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今年冬季,欧洲还会“缺气”吗?

2023-11-07 04:43:5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环球热点

  路透社近日报道称,欧洲国家即将进入第二个缺少俄罗斯天然气的冬季。欧盟委员会10月下旬发布的一份报告表示,欧盟预计,其今年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总量将降至400亿到450亿立方米。2021年,俄乌冲突爆发前,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总量为1550亿立方米。

  储备相对充足 气价仍不稳定

  今年以来,为避免在冬季再次陷入“气荒”困境,欧洲多国早早启动了天然气采购计划。欧盟要求成员国今年的天然气储存水平须达90%,严格保障冬季供应。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的最新数据,欧盟各地天然气储存设施已被装满99%,为各国在今冬应对潜在的供应冲击提供了缓冲。

  “欧盟不断加大天然气进口以及储运方面的投入,推动能源供应多元化。通过诸多努力,相比去年,欧盟今年面临的能源短缺现象已有较大程度缓解。目前看来,在今年冬天采暖季到来之前,欧洲天然气储备较为充足。不过,受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仍有可能出现剧烈波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孙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市场恐慌情绪骤增,全球天然气价格猛涨。2022年8月,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飙升至近350欧元/兆瓦时。今年以来,欧洲天然气价格有所回落。然而,10月中旬,受巴以冲突影响,欧洲天然气价格再度飙涨至今年3月以来最高。

  路透社引述分析人士观点称,尽管去年天然气价格创纪录的一幕不太可能重演,但全球天然气市场依然处于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在天气寒冷或供应进一步趋紧的情况下,天然气价格仍有可能上涨。

  《布鲁塞尔时报》也指出,尽管需求降低,且储存量接近饱和,但欧洲的天然气价格仍处于高位。这加剧了人们的担忧:在今年冬季来临之前,天然气价格是否会再次飙升?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刘明礼向本报分析称,在欧洲能源消费和发电结构中,天然气占据重要地位。“天然气被广泛用于供暖、发电、工业生产等领域,直接关系欧洲的民生保障经济发展。2022年,受俄乌冲突影响,欧洲陷入能源危机。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第一个冬季,能否保障供暖成为欧洲民众的主要关切,也是欧洲国家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今,欧洲能源供应结构调整给欧洲国家经济带来持续影响,如天然气进口成本上升导致欧洲企业运营压力增大、欧洲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以及通胀高企等。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第二个冬季,这些因‘气’产生的中长期问题将成为欧洲国家面临的新挑战。”刘明礼说。

  地缘风险加剧 供应面临变数

  据外媒报道,为替代俄罗斯天然气,欧盟国家扩大了从其他供应方进口天然气的规模,同时减少了天然气使用量。目前,挪威已经取代俄罗斯,成为欧盟最大的管道天然气供应国。与此同时,液化天然气进口大幅增长,其中来自美国的供应最多。

  然而,在英国《金融时报》看来,“即使天然气储存已满,也不意味着一切都好”。该报引述专家分析称,与此前可靠的管道天然气相比,如今的欧洲能源供应以液化天然气为主,更易受到海外产能、运输环节及码头终端的影响。以法国为例,其与美国的天然气交易通过大型液化天然气船,横穿大西洋经由勒阿弗尔港抵达法国本土,对海运和码头终端的依赖性较高。

  “俄乌冲突后,欧洲从美国进口大量液化天然气,推高了美国天然气价格。如今,随着美国2024年大选临近,拜登政府为了获得选民支持,可能通过暂缓液化天然气出口欧洲来稳定国内天然气价格,这将给欧洲天然气供应造成影响。”孙霞分析称,除了美国之外,欧洲其他的天然气供应方,如伊朗、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也因外部制裁或国内局势动荡而在向欧供气方面存在变数。

  此外,近段时间,巴以冲突持续升级,让欧洲再度绷紧“能源安全神经”。埃及政府10月29日发布的一份声明表示,埃及的天然气进口量急转为零。分析指出,这或许与10月上旬以色列政府出于安全考虑而关闭一座海上天然气田有关。此前,埃及从以色列进口天然气,然后将其中一部分作为液化天然气出口到欧洲。数据显示,该天然气田关闭后,以色列对埃及的天然气出口下降约20%。业内人士认为,一旦埃及无法从以色列进口往常数量的天然气,就可能导致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减少甚至无法出口,这最终将导致可供欧洲使用的天然气减少。

  “巴以冲突给东地中海地区以及欧洲的能源供应造成威胁。以色列和约旦的管道基础设施与加沙距离不远,如果这些基础设施遭到袭击,就会影响天然气的输送与供应。”孙霞说。

  刘明礼认为,天气因素也是关系欧洲今冬会否“缺气”的一个变量。“去年,欧洲度过了一个暖冬,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能源紧张的状况。今年冬季,如果欧洲气温下降明显,那么供暖能否得到有效保障就面临未知。”刘明礼说。

  转型遭遇阻力 危机尚未结束

  据《金融时报》报道,由于担心巴以冲突和输气管道遭到破坏可能再次推高价格,欧盟正在考虑是否延长今年2月出台的紧急天然气价格上限。同时,德国等国呼吁更多关注可再生能源。

