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环境整治解民忧 京城老胡同“颜值”提升

2023-07-12 14:26: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徐婧 杜燕) “最大的变化是垃圾桶站没了,以前一到夏天又臭又脏乱,现在每家都在分类后把垃圾放在院门口,不一会儿就被收走了。”提起家门口的变化,家住北京市东城区内务部街的陈老先生欣慰地说。

图为内务部街停车场。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7月11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东城区内务部街。记者获悉,内务部街先后经历了两轮环境整治提升,治理了私搭乱建、违规“开墙打洞”、便民服务设施欠缺、架空线凌乱、停车秩序混乱等问题,街巷环境全面提升。

图为内务部街。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内务部街东起朝阳门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南邻史家胡同,北有支巷通本司胡同,全长727米,宽7米,不仅承担着沿线1700多位居民日常生活出行,还是胡同内北京第二中学同学和教职员工上下学的必经之路。

  胡同里干净整洁却看不到一处垃圾桶,这是怎样做到的?朝阳门街道办事处主任高洪雷介绍,垃圾分类开始以来,内务部街与街道其他平房区胡同一起,推行“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的巡回收运模式,通过“全面撤桶、巡回收运、分类投放、互相监督”的“不落地”分类收运,进一步改善整体人居环境。

  实施“垃圾不落地”后,胡同内不设垃圾桶站,环卫工人的垃圾车每天按照固定的时间点到各家各户门口收垃圾,居民听到环卫工人吹出的哨声,自行出来将垃圾分类倒入垃圾车内。同时,街道还引入了小型洗地、吸尘设备,安排作业人员增加洒水降尘、吸尘、冲洗和路面保洁频次,增加对居民垃圾、大件渣土、低值可回收物的清运力度,减少二次污染。

  除了垃圾清运,车辆占道也曾是这条胡同面临的难题之一。曾经的内务部街,被沿街见缝插针的违法建设、违规“开墙打洞”门脸挤占得宽窄不一,沿途一半道路停满了居民私家车,仅剩的一半道路还要承受上学放学的通行压力。“停车场建好后,胡同不挤了,邻里间的纠纷也少了。”陈老先生说。

图为内务部街27号院。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一边是胡同安全和出行需要,一边是居民停车的合理刚需,多重需求让这条600多年的老胡同承担,显然不现实。”东城区城管委停车管理科科长郭风林说,对此,该委重新审视胡同的功能定位,与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大力推进“胡同不停车”,将街巷环境提升与停车、便民设施设置相结合,与街巷道路空间整治效果相统一,改善胡同环境秩序,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经过前期摸排,胡同的停车需求约为百余辆。为了给这些车辆寻找“新家”,东城区将紧邻东四南大街、位于干面胡同西口的平面停车场进行“平改立”,命名为“内务部街停车场”。停车场内有两栋立体停车楼,均为上下两层,呈南北走向,与东四南大街平行。今年6月,伴随着立体停车场的投用,内务部街成为东城区第44条不停车胡同。

  停车场管理人员介绍,停车楼采用的是双层升降横移式停车设备,顶层载车板可上下升降,底层载车板只做左右横移。例如,如果车主的车停在第二层,取车时管理人员会将底层对应车位通过横移让出空位,这样第二层车位可以直接下降到底层,车主就能完成取车环节,整个过程不会超过半分钟。

  目前,内务部街有75辆车入驻了停车场,剩余的30多辆车则停在了朝阳门南小街的道路停车位,整条胡同最终实现了“不停车”。

  环境改善的同时,居民的生活也更加“有滋有味”。11日上午,舞蹈队的居民们正在内务部街27号院室内排练。据介绍,这里原是一处单位办公场所,经过腾退搬迁,成功地转型为街道的社区文化生活馆,成为一处集艺术、文化、体育、创新生活方式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

  “端午节和邻居一起包粽子,送给胡同里的孤寡老人。”陈老先生说,自己常在家门口参与文化活动,“不仅自己开心,这些活动也让我们更多地关心他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大种群中华秋沙鸭在吉林安新家

      中新网吉林5月9日电(石洪宇 宋巍巍)记者9日从吉林红石林区获悉,目前已有50余只中华秋沙鸭来到当地繁殖,数量创有观测记录以来历史新高。  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全球濒危(EN)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历史,有鸟类“活化石”之称。中华秋沙鸭北归吉林后,天气转暖...

    时间:05-09
  • 武汉小伙直播自己动手装修新家 百万粉丝在线催更

      武汉晚报讯(记者范芃)“装修公司很多都没有按照国标来施工,而且潜规则也很多,我就想,能不能自己来做呢?”1996年出生的武汉小伙徐佳欣,站在自家门前,看着眼前的毛坯房,回想起与朋友聊天时对装修公司的吐槽:“货不对板”“质量堪忧”“好坑”……他决定从零开始,自己动手做装...

    时间:05-09
  • 重庆民心佳园夜市搬“新家”迎“五一”

      中新网重庆4月28日电 题:重庆民心佳园夜市搬“新家”迎“五一”  作者 黄维正  翻飞的锅铲,滋滋作响的铁板,孜然混合着麻辣的辛香,刺激着食客的味蕾,让忙碌一天的人们路过时胃口大开,不自觉地驻足停留。  “老板,来2串豆干、2串苕皮……”从北京慕名而来的游客陈先生一连点了多份烧烤。“最近山...

    时间:04-28
  • 激浊扬清 共建亿万网民新家园

      4月22日,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激浊扬清·共建亿万网民新家园”平行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本场平行论坛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光明网主办,腾讯公司承办。与会嘉宾围绕“坚持守正创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加强行业自律共筑清朗网络空间”“共建共治共享网上精神家园”等主题建言献策。  中...

    时间:04-23
  • 四川“4·20”芦山强烈地震十周年:废墟崛起新家园 产业蝶变谋新机

      中新网四川芦山4月20日电 题:四川“4·20”芦山强烈地震十周年:废墟崛起新家园 产业蝶变谋新机  记者 岳依桐 贺劭清  4月20日8时2分,“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广场再一次摆满了寄托哀思的鲜花,人们神情肃穆地站在黑色横幅前,缅怀逝者、致敬新生。纪念活动现场。 贺劭清 摄  十年前的这一刻,...

    时间:04-20
  • 湖北荆门一法院融入心理辅导 创新家事纠纷化解机制

      新华社武汉3月16日电(记者俞俭)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人民法院创新家事纠纷化解机制,在城区法庭探索“家事专业审判+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模式,延伸家事审判服务,邀请心理咨询师辅助化解家事纠纷,改善亲情关系,收到良好效果。  荆门市东宝区人民法院城区法庭近日在审理一起离异夫妻争夺婚生子抚养权案件...

    时间:03-16
  • 18只河南朱鹮抵达湖南“新家”

      中新社河南信阳12月14日电 (王宇)记者14日从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的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历时10小时900多公里,18只朱鹮乘坐专车顺利抵达...

    时间:1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