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张钧甯:该被允许的“不振作”

2023-11-13 10:24: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 郎朗)这个被烟火点亮的夜晚,实在算不得宁静。

  远处的水流里,躺着缺失了心脏的胸膛;近处,是几乎融进黑暗的一辆车,驾驶座车顶干涸的血迹和圆形的弹孔,呼喊着车里想轻生的女子左手无名指的戒圈,像幽深的伤口。

  “尸体是会选人办案的。”

  被害人瓦莉娜波“选中”了沉浸在丧夫之痛中的警察吴洁,电影《追缉》里,两个女性的命运开始某种意义上的相互救赎。

  如果将摄影机的取景框再拉远一些,影片之外,扮演吴洁的张钧甯,也是这场“救赎”的参与者。

  有关生命和创伤的表达,借由她的承托,水一般浸润着故事内外;而属于张钧甯的思考,也从吴洁的经历里找到了出口。

  真正的失去,才会让悲伤有着力点

  演员是个需要想象力的职业。

  比如电影《追缉》里,张钧甯饰演的警察吴洁被罪犯按在地上砸头,这种控制力道下的真实打斗,什么力道该有什么样的生理反应?演过了会做作,情绪不到位又显得没有说服力,于是一遍遍拍摄打磨了3天。

  作为角色的容器,在成为人物的一刻,演员也需要打开自己,真实地承受角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这种真实,有时候看得到。比如在拍摄用氧气瓶砸安全玻璃窗的戏份时,张钧甯一度骨裂。

  比如为了在外形上极力贴合吴洁,原本就体重不过百的她,“人生中第一次拍戏被要求要瘦”,每天跑步10公里,吃烫青菜和鸡蛋,瘦到43公斤;几乎每次开工前,都把自己哭到眼睛红肿、身体疲累脱力的状态才去片场。“我没有办法一场戏一场戏去演绎悲伤,我必须让她在开场的时候就是很不好的状态。”

  《追缉》里的吴洁,沉湎于一年前丈夫的自杀,睡在发生悲剧的那辆车里,不肯换掉非黑即白的衣服,悲恸的蚀刻令她哀毁骨立,“失魂落魄,生无可恋”,张钧甯这样形容。

  比起外形,她觉得更难的是内心的接近,是那些看不到的、真实细密的情绪。

  他们是怎样从相识到相爱?他们一起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她会如此悲伤?万事万物皆有来处,在人物小传里,张钧甯更着重为吴洁的悲伤找到源头和依据:“我觉得最难的是去丰满那些电影里没有呈现的部分,所以花了比较多时间去建构、跟导演讨论。”

  虽然记载吴洁和丈夫甜蜜过往的只是几张墙上的照片,仅作为背景被几秒钟的镜头扫过,但照片中每一个场景都是真实存在过的,而不只是摆道具打卡:需要露营的照片,剧组就真的去山上露营;需要过生日的场景,大家就真的过生日……照片墙上的每一幅图景,一定程度上来说,捕捉的都是真实的瞬间和喜悦。

  “他们之前的时光越真实、越快乐,失去的时候,悲伤才有着力点。”

  图为电影剧照。来源:《追缉》官方微博

  允许悲伤发生,允许自己不振作

  先是凝聚的一泓苦涩,后是截不断的溪,吴洁的悲伤在张钧甯的脸上曲曲折折,无声肆意。

  影片中,几次不同情绪的泪水,为主人公对待挫折时从逃避到面对的成长做了注解。张钧甯也通过陪吴洁共同走过这段路,得到了释放。

  “演员挺有趣的,我们在成为角色的时候,常常被角色治愈,有一些角色走了,还是会留下一些东西在身体里,这很厉害,很难有这样的工作双向地影响自己的人生。”

  这也是她选择邂逅吴洁的原因之一。“现在女演员应该很难拿到一个女性角色为主,而且有在成长的剧本。”开局就耽溺在低谷不愿面对现实的吴洁,随着案件的推进,开始愿意给自己一点时间,允许有光照进生活,承认生命还有其他可能性,张钧甯觉得,这种力量感很动人。

  “我自己可能某一方面比较悲观,我觉得生命都是辛苦的。”特别是过去的几年,她经历了几次亲人离世,心理上经历了艰难的一段时期。彼时的张钧甯,对“生存”这个议题产生了很大的惶恐、疑问,甚至愤怒:“为什么人世间来了,突然我们就走了?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

