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倒挂控水法”能救溺水者?这些网上流传的说法靠谱吗

2023-07-06 02:15:08

来源:科技日报

  “倒挂控水法”能救溺水者、非承重墙可随意拆改……

  这些网上流传的说法靠谱吗

  ◎本报记者 陈 曦

  最近,我国北方遭遇高温“炙烤”,多地气温超过40摄氏度,同时南方多地遭遇“桑拿天”。伴随滚滚热浪而来的,还有一些不实言论:“倒挂控水法”能救溺水者、地震来了要躲进“生命三角区”、非承重墙可随意拆改、奶茶一滴都不能沾……这些流言不眠不休地在网络上传播,混淆我们的视听。

  今天,科技日报记者就对6月流言逐一进行盘点,帮您拨开迷雾、寻找真相。

  地震来了要躲进“生命三角区”?

  真相:应采取就近避震原则

  6月15日1时39分,上海市青浦区发生3.1级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地震是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因此如何在地震中避险自救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

  网上一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当地震来临时,倒塌物与坚固大型物体周边会形成三角空间(“生命三角区”),躲在这个区域会有较大的生存概率,很多人对此深信不疑。

  对此,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地震科普专家沈小七表示,尽管观察震后废墟,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些位置上确实存在类似的三角空间。但在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预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建筑或物品倒塌的方向,也就很难得知什么地方会有所谓的“生命三角区”。

  “生命三角区”是由一名叫库普的美国救灾人员提出的,他认为钻桌子等传统自救方法已经不适合在现代楼宇中生活的人们,垮塌的楼层结构会压坏避难用的桌子或床,只有躲在三角区才能活命。

  虽然“生命三角区”自救法已流传了十几年。但美国红十字会、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紧急服务办公室和地震专家都曾发文指出“生命三角区”的不合理性。中国应急管理部也曾做过辟谣说明。

  “实际上,在发生地震之后,国际公认最可靠的自救方法是‘伏地、遮挡、手抓牢’。”沈小七解释道,根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避险要点》,避震原则是:一旦发生地震,要保持镇静,不要慌乱,采取就近避震原则。在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内,应就近躲避。在不具有抗震能力的房屋内,如能即刻跑出室外应及时逃往空旷地带,小心坠物。在室内要选取有利的避震空间,如室内结实、不宜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或物体旁。要趴下、蹲下或坐下,尽量使身体的重心降低,保护头部、颈、眼睛和口鼻等重要部位。

  “倒挂控水法”能救溺水者?

  真相:会延误抢救时机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最近,网络平台上经常出现民众对溺水者进行急救的视频。在这些视频中,溺水者被倒挂在救人者的后背上,救人者通过奔跑、抖动身体等方式,帮助溺水者控出被吸入体内的水。这种被称为“倒挂控水”的方法受到不少人的追捧。

  对此,国家高级拓展培训师、中国探险协会探险领队李崇表示,“倒挂控水法”不可取。因为倒挂控出来的,是进入胃部和食道中的水,而对于溺水者来说,最致命的是吸入肺部的水。

  专家指出,如果肺里吸入了大量的水,留给肺泡进行氧气交换的空间就会缩小。时间久了,会导致人体血液中氧气不足,大脑受损,呼吸、心跳停止。“倒挂控水法”不仅无法排出肺内的水,还可能把胃里的食物弄进气管,进一步增加阻塞呼吸道的风险。

  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最佳时间为4分钟,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时间超过10分钟,即使病人被抢救过来,也可能出现脑死亡。“千万不要因使用错误的急救方式而错失急救黄金期。”李崇强调。

  李崇表示,要针对不同的溺水者,采取不同的急救方法。首先要迅速判断溺水者是否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如果溺水者有呼吸、心跳,那么在拨打120等待专业急救人员的同时,可以先清理溺水者口腔中的异物,令其保持侧卧姿势并做好保暖。如果溺水者已经没有呼吸、心跳,那么在清理完其口腔异物后,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非承重墙可随意拆改?

