到病房或重症监护室。

  三级医院在辖区内按照分区包片的原则收治高风险患者。焦雅辉说,划定区域内出现的可能变成重症的患者都要直接转诊到三级综合医院。当然,分区包片是相对的,三级综合医院不得以不在划定区域范围内而拒绝收治患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建立了一项制度,对三级医院收治重症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纳入2022年和2023年三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并且建立了日报告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

  更好发挥县医院在农村地区的救治作用。焦雅辉说,随着元旦和春节临近,人员流动将增加,农村疫情防控的压力增大。县医院是做好农村医疗救治工作最重要的一道关口。县医院要做好床位、设备设施、人员的准备,同时建立城市和县之间的支援和转诊机制,保证农村的重症患者能及时转上来。三级医院也要分区包片,与县医院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在加强业务指导的同时,在特殊时期要派人员驻点指导。同时要利用各地的巡回医疗车,加大对农村地区巡诊力度。

  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场所的医疗救治工作。焦雅辉介绍,现在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对社区的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摸底调查,但是对于养老院和福利院等老年人集中的地方也不能忽略。各地卫健部门要与民政部门建立联系,指定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对口支援这些机构,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可以及时就医和转诊。

  焦雅辉说,各地要提前做好预案,120急救车辆要重点保障急危重患者的转运。各地要扩容120急救电话的座席和中继线,畅通120急救电话。对于一些非急救转运的需求,各地要有相应的安排,可以充分利用第三方或社会力量,动员这些车辆满足非急救转运需求。

  本报记者 申少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闻1+1丨双节将至,农村如何应对新冠感染?

      地域宽广、人口庞大,但人均医疗资源有限的中国农村地区,面对可能到来的新冠感染高峰,应该怎么办?还有面对即将到来的返乡潮,农村地区又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新闻1+1》连线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郭万申,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社区防控组专家组组长吴浩,共同关注:双节将至,农村如何应对新冠...

    时间:12-23
  • 大风继续刮!今天北京阵风5至6级 最高气温2℃需注意防风保暖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2月23日),北京北风依旧明显,白天阵风可达五六级,最高气温2℃,风寒效应明显且天气干燥,公众需注意防寒保暖,多补水。  昨天进入冬至节气,数九寒冬正式开启,北京气温依旧比较低迷,伴随着凛冽的寒风,风寒效应显著。  今天白天北京北风仍比较明显,体感寒冷。北京市气象台预计,今天白天晴...

    时间:12-23
  • 专家解读:老年人感染新冠,出现哪些情况应及时就医?

      老年人感染新冠后,应该如何监测?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针对网友关心的老年人感染新冠后的救治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邀请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做进一步解读。  为什么老年人感染后是引发重症的高危人群?  李燕明介绍,冬季天气寒冷,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的季节,老年人是...

    时间:12-23
  • 藏粮于技,丰收底气越来越足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粮食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各地区各部门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田间地头激荡的科技动能,转化为一季一季的丰收,粮食安全的支撑保障越来越强。  农...

    时间:12-23
  • 乡村振兴这一年 农村更加宜居宜业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这是大党大国的深长思考,也是洞察大势的深远谋划。  今年是...

    时间:12-23
  • 人民时评:让网络购药更安全更便捷

      随着药品网络销售活动日趋活跃,足不出户在网上购买常用药、急用药,成为很多人的新选择。相比线下售药,网上药店往往没有实体店铺,购药时也没有药师当面指导,销售行为的监管难度更大,因而更容易出现用药安全风险。近年来,网上违规出售处方药、非法销售违禁药的情况时有发生,需要加强对药品网络销售的监管...

    时间:12-23
  • 采样点变发热门诊,值得挖潜

      为方便发热患者就医,缓解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压力。近日,多地将停用的核酸采样点改造成“发热门诊”,为患者提供就近就医服务。(12月21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不用预约,只要发热就可以问诊开药”“不用担心,只要开门就一定可以买到药”……近来,各地开始尝试将过去的核酸检测点改为发热诊疗站。从接受...

    时间:12-23
  • 到2025年全国基本实现社区家政服务能力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于灵歌)日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家政进社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到2023年底,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推进城市的社区家政网点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国家政服务网点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全国基...

    时间:12-23
  • 药品拆零卖能否成为常态

      热评  面对疫情挑战,退烧药一度供应紧张,怎么办?在上海,很多基层社区积极开动脑筋,通过药品拆零、共享药架、优先派送等多种方式,保障群众“药事”,尽力让每个有需要的市民有药可用。(12月21日新华社)  特殊时期,发烧人群突然增多,退烧药用药缺口迅速放大。在这种情况下,有的药店将大包退烧药拆零售卖...

    时间:12-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