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感染峰值肯定已经迈过去了。北京是被感染海啸冲得最猛的城市之一,它能挺过去,我相信全国其他大城市有了更多准备,不应该情况更糟。世界各地首当其冲的重灾区通常是一线城市。
但现在从国家到舆论场都在关注农村地区和小城镇,这非常对。一定要把感染潮冲到那些地方时所需的药品准备好。如果药店买不到药,基层政府必须能够给感染的家庭配送药品,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点理应做到。如果到元旦前后,仍有基层百姓病了就是吃不到药,干熬着,那就是当地政府不可原谅的失职。如果有孤寡老人在家发热没人管,也是不可原谅的人道主义漏洞。中国各地防控期间,能够做到近乎严丝合缝,现在把那些力量变成人道主义关怀,帮助最困难的家庭,解决紧急问题,这是必须做而且要做好的,人民的这份期待应该得到应验。
▲面对农村医疗救治问题,国家卫健委回应称要提前布局,一方面让药能够发下去,另外一方面要让农村的重症患者,特别是老年重症患者及时转上来。
战胜扫过全国的感染潮,这是一份空前的挑战。然而曙光就在前头,这次感染潮再厉害,它不是原始毒株和德尔塔。在北京市,从医护人员到快递小哥们,都是前赴后继,这些一线行业减员最严重的时候都已经过去了。某境外城市2020年时有一些医护人员拒绝看护新冠病人,并为此辞去医护工作,整个内地这波疫情海啸中都没听说这样的事,三年来也没有听说。意大利疫情第一年遭猛烈冲击时,一位医生说他面对一个年轻病人和一位年迈病人,只能很痛苦的把呼吸机留给年轻人用,因为他只能救更有希望活下来的人。这样对老人的无奈而主动的抛弃在中国决不会发生,这一波的疫情中,几乎不会有年轻人与老人争抢ICU资源。美国疫情第一年发生过母亲死在家中,家里的幼子无人照顾、外人又无人知晓的悲剧,中国各地的居委会、村委会请坚决避免那样的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