  真相:非承重墙也不能想拆就拆

  前不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某小区业主在装修过程中拆除承重墙,导致31层大楼的结构体系发生了变化,住宅楼的墙体出现了裂缝,200多名业主被疏散、无家可归。很多人看到这一新闻后,认为房内的承重墙是不能拆的,但非承重墙则可以随便拆,不会对建筑物的结构产生影响。

  对此,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主任工程师李进军表示,随意拆除非承重墙也是有安全隐患的,并不是想拆就可以拆。

  承重墙是指支撑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它被拆除后,其余建筑结构就要分担受力,产生安全隐患。而非承重墙是指不支撑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只起到将一个房间和另一个房间隔开的作用,在施工图上为中空墙。

  “对于正常房屋,从承重和抗震角度来说,绝大多数非承重墙是能被拆改的。不过,有的房屋,原本将屋内的部分墙体设计为非承重墙,但由于施工不当或者超载等原因,使得原本不应承重的非承重墙变成了承重墙,拆除这类墙体时要格外小心。”李进军提醒道。

  此外,若随意拆除非承重墙,还可能导致水、暖、电路等也要随之改动,所以设计的时候应该考虑全面。想拆墙的话,一定要先找物业。物业公司保存有楼宇的建筑设计图纸,图纸上对于承重墙、非承重墙标注得十分清楚。

  根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未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活动中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的,或者擅自改变住宅外立面、在非承重外墙上开门、窗的,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城市规划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处罚。

  奶茶一滴都不能沾?

  真相:偶尔少量饮用风险可控

  炎炎夏日,很多年轻人称要靠冰奶茶“续命”。不过,最近的一则消息则让人们不敢再买这一饮品。该文通过论证奶茶中反式脂肪酸“爆表”,直指奶茶严重损害年轻人的身体,要滴“茶”不沾。

  对此,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浩表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建议,人体反式脂肪酸的供能比若低于1%,基本不会对健康产生明显危害。

  不光奶茶里有反式脂肪酸,部分氢化的植物油也可产生反式脂肪酸,如氢化油脂、人造黄油、起酥油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此外,某些天然食品也含有反式脂肪酸,如牛、羊等的肉、脂肪、乳和乳制品。

  相关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摄入量过多时,会让对身体健康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增多,使对身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减少,进而增加罹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风险。

  “不过,说到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还是要看究竟吃了多少。”王浩表示,调查显示我国男性和女性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均为0.2%,像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居民的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为0.3%。也就是说,多数人日常反式脂肪的摄入量都不会超过建议标准,偶尔摄入少量奶茶,健康风险是可控的,不用太过担心。

  “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危害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关键是要控制量。”王浩表示,“奶茶虽然好喝,但要控制饮用频率和饮用量,不建议经常喝,但也不必谈‘奶茶’色变。”(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1杯奶茶87条数据”,小微消费场景不能成信息保护死角

      买一杯奶茶,钱不多、事不大,但反映出的某些场景下消费痕迹、信息安全处于保护真空的问题,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如何在海量个人信息中剥离敏感信息、利用好其他可用信息,对信息产业的发展、平衡技术和信息的应用与用户权益之间的关系、改善百姓生活和消费体验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澎湃新闻...

    时间:06-20
  • 电子烟售卖乱象调查:“奶茶杯”等热卖 未成年人可轻易买到

      “三无”电子烟,青少年线上线下轻易买到  记者调查电子烟售卖乱象  近日,市面上又出现了大量以“奶茶杯”“可乐罐”为代表,造型可爱多样、口味种类繁多的电子烟产品,一些未成年人对此趋之若鹜。不少家长吐槽:很多电子烟产品外包装无详细中文说明、无生产厂家等信息,更没有生产许可证,是不折不扣的...

    时间:06-19
  • 电子烟售卖乱象调查:“奶茶杯”等热卖 未成年人可轻易买到

      “三无”电子烟,青少年线上线下轻易买到  记者调查电子烟售卖乱象  近日,市面上又出现了大量以“奶茶杯”“可乐罐”为代表,造型可爱多样、口味种类繁多的电子烟产品,一些未成年人对此趋之若鹜。不少家长吐槽:很多电子烟产品外包装无详细中文说明、无生产厂家等信息,更没有生产许可证,是不折不扣的“三无”产品。  这些“...

