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记者冬日街头实测扬招出租车——老人想招手打车太难了

2023-11-13 14:55:02

来源:北京晚报

  已经入冬的北京,寒风刺骨,站在街头面对车水马龙,却没一辆出租能带自己回家——很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发现,曾经很平常的街头招手打车,现在变成了难以实现的事情。

  记者在街边实测,扬招成功的概率很低。虽然几经呼吁,老年人打车仍然是个难题。

  医院“拦”车不易 坐车更难

  为了应对患者的打车需求,朝阳医院东门专门划出临时落客区。午后时分,不少盯着手机的人正在等车。

  “不行,现场招手打车太难了,我不会用网约软件。”大妈抱怨着,大爷在一旁不停招手。他们身边停靠的出租车,几乎都已接到网约订单。10分钟后,这对老夫妻放弃打车,去往公交车站。老夫妻离开后,记者帮着一位老人招手,成功打到了车。“上来呀,可以走,去哪儿?”司机边问边说,自己刚好顺道儿走到这里。

  不过,招手打车也有“意外”情况。记者“拦”到一辆出租车,司机表示可以立即走,但却首先询问去哪个方向。他说,自己要回海淀交班,想拉一个顺路单。这辆出租车在现场等了约十分钟,多人上前询问,可能因为不顺路,这名司机最终没有拉到乘客,空车驶离。

  有老人知道招手打车困难,提前请人帮着约车,然而还是有突发情况。从医院回大兴的莫奶奶,在医院里请人帮着约到了出租车。在医院东门核对了车牌号后,拉开车门正要上车,司机却发现手机尾号不对。“我就是你这辆车呀,你看!”莫奶奶不解地问。司机却说,莫奶奶打到车后,他看了一眼就主动取消了订单,“乘客没上车之前,我们是有权取消订单的。”莫奶奶着急地不愿离开出租车,好在平台很快又自动匹配了一辆出租车。

  在现场测试的半个小时,记者用招手打车的形式,一共拦下了4辆出租车。在医院门口,由于人流量大,出租车来往繁忙,相对比较容易招手拦车,但拦到车不一定坐得上车,更多时候需要碰运气。

  公园、商超 招手半晌 无车回应

  东三环劲松桥东北角富顿中心,有超市、银行、餐饮等商业机构。一家大型综合超市还是敬老商户、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认定站点。每天来此的老年人都不少。在超市购物,大包小包,时常需要打车离开。临近中午,有老人站在超市北门的八棵杨南街,等了很久,也没有打到车。记者提议往三环边走一走,到三环辅路试试运气。

  这里车流量更大,出租车也频繁出现,但没有车辆回应招手。老人叹了口气,只能走去公交车站,“咱们不会用手机的人,是打不着车了。”记者在现场尝试扬招半小时,也没有车辆停靠。

  同样的经历,在左安门内大街再次出现。记者站在龙潭公园西门路边,对面是龙潭中湖公园的东门,来此遛弯的老年人很多。有老人离园时,站在路边张望,朝出租车招手,路过的几辆出租车,虽然亮着“空车”灯,但无人理会。老人选择横穿马路,去对面乘坐公交车。记者随后也在相同位置进行测试。左安门内大街双向车流密集,出租车来回穿梭,且有可以合法停车的空间。但30分钟过去了,没有出租车停下。那些“空车”,和有客车辆一样,完全不在意路边打车人的招手。

  扬招站“空车”驶过 招手不停

  下午4点,记者来到新源南路上的一处出租车扬招站。扬招站招牌上,有“停车候客”四个字和两个叫车电话。3辆出租车正停靠在出租车专用车位上。其中,有的出租车熄火,车内没有人;有的司机则躺着刷短视频,上前询问得知,是要往机场方向走。

  每隔一两分钟,就有从东三环北路“拐”过来的出租车,不少出租车还显示“空车”。一辆辆出租车呼啸而过,记者却没有成功拦下出租车。

  记者在路边采访多位路人,大多表示如今出行主要靠手机下单,几乎不会在路边现场打车。“我都没注意到这有个扬招站。”一位老人表示,自己不会用软件叫车,现在出门多是坐公交车。”

  就在记者快要放弃招手时,一辆出租车司机将车掉头停到了扬招站车位。“去哪儿啊?走吗?”司机说,自己原本准备来扬招站车位休息一下,但看到记者招手也就继续工作了。“现在谁还敢在路边招手啊?都是网上下单。”司机同时挂着多个平台的网约账号,“主要都依靠网络给单子了。”

  暖心车站 少人问津 但是有用

  为了解决老年人打车难的问题,很多人在努力。这里面,把打车从街头带到手机上的互联网打车平台最为积极,他们纷纷推出适老版。在北京街头,也有一系列由互联网打车平台打造的“暖心车站”。在这里,老年人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登录平台,一键叫车。

  东三环附近,有一处2021年建设的暖心车站。车站就设立在小区出入口的人行道边,一人多高的标牌,灰底蓝标,非常醒目。车站一面应该张贴打车二维码的地方,不知何故,一片空白。另一面倒是完好无损。通过扫码,可以立即进入打车软件的适老版,出发地自动生成,目的地无需输入,可以一键叫车。此外,暖心车站还提供传统出租车平台的叫车电话。记者试着拨打两个叫车电话,接线员都表示可以叫车,需等待10分钟左右,额外支付5到6元的服务费。

  但记者发现,暖心车站很少有人问津。在现场,记者随机询问了十几个老人,他们对家门口的这个设置,基本不知情。只有一两个明确知道,这是用来打车的,但没用过。其他根本不知道或者没留意,这块标牌是干什么用的。

  有大妈说:“我真不知道,知道我也不会用那个软件。平时用车,要么是孩子过来接,要么是孩子帮忙叫个车。”

