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94.7%受访应届生希望企业招聘内容尽量客观具体

2023-11-16 06:35:3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当前正值秋招季,清晰地获知岗位需求,选择与自身专业能力、职业兴趣、个人发展需求契合度高的工作,对提高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十分关键,而企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应届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岗位工作描述不清楚、薪酬待遇自我拔高、成长晋升“画大饼”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94.7%受访应届生希望企业尽量客观具体描述岗位内容。

  经常一腔热情投递简历,却发现不是自己以为的工作

  杨济远去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现在在深圳工作。他感到,企业招聘普遍存在岗位职责描述泛化的问题,“好几次到了面试环节才知道对方具体的招聘要求。”他还提到,薪资水平和福利经常是最模糊不清的内容,“我现在的岗位,在招聘时写明的薪资水平,实际要算上加班费、补贴等,而且绩效考核要在公司前列才能拿到。福利方面,承诺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一些为期两年的保障,实际上只有半年。”

  他说,有的用人单位不透露招聘各环节的安排,经常搞得他措手不及。“我曾接到一家用人单位通知,去到现场才发现安排的是笔试,很懵,没有一点准备。也遇到过几家不提前告知面试形式的,像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不同的情况要做的准备不同。”

  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的张铭,现在在一家律所做刑辩业务。他提到,很多企业都不交待各环节的时间节点,给大学生带来很多困扰。“例如在招聘过程中,不告知简历接收截止时间、进入下一环节通知时间,学生在一两周后看到企业的招聘简章,就会疑惑是否还接收简历,也遇到过笔试后苦等一个月没消息以为没过,结果又过半个月通知面试。”

  大家在求职过程中普遍遇到哪些问题?数据显示,70.2%的受访应届生指出岗位实际工作内容描述不清楚不具体,68.4%的受访应届生吐槽薪酬待遇往往含糊其辞,自我拔高,62.7%的受访应届生提到成长晋升往往“画大饼”或夸大实际,37.8%的受访应届生指出专业需求不明确降低简历投递效率。

  就业指导专家:招聘信息模糊,增加错配风险

  杨济远坦言,入职后发现岗位业务与公司招聘时的承诺有出入,这让他时常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他表示,毕业时自己曾想着要好好干出一番事业,可入职后岗位的“名不副实”让他陷入了僵局。

  张铭的一个同学毕业后加入了一个“刑事团队”,但工作后发现刑事案子只占很小比例,主要是民商事案件。“虽然不同领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在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化的背景下,大家还是希望找到匹配的工作,尤其是面对人生第一份工作,希望所学能够为我所用,进一步激发创造力。”

  中国政法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商学院教授王霆指出,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不清楚、不具体,甚至“画大饼”,带来了一系列弊端。“招聘信息模糊,使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难以判断自己是否符合岗位需求,增加了错配的风险,降低了工作的稳定性,这不利于初入职场大学生职业观的形成,也提高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用人单位的招聘内容客观具体,是员工与企业实现‘双向奔赴’的基石”

  大四应届毕业生侯晶晶说,企业客观具体描述岗位,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而且能招到认同企业文化的职员。“有次直到面试环节,我才真正了解工作内容,发现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但在这之前我已经耗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准备,做了很多无用功。”

  调查中,94.7%的受访应届生希望企业招聘过程能尽量客观具体地描述岗位内容。

  交互分析发现,专科应届毕业生对此态度最为强烈,比例高达97.4%,其次是本科应届毕业生(95.7%)。男性受访应届毕业生中这一比例为96.2%,高于受访女生(93.5%)。家乡在一线城市的受访应届毕业生比例最高(98.4%),其次是乡村受访应届毕业生(96.8%)。

  周晴是北京一所高校的研究生,同时兼任本科生辅导员。“就业季,学生每天要处理的事务很多,一边找工作还一边琢磨岗位‘到底适不适合’,不仅降低效率,还影响求职状态。”她表示,企业只有写明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才能根据要求对号入座,如果招聘需求模糊不清,会非常占用学生的精力、影响求职效果。

  王霆表示,“一个好的企业,要在招聘环节就提供清晰的招聘信息,要有完善的招聘流程和人才测评方法,能通过科学有效的选拔,匹配与企业文化合适的大学生。”

  他指出,企业一定要尽可能将岗位要求表达清楚。“以薪资待遇为例,这也是比较重要和敏感的一块,如果招聘过程中企业含糊其辞、刻意拔高,就会导致毕业生对岗位薪酬水平没有明确的认识,入职后如果低于期望,就可能会降低对企业的忠诚度。”