  因为真的在乎过,所以失去才令人难受。“我觉得不要劝别人说你要振作,你就‘摆烂’嘛,先在这样的情绪里允许自己放纵一下,我觉得这是没问题的。但要相信自己会有有能量的时候,相信自己会从那个低谷里走出来,而且那靠不了任何人,只能靠自己。”

  张钧甯自己也是这样做的。难过的时候,音乐开到最大声,一遍遍洗衣服折衣服,边跑边哭:“运动给我的反馈是,我相信自己做得到,我相信我可以过这个坎,我会比现在更好。”

  她喜欢《追缉》传递出来的力量感,不勉强人立刻好起来,而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和陪伴:没关系,大家都是这样的,我们可以在伤痛中慢慢面对失去。“我很希望这部戏,让任何一个在低谷的人看到的时候,可以有勇气带着一点点力量前行。”

  虽然一直把“力量感”挂在嘴边,谈及之后的作品选择,也更在乎角色的力量感,但采访过程中,张钧甯呈现出的是一种柔软的质地,有隐约的忧伤。

  “柔软却有力量,像水一样。”

  说话间,她突然提起在自己拍《如懿传》时离世的堂哥。“他很爱喝咖啡……他跟我年纪是一样的。”

  哽咽和红红的眼圈猝不及防,一句话都说不下去了。

  至爱的离开不是一场浇头的大雨,而是余生漫长的潮湿;最难过的不是失去的那一刻,而是日后想起那个人的每一刻。

  图为电影剧照。来源:《追缉》官方微博

  很多事明白得太晚,所以珍惜每个当下

  因为没有形状,所以水拥有了无数可能,可以是广而深的湖,也可以是大而深的渊。

  这种柔韧也存在张钧甯身上。

  首次监制一部电影,满脑都是预算、时间成本等概念,“演员”和“监制”的身份来回撕扯,也让她能用更多元的方式来思考表演这件事:“好的创作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最好的表达。”

  电影里的搭档阮经天也用“水”来形容张钧甯:“看似只是一杯白水,但你知道,没她不行,是必需品。”

  作为十几年的老友,只需一通电话阮经天就来撑场了。张钧甯很佩服小天的投入:“时隔16年,他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在表演的各个技术层面、对角色的掌握程度,他都更成熟了。没有变的是对表演的真诚跟热情,他永远都要来真的,每次都给你百分之百,没有留任何余地。”

  时间的洗礼,让当下的张钧甯比过去多了一份松弛:“拿跑步和演员来做比喻的话,如果我们把目标设定成要得影后,就很难,但是把它设定成每一部都演好,关注好眼前的每一部作品,就会朝着目标前进。所以现在觉得不要想那么多,每部戏好好演。要去接受自己的速度跟别人不一样,可能突然有一天身边有人加速跑出去,但其实从头到尾,每个人都是要从开头跑到结束,那跟快或慢有关系吗?我可能一直都很慢,理解这件事后就没那么大的恐慌。”

  运动将她跟生命的很多感受结合在一起,比如对目标的设定,以前会一直盯着终点看,焦虑又恐慌,现在只专注脚下的前三步,

  “我们人生中很多事情都发生得太早,却明白得太晚,所以比较重要的当下眼前每一件可以做到的事。”

  《追缉》不像治愈系电影那样,故事最后主人公能放下伤痛迎接阳光。

  “没那么简单,”张钧甯说,“也没有答案,伤痛不会因为这一个案子而减轻一点点,只是让吴洁看到在以后的生活中,和伤痛并存的可能性,她愿意开这一扇窗,就很不一样了。”

  “生命中的痛苦,因为对你来说是有意义的,所以不会消失。我自己的经验是,当你遇到这些痛苦的时候,如果愿意直面并找方法去改变它,这个痛苦现在看起来很痛苦,可是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尺度来看,或许是转变契机的开始。”

  没有不能结束的沉沦,所有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电影最后的几个画面里,有一幕是张钧甯最喜欢的。

  那辆一年前见证丈夫身故的车,终究被吴洁开到了废车场。

  手指最后一次摩挲车顶的弹孔和晕开的血迹,嘴角的弧度似有若无,下车,关门。周围是堆成山似的报废车辆,眼前通往出口的路越来越宽。

  虽然还贴身穿着灰色的打底衫,但她已换上了暖色调的外套。

  大步流星,走出身后的废墟和荒芜。(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专家:白血病并非“绝症” 积极治疗提高生存率

      中新网广州10月28日电 (记者 蔡敏婕)得了白血病就意味着得了绝症?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黄睿近日强调,白血病并不是绝症,这与影视作品中一贯传达出的信息大相径庭。“我们要对白血病有一个正确和客观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去管理它,治疗它。”黄睿表示,一旦患病,只要患者积极规范治疗,调整好心态,5年生存率将超过50%。...