  手记

  不妨试试“扬招专车”

  在测试过程中,记者采访了多位出租车司机。他们有的说平均两天才能接到一个扬招乘客,有的说一天最多有两到三个。

  司机说:“真不是不愿意停,您看到空车不停,那都是有网约车单子。有时候没单子,路边没人招手;有单子了,偏偏遇上招手的。”

  还有司机表示,现在都靠软件拉活,没有单子就找个地方歇着,尽量降低成本,所以“扫街”的少了。

  老人们对记者说,以前出门有急事会考虑打车,但是现在随着互联网打车平台的强势崛起,老人们打车的意愿降低了。技术是让生活便利,但对老年人确实不友好。

  有老人问,有没有专门招手就停的出租车。记者查询得知,近日上海为破解扬招难,出现了设有“扬招必停”标识的安心巡游出租车。这些出租车特意使用了上世纪80年代的“红顶灯”,不承接第三方平台,只承接扬招、电调和公司自有平台,这个法子,不妨试一试。(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孙毅 李松林 文并摄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医患“双向奔赴”!“独守ICU外的老人”迎来暖心结局

      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李丹丹 王校宇 李龙浩  从恩施到广州,跨越山川湖海一千多公里的距离,一天一夜的汽车颠簸,老人只为送一面锦旗。他说:邮寄过来不足以表达感激。  一个多月前,老人的儿子因病住进ICU,由于家庭困难“无处可去”,老人就在ICU外孤零零坐了几晚。医护人员得知情况后,为他买饭菜,...

    时间:11-13
  • 记者冬日街头实测扬招出租车——老人想招手打车太难了

      已经入冬的北京,寒风刺骨,站在街头面对车水马龙,却没一辆出租能带自己回家——很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发现,曾经很平常的街头招手打车,现在变成了难以实现的事情。  记者在街边实测,扬招成功的概率很低。虽然几经呼吁,老年人打车仍然是个难题。  医院“拦”车不易 坐车更难  为了应对患者...

    时间:11-13
  • 湖南祁阳创新模式让老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

      中新网永州11月11日电(赵四清 彭穗 唐文芳)每天一大早,湖南省祁阳市龙山街道宝塔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便传来欢声笑语。这是老年舞蹈队正在排练,大家一边学唱祁阳小调,一边练习走位。湖南祁阳创新模式让老人在“家门口”幸福养老。祁阳市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祁阳建成并运营居家养老服务指挥中...

    时间:11-11
  • 上海多学科专家携手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 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中新网上海11月10日电 (陈静 徐敏)白内障切除手术是眼科常见手术,但为高龄患者手术对医生而言面临挑战。  记者10日走访中获悉,上海眼科专家张军团队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100岁老人刘奶奶(化名)重获光明。上海仁爱医院方面当日告诉记者,出院后,刘奶奶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家人照护压力也大大减轻!  据了解,刘奶奶罹患白内...

    时间:11-10
  • 上海多学科专家携手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 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中新网上海11月10日电 (陈静 徐敏)白内障切除手术是眼科常见手术,但为高龄患者手术对医生而言面临挑战。  记者10日走访中获悉,上海眼科专家张军团队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100岁老人刘奶奶(化名)重获光明。上海仁爱医院方面当日告诉记者,出院后,刘奶奶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家人照护压力也大大减轻!  据了解,刘奶奶罹患白内...

    时间:11-10
  • 上海多学科专家携手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 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中新网上海11月10日电 (陈静 徐敏)白内障切除手术是眼科常见手术,但为高龄患者手术对医生而言面临挑战。  记者10日走访中获悉,上海眼科专家张军团队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100岁老人刘奶奶(化名)重获光明。上海仁爱医院方面当日告诉记者,出院后,刘奶奶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家人照护压力也大大减轻!  据了解,刘奶奶罹患白内...

    时间:11-10
  • 上海多学科专家携手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 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中新网上海11月10日电 (陈静 徐敏)白内障切除手术是眼科常见手术,但为高龄患者手术对医生而言面临挑战。  记者10日走访中获悉,上海眼科专家张军团队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100岁老人刘奶奶(化名)重获光明。上海仁爱医院方面当日告诉记者,出院后,刘奶奶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家人照护压力也大大减轻!  据了解,刘奶奶罹患白内...

    时间:11-10
  • 上海多学科专家携手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 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中新网上海11月10日电 (陈静 徐敏)白内障切除手术是眼科常见手术,但为高龄患者手术对医生而言面临挑战。  记者10日走访中获悉,上海眼科专家张军团队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100岁老人刘奶奶(化名)重获光明。上海仁爱医院方面当日告诉记者,出院后,刘奶奶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家人照护压力也大大减轻!  据了解,刘奶奶罹患白内...

    时间:11-10
  • 上海多学科专家携手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 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中新网上海11月10日电 (陈静 徐敏)白内障切除手术是眼科常见手术,但为高龄患者手术对医生而言面临挑战。  记者10日走访中获悉,上海眼科专家张军团队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100岁老人刘奶奶(化名)重获光明。上海仁爱医院方面当日告诉记者,出院后,刘奶奶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家人照护压力也大大减轻!  据了解,刘奶奶罹患白内...

    时间:11-10
  • 上海多学科专家携手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 百岁老人重见光明

      中新网上海11月10日电 (陈静 徐敏)白内障切除手术是眼科常见手术,但为高龄患者手术对医生而言面临挑战。  记者10日走访中获悉,上海眼科专家张军团队成功完成高难度白内障手术,100岁老人刘奶奶(化名)重获光明。上海仁爱医院方面当日告诉记者,出院后,刘奶奶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家人照护压力也大大减轻!  据了解,刘奶奶罹患白内...

    时间:1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