  参与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14.3%是专科,75.4%是本科,9.5%是硕士研究生,0.8%是博士研究生。男生占43.8%,女生占56.2%。家乡在一线城市的占32.8%,二线城市的占38.2%,三四线城市的占21.1%,城镇或县城的占5.6%,乡村的占2.3%。

  (应受访者要求,杨铭、周晴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黄子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说好的编制成了代课?河南新乡市教育局被指毁约40余名应届生

    河南师范大学面向学生的通知。  日前,河南师范大学40余名学生向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反映,他们参加了新乡市教育局举办的2023年局属学校专场招聘会后被“毁约”。应聘者称,他们在等待3个月后被告知,专项招聘未获上级部门审批通过,项目被暂停。不少人因错过就业黄金期或证件被签约单位扣押,错失再找工作的...

    时间:11-15
  • 去哪儿CEO陈刚:员工旅行基金追加至3000万 应届生享受千元递增激励金

      今日,在线旅行平台“去哪儿”宣布,在现有千万级员工旅游基金福利的基础上,追加千万级业绩共享旅游基金,其中,应届生5年内可获得旅游激励金,第一年获得1000元,每年递增1000元,最高第5年获得5000元。该政策往前追溯5年,5年以内入职的资深应届生可获得对应年限的激励金。  作为旅游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去哪儿自成立之初就鼓励员工出游...

    时间:07-07
  • 94.3%受访应届毕业生期待一场毕业旅行

      正值毕业季,不管是辛苦备战的高考生,还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都迎来了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假期。进行一场旅行,丰富阅历,留下值得珍藏的青春记忆,是很多毕业生的选择。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334名今年的应届毕业生进行的一项...

    时间:07-06
  • 领略祖国大好河山 超九成受访应届毕业生感到更有劲头追逐“诗和远方”

      领略祖国大好河山 超九成受访应届毕业生感到更有劲头追逐“诗和远方”  “面对山川大河我常感自己的渺小,提醒自己要沉下心,脚踏实地”   与校园时光告别,庆贺即将开启的新阶段,毕业生们进行毕业旅行的热情高涨。毕业旅行于他们而言,有怎样特别的意义?  上周,中国青...

    时间:07-06
  • 国考补录今起报名,应届生有更多“捡漏”机会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5日,国家公务员局网站公布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补充录用公务员公告,本次补充录用共有15个部门参加,计划招录3249人,其中2300余个计划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2023年1月8日,在江西南昌的国考考点,几名考生在察看考场安排表。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国考补录,应届生再迎利好...

    时间:06-06
  • 抓好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帮扶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记者杨昊)记者从共青团中央获悉: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推进会日前以视频形式召开,对当前形势下深化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  会议要求,做好就业工作,要突出着眼当下,抓好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帮扶,尤其是精准帮扶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就业;着眼中期,统...

    时间:05-25
  • 安徽合肥20万岗位诚邀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

      中新网合肥5月22日电 (记者 吴兰)为进一步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安徽省合肥市从本月起,持续举办“合肥请您来,20万个岗位供您选”活动,诚邀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合肥就业创业。  本次活动采取“线上报名预约、线下当面对接”,自即日起报名预约。全国高校今年应届毕业生和在港澳台地区及海外...

    时间:05-22
  • 台湾最新调查:高中应届毕业生大幅减少

      中新社台北5月16日电 台湾当局教育事务主管部门16日公布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升学就业概况调查结果显示,2021学年高中应届生17.9万人,与上一学年相比减少1.3万人,与2017学年相比减少6.2万人,约减少25%。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湾媒体报道,观察近5个学年的高中应届生去向,升学占比由2017学年的82.6...

    时间:05-16
  • 多地今举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应届生有利好政策

      中新网北京5月7日电 今天,多个省份将举行2023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今年的招聘中,不少地区推出促进高校应届毕业生等群体就业的政策举措。资料图:吉林长春举行的应届毕业生招聘。张瑶 摄  应届生迎来招聘政策利好  今年3月开始,多省份陆续启动了2023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各地将...

    时间:05-07
  • 报告:应届毕业生求职“求稳”偏好明显

      中新网北京5月5日电 近日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数字经济行业仍旧是毕业生“火热”关注对象,稳定性则成为毕业生求职的重要关注因素。  报告于今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面向应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研。调研结果显示,2023届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的比例从去年的50.4%上升到57.6%,选择自由职业的比例...

    时间:05-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