    时间:10-28
  • 孩子的野外生存教育,不同国家是如何做的?

      编者按:最近,“空难40天后4名儿童在丛林被发现幸存”的新闻引发世界关注,在国内的社交软件上也引起不少的讨论。4名儿童,最小的只有1岁,最大的刚刚13岁,竟然在危机重重的亚马逊丛林中整整生存了40天!人们称赞这些孩子为“生存的榜样”,许多网友还在评论区感慨“如果是我家...

    时间:07-11
  • 复苏挑战下,小微经营者生存境况如何?

      小微企业数量占中国市场主体的90%,是消费复苏的温度计与晴雨表,也是涵养就业、创造经济活力的生力军。过去三年,中国小微企业虽然面临着巨大的经营挑战,但是韧性犹在,生机犹存。  6月26日,在2023年度小微观察论坛上,网商银行联合央视财经频道发起小微观察站,发布2023年小微经济八大新亮点。  北京大...

    时间:06-27
  • 复苏挑战下,小微经营者生存境况如何?

      小微企业数量占中国市场主体的90%,是消费复苏的温度计与晴雨表,也是涵养就业、创造经济活力的生力军。过去三年,中国小微企业虽然面临着巨大的经营挑战,但是韧性犹在,生机犹存。  6月26日,在2023年度小微观察论坛上,网商银行联合央视财经频道发起小微观察站,发布2023年小微经济八大新亮点。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企业...

    时间:06-27
  • 治疗晚期肺癌新选择:肿瘤电场联合免疫治疗提升近8个月生存期

      中新网广州6月18日电 (记者 蔡敏婕)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类型,约70%的非小细胞肺癌在初步诊断时为局部晚期或转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肺癌首席专家张力近日表示,肿瘤电场治疗可以为晚期肺癌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  作为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肺癌每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所有...

    时间:06-18
  • 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提高 专家:关注心理健康等层面诉求

      中新网6月13日电(记者 张尼)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大约新增乳腺癌患者42万人,且近年来年发病率每年递增3%到4%。伴随药物研发进展,患者、特别是晚期患者的生存期正在延长。在业内专家看来,乳腺癌已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如何改善患者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也应成为治疗过程中关注的重点。  日前,由第一三共举办的“优赫新生,共赴未...

    时间:06-13
  • 上游供大于求,下游需求不振 被夹击的钢贸企业如何生存

      作者:吴绵强  在钢材行业做了20余年的邢伟伟说最近感觉“好累”,国内钢材市场价值持续下行,让他有些焦虑。  邢伟伟是上海邦昆实业有限公司合伙人,公司主营螺纹钢以及小五金系列钢材,为综合性的工程项目工地配送钢材。他说,往年公司的年销售钢材达5万多吨,销售额达2亿多元,但今年的情况让他乐观不起来,“按照今年一季度以来的...

    时间:05-18
  • 民营博物馆生存现状:总体缺钱,渴望优化创收模式

      作者:马纪朝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往前的十余天,一则“博物馆馆长被区长推倒”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博物馆界之外的人更多的关注点是“区长是不是动手了”,而行业里的人则更关注事件背后折射出的国内民营博物馆的生存状态。  民营博物馆赚钱有多难?记者调查发现,创收渠道的缺失,以及...

    时间:05-18
  • 如何延长卵巢癌患者生存期?专家:推广维持治疗、提升维持治疗规范化水平

      中新网上海5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卵巢癌被称为“妇癌之王”,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中国抗癌协会卵巢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吴小华教授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手术+化疗+维持治疗’这一规范化的卵巢癌治疗模式需得到更多推广,医务工作者,尤其是基...

    时间:05-15
  • 专家:晚期乳腺癌是提升患者五年生存率的一个重要挑战

      中新网上海5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快速增长。  “晚期乳腺癌是提升乳腺癌患者整体五年生存率的重要挑战之一,值得高度重视。”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教授10日对记者表示:”在中国每年有42万名...

    时间:05-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