  此外,欧洲国家还在加紧开展能源外交。10月29日至31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访问尼日利亚和加纳。美联社称,这是舒尔茨今年第二次非洲之行,如此频繁地出访非洲是因为德国希望“使其贸易伙伴多样化,并扩大与能源丰富地区的经济伙伴关系”。尼日利亚拥有非洲最大的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在俄罗斯减少天然气供应后,尼日利亚的天然气是满足欧洲需求的重要选择之一。

  根据欧盟委员会此前设立的目标,欧盟将在2027年之前摆脱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赖。

  “目前看来,欧盟仍在坚定地推进能源‘去俄罗斯化’,希望能够迎来一个没有俄罗斯天然气的冬天。但在当前形势下,欧盟实际上还没有找到彻底摆脱俄罗斯能源供应的解决办法。”孙霞分析称。

  刘明礼指出,欧洲国家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来解决天然气等能源的供应问题:一是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寻找新的能源供应方;二是大力加速能源转型,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但是目前,欧洲能源转型进度有限且面临多重阻力。受经济状况及区域协调等因素限制,欧盟很难为能源转型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此外,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危机也打乱了欧洲能源转型的步伐。为了应对去年的能源危机,欧洲多国重启煤炭发电,导致能源转型不进反退。总体而言,欧洲绿色能源发展尚未达到预期。”刘明礼说。

  欧洲燃气协会主席荻迪埃·奥洛警告称:“欧洲的能源危机、特别是天然气危机远未结束。”“天然气世界”网站称,欧洲“熬”过了2022年冬天,并在过去一段时间获得喘息机会,但目前的情形要归功于“异常温和”的冬季,而非政策成功。荻迪埃·奥洛认为,中长期来看,天然气高价格和潜在的短缺风险将至少持续4个冬天。

  标普全球认为,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已被重塑。欧洲与亚洲将面临更大规模的液化天然气供应争夺。任何市场主体都应当对不确定性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对欧洲来说,在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以及供应不足的风险之下,天然气仍将是一个棘手问题。”孙霞说。(本报记者 严瑜 徐令缘)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50% 这一历史性变化意味着什么?

      (经济观察)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50% 这一历史性变化意味着什么?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电 题: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50% 这一历史性变化意味着什么?  中新社记者    刘文文  中国能源领域迎来历史性变化。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杨荫凯11日表示,当前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

    时间:06-12
  • 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50%

      中新网上海6月12日电 (谢梦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杨荫凯在首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举行期间,于上海表示,当前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9%,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杨荫凯在11日举行的博览会开幕式上说,近三年来,中国的“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通过强化政策设计,中国制定了...

    时间:06-12
  • 国家能源局: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将达25%

    原标题:国家能源局:203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将达25%今天(6月2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对外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入全面启动和加速推进的重要阶段。新型电力系统是以高比例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主要任务,确保能源电力安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电力需求。《蓝皮书》指出,我...

    时间:06-03
  •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首超50%

      本报北京5月7日电 (记者丁怡婷)内蒙古鄂尔多斯,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正忙;福建福清,“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海南文昌海域,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完成海上安装……今年以来,一批非化石能源项目加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的...

    时间:05-08
  • 截至3月底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首超50%

      截至3月底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首超50%(新数据 新看点)  本报北京5月7日电 (记者丁怡婷)内蒙古鄂尔多斯,全球最大规模“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正忙;福建福清,“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海南文昌海域,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完成海上安装……今年以来,一批非化石能源项目...

    时间:05-08
  • 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超50% “双碳”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央视网消息:今天(4月27日),记者从首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上了解到,至一季度末,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首次超过50%,达到50.5%,标志着电力行业“双碳”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截至3月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26.2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3.3亿千瓦,同比增长15.9%,占总装...

    时间:04-27
  • 数读年度能源消费:煤增气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升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进口国,要在2022年剧烈动荡的能源市场统筹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并非易事。国家统计局2月2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披露了去年国内能源生产与消费的主要数据,澎湃新闻对此进行...

    时间:03-01
  •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包献华:加快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

      中新网鄂尔多斯2月27日电 (记者 李爱平)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包献华27日在此间表示,内蒙古将紧跟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加快推动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  包献华是在当天举行的“鄂尔多斯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暨研讨会”上作出这一表述的。  包献华说,截至2022年底,内蒙古建成煤制油企业3家,产能占...

    时间:02-27
  • 海外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 A股板块指数开年涨逾5%

      本报记者 赵子强  见习记者 刘 慧  今年以来,海外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截至2月7日18时,NYMEX天然气期货报2.50美元/百万英热,年内跌幅达43.57%,跌至近22个月来低价;荷兰TTF天然气期货报57.70欧元/兆瓦时,年内跌幅24.40%。  同期,A股天然气板块指数上涨5.47%。去年由于海外天然气价格的高企导致我国消费量增速创出近20年新低...

    时间:02-08
  • 广东: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32%以上

      中新网2月7日电 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7日发布《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提出,“十四五”期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全社会能源资源利用和碳排放效率持续提升。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32%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

    时间:02-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