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6岁男孩因“食脑虫”引发脑膜炎 如何预防感染

2023-07-05 04:59:08

来源:科技日报

  6岁男孩因“食脑虫”引发脑膜炎,专家表示——

  “食脑虫”感染率很低,牢记三点就能有效预防

  ◎本报记者 陈 曦

  最近贵州的苗女士在网上持续记录自己的孩子小丁(化名)生病就医的经历。根据苗女士所发信息,她6岁多的儿子小丁去海南旅游回家后出现发烧症状,发烧10余日不见好转,辗转到几家医院就医,最终孩子确诊为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感染而引发的脑膜炎。苗女士的经历让一些计划暑假带孩子去海边休闲度假的家长们感到不安。

  天津大学泰达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一旻表示,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为阿米巴原虫的一种,虽然阿米巴原虫(俗称“食脑虫”)引发脑炎致死率较高,但发病罕见。成人和儿童在游玩中做好防护,一般就不会被感染。

  “食脑虫”并非吃人脑

  “‘食脑虫’这个名字听着挺吓人,但其实它并不会吃人的大脑。‘食脑虫’会破坏脑组织引发感染,导致急性出血性脑膜炎,甚至最终可能导致死亡。”王一旻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除了感染小丁的罪魁祸首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外,还有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和棘阿米巴原虫,它们是目前已知的3种可以引起严重脑部感染的阿米巴原虫。

  据了解,阿米巴原虫属于单细胞生物,通常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温暖的淡水、土壤或腐败的有机物中。阿米巴原虫可以通过人体鼻腔、呼吸道进入人体,也可能通过人体皮肤的切口、溃疡或其他开放性损伤进入人体。此次据小丁妈妈回忆,可能是由于孩子在海边玩水玩沙导致的感染。

  阿米巴原虫侵入人体中枢神经后会迅速繁殖,然后沿着脑膜向脑中心部位播散,引起化脓性脑膜脑炎、血管出血和脑实质坏死。由于阿米巴原虫在自然界以吃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为生,它们的体内经常寄生着许多细菌,因此还有可能把细菌带入大脑,引起细菌性炎症。

  “由阿米巴原虫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分为两大类: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和亚急性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王一旻解释,前者的患者会出现高热、严重头痛、畏光、恶心、呕吐、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和精神状态改变等症状。“这种脑炎发病极快且极其凶险,从出现症状到死亡的平均时间为5.3天。”

  相比而言,亚急性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病程更长。症状一开始可能很轻,然后是持续数周或数月的症状加重,从头痛、低热、视力障碍慢慢发展为颅内压异常、癫痫发作、意识丧失、昏迷和死亡。该病从感染到死亡的时间中位数为24天。

  如何预防“食脑虫”感染

  “被‘食脑虫’感染很罕见,全球报告的总病例数不超千例,国内保守估计只有几十例。”王一旻坦言,自己从医20多年,只在教科书上看到过这种病例,在临床上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患者。

  “一旦脑部被‘食脑虫’感染,总体预后很差,死亡率高。”王一旻说。

  目前没有治疗被“食脑虫”感染的特效药,也没有相关疫苗。首选治疗方案也都是基于以往的治疗经验总结出来的,治疗药物包括喷他脒、磺胺嘧啶、米替福新、四环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苯达唑、氟康唑和氟胞嘧啶等。并且所有成功治疗案例均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药物治疗,且成功治疗的患者数目非常有限。

  王一旻强调,虽然较难治愈,但大家也无须过度恐慌。在日常多加防范,就不会被“食脑虫”感染。

  首先,“食脑虫”的感染率很低。以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为例,研究发现其暴露发生率很高,但感染发生风险每百万次接触只有2.6例。人体自身免疫力可以抵御阿米巴原虫的感染。

  其次,不要在野外温暖的死水里玩,特别是在身体有开放性伤口的时候;在淡水、温泉和其他未经处理的热水体中游泳时,保持头部在水面以上;避免潜水和跳入停滞的淡水中,不要挖掘或搅动水体底部沉积的腐败物。

  此外,如果身体出现相关症状,例如头痛、发热、呕吐、嗜睡等,一定要及时就医。“从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原虫感染的发病病程上来看,几乎所有的文献都表明感染的最初表现是局部的皮损症状。”王一旻表示,如果能够在皮损阶段就进行诊断,基本可以治愈。(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七成亚洲杯夺冠班底!中国女足世界杯前景几何?

