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医患“双向奔赴”!“独守ICU外的老人”迎来暖心结局

2023-11-13 15:13:18

来源: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李丹丹 王校宇 李龙浩

  从恩施到广州,跨越山川湖海一千多公里的距离,一天一夜的汽车颠簸,老人只为送一面锦旗。他说:邮寄过来不足以表达感激。

  一个多月前,老人的儿子因病住进ICU,由于家庭困难“无处可去”,老人就在ICU外孤零零坐了几晚。医护人员得知情况后,为他买饭菜,医院给他解决了住宿,社会爱心人士为他们凑住院费、路费……

  这个医患“双向奔赴”的故事,就发生在广州。

  长途跋涉只为送锦旗

  11月8日清晨,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大门口,他是之前在该院ICU治疗过的一位患者的父亲。

  医院的保安马上通知了ICU侯文敏护长,她把老人接到ICU的谈话间,询问老人此行来院的目的。老人说,自己前一日从湖北家里出发,坐了一天一夜的汽车,今天赶到医院送一面锦旗。

  老人在ICU外坐了几晚

  事情要从9月26日说起,当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ICU主任李辉注意到ICU门外坐着一位老人,便询问护士们这位老人的情况。

  原来,老人是ICU里一位患者的父亲。患者是个小伙子,在工地工作时突发“脑出血”被送往医院急诊,因情况比较危重,手术后立即被送到ICU进行观察治疗。由于小伙子是外地人,独自在广州打工,ICU医护人员几经辗转才联系到他的家属。小伙子入院三天后,他的父亲来到医院,得知儿子生命体征平稳,老人在疲惫中得到一丝安慰。

  细心的ICU医护人员发现,连续几个晚上,老人通宵坐在ICU门口。经过询问得知老人一直不肯离开ICU门口,一方面是放心不下儿子,另一方面是因家庭困难“无处可去”。

  老人说,在ICU门口坐着,起码有免费的热水和遮风避雨的地方,他吃自己带来的干粮也省下了饭钱。

  得知老人的处境后,ICU的医护人员自发地为老人买来一日三餐,让老人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

  一张照片激起千层浪

  中午查完房,李辉看到老人仍孤零零地坐在ICU门口,神情落寞,他的心里五味杂陈,就随手拍了一张照片发在朋友圈里。

  一张照片激起千层浪。

  “辉哥,该病人的餐从今晚开始由食堂一日三餐免费送,包括他父亲的!”医院食堂说。

  急诊留观病房腾出一张病床给老人过夜。

  “李主任好,你发朋友圈的老人,我个人赞助他回去的路费!”

  “可以把我这300元转给老人家吗?”

  ……

  医院的工作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以各种方式向这个家庭伸出援助之手,帮他们渡过难关。

  李辉说,在ICU,医生见证了很多生离死别,但这不代表我们会变得冷漠,而是在面对危急情况时更加从容。

  老人带来不少好消息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多个科室的共同努力,老人的儿子住院22天后,于10月15日顺利出院,踏上归途。这期间,医护人员与老人所在地村委取得联系,拜托当地继续关注和照顾老人与其儿子。

  老人这次回医院,带来了锦旗,也带来不少好消息。他高兴地告诉大家,他儿子可以不用搀扶走路了,只是右上肢的活动能力还不理想。村里领导已经来看望过他们一家,并正在收集资料为他们办理低保。

  送了锦旗后,老人说要搭家里附近村老乡的顺风车回老家。在场的人都默默地为他祝福。

  李辉在他的朋友圈写道:内心善良的人,终会被世界温柔以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医患“双向奔赴”!“独守ICU外的老人”迎来暖心结局

      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李丹丹 王校宇 李龙浩  从恩施到广州,跨越山川湖海一千多公里的距离,一天一夜的汽车颠簸,老人只为送一面锦旗。他说:邮寄过来不足以表达感激。  一个多月前,老人的儿子因病住进ICU,由于家庭困难“无处可去”,老人就在ICU外孤零零坐了几晚。医护人员得知情况后,为他买饭菜,...

