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中国首只全流程国产化培育的克隆猫在山东青岛诞生

2023-11-19 19:23: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青岛11月19日电 (胡耀杰 张孝鹏)青岛农业大学19日发布消息称,中国首只全流程采用国产设备、试剂和耗材培育的体细胞克隆猫在该校的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基地内诞生。这只克隆猫的诞生证明中国在动物克隆领域具有了完整的产业链。

中国首只全流程采用国产设备、试剂和耗材培育的体细胞克隆猫。(青岛农业大学供图)

  青岛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赵明辉博士介绍说,2020年,其团队成功获得猫体细胞克隆后代,该校成为中国首个成功完成猫科动物体细胞克隆的高校。但在当时,克隆过程中用到的绝大多数试剂及核心设备均购自外国企业

  随后,赵明辉团队开始着手研究动物体细胞克隆相关试剂的中国国产化替代,今年6月,其团队基本完成该项工作。同时,其团队与中国国内一家仪器厂商建立联系,根据其团队建议该厂商改进了显微操作仪及融合仪,最终达到克隆的技术需求。

  通过全部国产的设备和试剂,今年10月25日至11月2日,赵明辉团队克隆出了20头雄性胶州里岔黑猪。11月19日,赵明辉团队成功获得此次的体细胞克隆猫。“与猪相比,猫的体细胞克隆对设备、试剂和耗材的要求更高,操作更为精细。”赵明辉介绍说。

  据介绍,这只克隆猫的顺利诞生,不仅是中国在动物克隆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也是中国高端设备制造、精密加工和化工等领域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证明中国在动物克隆领域具有了完整的产业链,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生物医疗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如何让机器人有“触觉”?中国团队研发出模拟人类指纹细腻感知系统

      中新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如何让机器人有“触觉”?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技术论文称,中国研究团队研发成功一个类似人类手指的高分辨人工传感系统,能分辨细腻质地,如斜纹布、灯芯绒和羊毛。该研究成果或能提高机器人和人类义肢的精细触觉和细腻感知能力,有...

    时间:11-15
  • 火星上能制氧吗?中国团队利用机器化学家开发出基于火星陨石的制氧材料

      中新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火星上能制氧吗?施普林格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合成》最新发表中国科学家团队的一篇化学研究论文指出,该团队科研人员前期研制的人工智能(AI)机器化学家,利用火星陨石创造和制备出制氧催化剂材料。这一研究为火星制氧提供了概念验证,或可影响并服务于未来的载...

    时间:11-14
  • 探索“宜居火星”从未停止 我国科研团队取得重大突破

      央视网消息:火星作为地球的“邻居”,已成为当前太阳系探测和行星科学的焦点。人类要想到火星开发资源或移居火星,首先要克服的是缺乏氧气的火星环境。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深空探测实验室研究团队合作,通过人工智能驱动机器人实验,利用火星陨石成功创制出实用的产氧电催化剂,为未来火星探测和地外文...

    时间:11-14
  • 我国科研团队建成“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

      记者从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悉,实验室代方银教授团队取得最新科研成果——“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对于推动家蚕泛基因组成果在功能基因组、基因组选择和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在线发表。   在现代蚕学研究和育种实践中,泛...

    时间:11-14
  • 我国科研团队建成“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

      记者从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悉,实验室代方银教授团队取得最新科研成果——“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对于推动家蚕泛基因组成果在功能基因组、基因组选择和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在线发表。   在现代蚕学研究和育种实践中,泛...

    时间:11-14
  • 我国科研团队建成“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

      记者从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悉,实验室代方银教授团队取得最新科研成果——“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对于推动家蚕泛基因组成果在功能基因组、基因组选择和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在线发表。   在现代蚕学研究和育种实践中,泛...

    时间:11-14
  • 我国科研团队建成“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

      记者从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悉,实验室代方银教授团队取得最新科研成果——“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对于推动家蚕泛基因组成果在功能基因组、基因组选择和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在线发表。   在现代蚕学研究和育种实践中,泛...

    时间:11-14
  • 我国科研团队建成“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

      记者从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悉,实验室代方银教授团队取得最新科研成果——“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对于推动家蚕泛基因组成果在功能基因组、基因组选择和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在线发表。   在现代蚕学研究和育种实践中,泛...

    时间:11-14
  • 我国科研团队建成“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

      记者从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悉,实验室代方银教授团队取得最新科研成果——“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对于推动家蚕泛基因组成果在功能基因组、基因组选择和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在线发表。   在现代蚕学研究和育种实践中,泛...

    时间:11-14
  • 我国科研团队建成“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

      记者从西南大学资源昆虫高效养殖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悉,实验室代方银教授团队取得最新科研成果——“数字家蚕”共享分析平台,对于推动家蚕泛基因组成果在功能基因组、基因组选择和分子设计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核酸研究》在线发表。   在现代蚕学研究和育种实践中,泛...

    时间:11-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