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假靳东”诈骗事件为何屡发生?演员靳东回应

2023-11-10 01:22:16

来源:扬子晚报

  “假靳东”诈骗事件为何屡发生?

  真靳东发声:社交网络管理混乱,也要思考中老年人情感满足需求

  11月8日,演员靳东微博发文称,收到数十位朋友发来的关于“假靳东事件”的报道信息。“假靳东”屡屡行骗得手,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反思。心理专家表示,这与中老年人的认知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有关,需要多关注其精神需求。

  靳东回应“假靳东事件”

  靳东在文中提及,“不禁想问,这些年网络平台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生活、工作上的便利、信息沟通、交流上的方便、经济上的收入、资源共享,思维上的改变等等,好处多多,但带来的负面的问题呢?炮制流量、吸引眼球、真假难辨的碎片化信息,错综复杂满天飞的谣言,毫无实质内容的视频输出艳俗内容,垄断行业等等,无人问津。”

  靳东表示,网络平台带来许多负面问题,任何进步都不应以牺牲一个国家的优良品质、传统、根基为代价。这不仅是一个个人问题,也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问题,是起码要守住我们的底线的问题,是一个事关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

  此前,靳东以风度翩翩的形象走红。2022年热播的现实主义法治题材电视剧《底线》中,靳东曾饰演一个既严肃又风趣的基层法官:他在一桩桩案件中维护公平正义又不失温暖;和一群基层法院人以专业素养和高情商同老百姓沟通,接地气、办实事;同事之间志同道合又免不了“斗嘴”“拆台”。如此兼具正义和烟火气的法官,又一时间颇圈粉。

  影视形象深入人心的同时,却令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10月27日,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王某等人提起公诉,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以王某为首的犯罪团伙自2022年5月至今年6月间,共诈骗张阿姨等多名被害人30余万元。

  据了解,张阿姨是演员靳东的忠实粉丝,闲暇之余喜欢在短视频平台发布有关靳东的照片或视频。2021年10月,张阿姨被拉入了一个名为“靳东明星”的粉丝群。从2022年2月开始,张阿姨就在群里不断给一个名字为“靳东”的用户充值打赏,不久后,“靳东”以谈恋爱的名义加上张阿姨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对方发了很多含有“我会娶你”“我想你了”等字眼的信息,而张阿姨也在对方的一声声甜言蜜语中逐渐沦陷,直到案发,张阿姨都不相信对方是骗子。

  中老年女性为何屡中招?

  “假靳东”骗局曝光后,靳东工作室第一时间发布声明,称靳东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未开设账号,涉事账号是假冒,已涉嫌侵犯靳东肖像权、姓名权,工作室将通过法律途径追责。随后,抖音公告展示已将部分涉及“假靳东”的账号封禁。靳东理智剖析道:“首先让我看到的是社交网络管理的混乱,也让我们必须要思考中老年人的情感满足与社会规则之间的平衡。”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江苏·南京12355心理专家智库成员、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思政高级讲师韩宁告诉记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的记忆力衰退、求知欲也会降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认知水平也会跟不上时代发展,所以会出现被骗的事情。其实老年人不只被“假靳东”骗,可能其他人也会骗到老年人。

  最需要关注的是,老年人的信任感缺失,或者是具有一定孤独感,他才会去相信他愿意相信的,弥补年轻的时候没能做到的事情。面对趁虚而入的“假靳东”们,就会产生崇拜心理。此外,老年人对于网络信息还有一种害怕错过的心理,也导致其被骗。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编民生“假政策”误导公众 造AI“伪新闻”触碰底线——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3年10月辟谣榜综述

      近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对10月网络谣言进行了梳理分析。当月网上数据监测和网民举报显示,臆测编造民生政策、利用AI虚构案事件、借社会热点造谣炒作等传谣现象较为突出,部分谣言性质恶劣,扰乱社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相关账号已受到依法处置。  编造民生政策谣言误导公众。10月,有自媒体利用网民...

    时间:11-09
  • 中国残联:守住了残疾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中新社北京7月14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残联副主席、副理事长程凯14日在七部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会上表示,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级乡村振兴部门和残联的全力推动,广大农村残疾人基本医疗和康复服务、社会保障、特殊教育、稳岗就业、产业增收等保障和服务水平...

    时间:07-14
  • 【权威部门话开局】严守资源安全底线 建设美丽中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7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负责人介绍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有关情况。  自然资源部表示,截至目前,国家部署实施了51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统筹各类生态要素,以流域为主要单元,实施系统治理...

    时间:07-12
  • 住房城乡建设部明确城市更新底线要求 “留改拆”并举

      央视网消息:为扎实有序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住房城乡建设部昨天(7月7日)表示,各地应将城市体检作为城市更新的前提,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明确城市更新底线要求,防止大拆大建。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各地要建立城市体检机制,从住房到小区、社区、街区、城区,查找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把城市体检发现的问...

    时间:07-08
  • 中国证监会首席律师:私募条例即将发布 划定行业监管底线

      中新社青岛7月8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证监会首席律师焦津洪8日出席第九届“青岛·中国财富论坛”时透露,各方关注的《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已于2023年6月16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近期即将发布。  焦津洪说,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十年磨一剑”,将私募投资基金业务活动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进行监管...

    时间:07-08
  • 住建部:明确城市更新底线要求 坚持“留改拆”并举

      中新网7月7日电 据住建部网站7日消息,住建部近日发布《关于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城市更新底线要求,坚持“留改拆”并举、以保留利用提升为主,鼓励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防止大拆大建。  据悉,住建部组织试点城市先行先试,全国各地积极探索推进,城市...

    时间:07-07
  • 贵州努力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

      梵净山上,层峦叠嶂,云海翻涌,四方游客争相打卡;赤水河畔,水清岸秀,瓜果飘香,沿河群众以“绿”生财;苗岭深处,山林如海,点绿成金,林下经济创新拓展……  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即将举办,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外国政要、...

    时间:07-07
  • 董煜:要加快数字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也要守好数据安全底线

      中新网北京6月30日电 (中新财经 宫宏宇) “人工智能是进击的巨人,但我们现在还不用太害怕它。在当前阶段,我们这一代人一方面要鼓励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时也要通过法律等手段去筑起围墙,将来从人工智能手中保护人类。”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在29日举办的2023中新财经年中会“数字新生态”主题论坛上表示。...

    时间:06-30
  • 辽宁:推进环境污染防治 守住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底线

      中新网沈阳6月20日电 (记者 韩宏)截至5月底,辽宁省重污染天气比率为0.8%,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辽宁省政府新闻办20日召开“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5场),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陶宝库在发布会上表示,辽宁深入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PM2.5和臭氧协同防治及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实...

    时间:06-20
  • 直播PK成“拼命秀” 专家:让丧失底线的主播彻底退出流量池

      直播PK成骂战秀艳舞秀拼命秀 主播PK过量饮酒致死 专家称   让丧失底线的主播彻底退出流量池  □ 本报记者 孙天骄  直播台上,9个空啤酒瓶和一个一斤装的空白酒瓶还摆在那里;直播台下,喝酒的人已彻底倒下……近日,一名为“中原黄哥”的主播与另一名主播进行了直播PK,败北后一口气喝下一瓶白酒...

    时间:06-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