    时间:11-13
  • 28位知名专家携手著书 为医患破解免疫治疗临床治疗困惑

      中新网上海7月3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3日获悉,由28位知名医学专家携手历时近2年时间,经过200多场学术活动,反复论证,百炼成篇的《肿瘤免疫治疗百问百答》在上海正式面世。  该书汇集成89个免疫治疗相关问题及答案,不仅能帮助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生,也能帮助基层医生认识免疫治疗的作用以及毒副反应的管...

    时间:07-03
  • 西安医生绘制疾病科普漫画 用画笔缩短医患距离

      中新网西安6月27日电 (高铖)“很多医学知识对患者来说是晦涩难懂的,我希望通过绘制疾病科普漫画,让抽象的医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并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患者们,让他们能够更轻松地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过程,从而积极参与到治疗中来。”近日,西安市人民医院医生张晶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张...

    时间:06-27
  • 化解住院陪护难,仍需医患双方多配合

      社论  对患者和家属的难处感同身受,尽量减轻费用负担和提升诊疗的便捷性,才能让医疗更具有人文关怀。  近日,云南的王女士向央广网反映,今年4月中旬,她家人患有神经肿瘤,住院11天,因医院不允许家属陪护,自己只能每天在病房外守候,护工费加上自己的住宿费,让她感到经济压力很大。记者走访多家医院发现,...

    时间:06-26
  • 天涯已进ICU 一群人想抢救

      天涯已进ICU 一群人想抢救  “重启”天涯,老员工老网友希望直播带货筹集300万  从今年4月开始,陆续有网友发现无法访问天涯社区。  红星资本局通过知情人士了解到,天涯社区的域名因相关法院的判决遭到冻结,同时,天涯社区的服务器本来在海南电信做托管,但已欠下巨额费用,现在对方停止提供服务。  近日,由前高管、前员工、...

    时间:05-25
  • “小护士”也是“大专家”:叙事护理做医患“情绪守门人”

      中新网南京5月11日电 (胥林花 常惜悦)“‘没事的’‘会好的’‘坚强点’‘乐观点’……这样的安慰,对患者来说其实很苍白。”2023年“5·12”国际护士节即将来临,江苏省肿瘤医院心理护理学组组长程芳11日表示,医院很早就意识到了心理支持对癌症患者的重要性,在2013年成立了心理小组,2018年又将叙事护...

    时间:05-11
  • 女子突发脑出血离世 捐献器官让4人重获新生

      中新网武汉5月9日电(常宇 彭继承)“李女士捐献的器官已帮助4位患者重获新生,多位患者重见光明……”8日,收到武汉同济医院人体器官捐献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发来的微信,武汉市民李女士的丈夫张磊(化名)忍不住再次潸然泪下。  李女士是武汉市残疾人联合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就是帮扶、保护特...

    时间:05-09
  • 内地医护人员抵港参与“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

      据新华社香港电(记者孔维一)参与“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的广东省医护人员4月17日中午抵港,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及行政总裁高拔陞前往高铁西九龙站迎接。  范鸿龄表示,今天是香港与内地医疗人才交流的重要里程碑,来自广东省的医护人员带着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来港,与香港的医护人员互相切磋、互相...

    时间:04-19
  • 内地医护人员抵港参与“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

      新华社香港4月17日电(记者孔维一)参与“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的广东省医护人员17日中午抵港,香港医院管理局主席范鸿龄及行政总裁高拔陞前往高铁西九龙站迎接。  4月17日,在香港高铁西九龙站,医护人员抵港。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范鸿龄表示,今天是香港与内地医疗人才交流的重要里程碑,来自广东省的医护人员...

    时间:04-18
  • 香港医院管理局欢迎广东省医护人员抵港交流

    人民网香港4月17日电(记者陈然)香港医院管理局17日欢迎参与“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的广东省医护人员抵港,他们将于未来一年在港交流,致力提升香港和内地的医疗专业水平,助力两地优势互补,造福患者。医管局主席范鸿龄及行政总裁高拔升当日前往高铁西九龙站迎接抵港的广东省医护人员。范鸿龄感谢内地不同部门,特别是...

    时间:04-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