    时间:06-19
  • 哈尔滨市松北区一租户“私拆承重墙” 房屋结构安全鉴定与修复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中新网哈尔滨6月11日电 (记者 刘锡菊)11日,记者从哈尔滨市松北区人民政府了解到,利民学苑小区“私拆承重墙事件”调查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等9名国家权威专家组成专家组,就房屋结构安全鉴定与修复方案进行专题论证,形成专家组意见,认为检测、监测、鉴定及修复方案编制等技术工作程序合理,内容全面,分析...

    时间:06-11
  • 当奶茶碰到音乐,古茗在合肥开始玩“潮”了

      今年五一小长假催热强劲消费,新茶饮行业也迎来爆发式增长,据古茗茶饮数据显示,古茗全国门店在五一期间的总销量超过2100万杯,接待消费者超千万人,其中安徽区域的古茗门店同样表现不俗,在全国销量增幅的城市排名中位居前列。  “目前古茗在安徽省的门店数已经接近440家,主要在合肥、芜湖、阜阳、滁州、安庆等城市,我们希望可以...

    时间:05-09
  • 网红“竹筒奶茶”被爆有霉斑 探访:卫生确实堪忧

      网红“竹筒奶茶”被爆有霉斑  记者探访:没那么严重,但卫生状况确实堪忧   近日,有读者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爆料,称其在扬州市东关街旅游时购买的网红“竹筒奶茶”竹筒内有霉斑,感觉很不卫生,希望记者关注。  时值旅游旺季,扬州市东关街游客络绎不绝,不少人手中拿着“竹筒杯”。在东关街内部,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一家“竹筒奶...

    时间:04-23
  • 网红“竹筒奶茶”被爆有霉斑 探访:卫生确实堪忧

      网红“竹筒奶茶”被爆有霉斑  记者探访:没那么严重,但卫生状况确实堪忧   近日,有读者向扬子晚报/紫牛新闻爆料,称其在扬州市东关街旅游时购买的网红“竹筒奶茶”竹筒内有霉斑,感觉很不卫生,希望记者关注。  时值旅游旺季,扬州市东关街游客络绎不绝,不少人手中拿着“竹筒杯”。在东关街内部,隔一段...

    时间:04-23
  • 竹筒奶茶用霉变竹筒?杭州涉事奶茶店已停业

      “竹筒奶茶”是此刻奶茶界最新网红,在全国多地爆红。4月10日有媒体报道,在杭州某景区,有网友发现某奶茶店用霉变竹筒,简单清洗后回收装奶茶卖给顾客,而且洗刷竹筒的也不是流动水,清洗环境很脏。  据@临平发布 消息,4月10日下午,网友通过视频平台反映,塘栖景区某奶茶店存在食品卫生问题。获悉相关视频内容后,区市场监管局迅速开展...

    时间:04-12
  • “竹筒奶茶”3.6亿次播放量背后

      “竹筒奶茶” 3.6亿次播放量背后  游客说“适合打卡”,专家称“昙花一现”  这个春天,似乎全国各地的潮流人士都捧起了“竹筒”。竹筒里装的不是饭,而是冒着奶油尖尖的特色奶茶,筒身上还有“苏州”“南京”“成都”等字样。不少景区,手捧竹筒奶茶的打卡照,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刷屏。而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竹筒奶茶”关键词...

    时间:04-12
  • 杭州塘栖景区某奶茶店存在食品卫生问题?官方通报

      中新网4月11日电 据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4月10日下午,网友通过视频平台反映,塘栖景区某奶茶店存在食品卫生问题。获悉相关视频内容后,临平区市场监管局迅速开展实地调查,目前已立案,涉事奶茶店已停业,后续调查情况将及时向社会公布。图片来源: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

    时间:04-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