      中新网北京7月5日(记者 卞立群)5日,中国女足世界杯名单终于正式出炉。  整体来看,这份名单没有什么意外,吴海燕和古雅沙两名老将回归,王霜、张琳艳等6名留洋球员加持。阵中七成球员为亚洲杯夺冠班底,年龄结构也较为合理。  距离女足世界杯开幕还有2周多的时间,中国女足进入到备战最后冲刺阶段。中...

    时间:07-05
  • 外交部: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

      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7月5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中方有关部门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进行提问。  汪文斌:中国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昨天我的同事也已经就相关问题作出了回应,大家可以查阅。  我愿重申,镓、锗相关物...

    时间:07-05
  • “男孩被逼吃粪便”后续:警方称欺凌者未满14周岁

      中新网北京7月5日电(韦香惠 实习生 王祎昕) 近日,山西介休一男孩被逼吃粪便事件引起多方关注。据当地通报,涉事双方家长已经达成和解。另据媒体报道,被欺凌男孩家属获赔4.5万元。  7月5日,中新网联系介休警方,工作人员表示,三名实施欺凌者未满14周岁,目前事情还在处理当中,若有新进展会进行通报。  ...

    时间:07-05
  • 绍兴警方侦破利用ChatGPT技术团伙制作虚假视频案

      中新网7月5日电 据浙江绍兴市公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浙江绍兴上虞区公安分局对“网络水军”发布虚假视频获利行为开展收网打击,摧毁一利用ChatGPT制作虚假视频的造谣团伙,该案系浙江首例团伙制作虚假视频案件。图片来源:浙江绍兴市公安局微信公众号  6月2日,上虞警方在网上巡查时发现,用户名为“...

    时间:07-05
  • 中消协:溢价高、功能鸡肋,养老辅具不“适老”

      中新网7月5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近年来,能够精准对接老年人护理需求、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的养老辅具逐渐“走红”。但我国的养老辅具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种类数量相对匮乏,同质化竞争严重,相关标准、技术、硬性检测规定亦不完善,导致质量不佳、溢价高、功能鸡肋等负面声音层出不穷。 ...

    时间:07-05
  • 平均气温超17度!7月3日成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天”

      中新网7月5日电 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数据显示,7月3日是地球有记录以来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天。  报道称,根据缅因大学的分析数据,地球表面以上2米的全球平均气温在7月3日达到17.01摄氏度或62.62华氏度,打破了2022年7月和2016年8月创下的16.92摄氏度(62.46华氏度)...

    时间:07-05
  • “谁家有宠,借我遛遛”:中国大学生“共享式”遛宠悄然兴起

      中新社南京7月5日电 题:“谁家有宠,借我遛遛”:中国大学生“共享式”遛宠悄然兴起  作者 赵搏远 朱晓颖  夏日傍晚,苏州金鸡湖畔微风习习,墨尔本大学学生吴同学又开始了她欢快的遛狗时光。这是她假期回国后第五次向网友借狗来遛了。  “谁家有宠,借我遛遛”“今年暑假主打借狗来遛”“全国的小...

    时间:07-05
  • 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满18岁 儿女双全

      中新社武汉7月5日电(记者 马芙蓉)世界第一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淘淘”,5日迎来18岁生日。  “按照平均寿命二十二三岁来看,‘淘淘’已进入中年向老年过渡阶段。”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介绍,通过进食、行为、社群关系、血液生理等指标判断,“淘淘”目前还非常健...

    时间:07-05
  • 装置设备带“病”运行 山西介休两家企业被停产整顿

      中新网太原7月5日电(吴琼)记者5日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获悉,装置设备带“病”运行,山西介休两家企业被责令全面停产整顿。  近日,山西省应急管理厅危化一处在介休市开展重大危险源专项检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装置设备带“病”运行省级抽查。介休市昌盛煤气化有限公司和山西茂胜煤化集团有限公司为4.3...

    时间:07-05
  • 国内多地发现猴痘病例,个人应如何防护?

      中新网7月5日电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国内多地监测发现猴痘病毒感染病例。目前全球已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那么,猴痘有哪些临床表现?有哪些传染源?能自愈吗?  一、猴痘的传染源及传播方式  感染猴痘病毒的非洲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多种猴类和猿类)和人是主要...

    时间:07-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