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噪了很久的美国—非洲领导人峰会即将开锣。美国曾于2014年举办首届美非峰会,8年后再次对非洲发起重量级外交行动,漂亮话一堆,但背后意图无非两个:拉拢非洲、遏制中国。
可以想象,峰会上美国必将画下不少对非洲援助的大饼,也势必强推“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倡议(PGII),充当美非合作的一抹“亮色”。
PGII是美国在2022年6月G7峰会上提出的倡议,以气候与能源安全、数字联通、性别平等、卫生为优先领域,主要依靠私营资本,许诺在2027年前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总额60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在11月的G20峰会上,美国又拉上欧盟和东道主印尼,共同主持了一场PGII专题会,企图给PGII贴上“G20共识”的标签。
美国称PGII是“给所有人带来回报的投资”,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回顾美国近年来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所作所为不难发现,美国推出的倡议五花八门,背后的几大特质却始终未变。
特质一:
反复无常——说是优先方向,其实转头就打入冷宫
美国的对非政策忽冷忽热,远近亲疏受领导人风格和国内政治形势影响极大。奥巴马任内对非洲大打“亲情牌”,称非洲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大陆”。正是在他任内,美国首次召开美非峰会,首次公开发布《美国对撒哈拉以南非洲战略》。
特朗普一上台,与前任的政策大相径庭,不仅任内从未访非,还口无遮拦称非洲国家为“粪坑国家”,大幅削减对非援助,却让非洲国家在反恐上打头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