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什么是间谍行为?发现间谍行为怎么办?一文了解

2023-07-04 06:50:43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什么是间谍行为?发现间谍行为怎么办?一文了解→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日趋多元,反间谍斗争形势也更加严峻复杂。从本月起,新修订的《反间谍法》开始施行。新法对间谍行为,做出进一步充实和细化。那么按照新法,哪些行为将被认定为间谍行为?作为普通群众,一旦发现间谍行为,又该如何处理呢?今晚披露,一块来关注。

  向国外间谍机构提供情报

  属间谍行为

  曾在某部委从事外语翻译工作的张某,在驻外期间,结识了自称是该国外交部的A某等人。A某等人的真实身份是该国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在与张某熟识之后,以高额报酬为诱惑,通过套取和索要等方式,要求张某提供情报。张某在明知对方企图的情况下,仍无视法纪,数年间向对方提供了数十份涉及我国内政外交的涉密文件资料,同时还将大量绝密级、机密级资料非法携带至国外。像张某这样的行为,就属于典型的间谍行为。从7月1日起施行的新《反间谍法》共六章71条,其中就规定了间谍行为的六种类型,明确不同类型间谍行为的主体、行为和对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王旭:第一类就是一些间谍组织,或者间谍组织的代理人,他们通过一些直接攻击,或者窃取有关我们国家安全的一些情报,或者破坏我们的安全秩序。那么第二类就是他会去策反一些我们境内的公民,甚至是公职人员,通过收买,采取一些手段,来获得我们公民或者有关公职人员的投靠。

  完善间谍行为定义

  将主动投靠写入法条

  与此同时,在新《反间谍法》规定的第二类间谍行为中,在旧法“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基础上,新增了“投靠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将主动积极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写入法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王旭:投靠的社会危害性、主观恶性,应该是更强烈的。投靠实际上就是说,他丧失了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忠诚。

  发现间谍行为及时举报

  可获奖励

  间谍活动看似神秘,实际上只要细心留意,一些间谍活动还是有迹可循的。作为普通群众,一旦发现间谍行为,应该怎么办呢?近年来,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等多地渔民,就曾捕捞到各种外国技术监测装置。

  连云港渔民 张小子:起网看到前面有一个球形的东西,也不知道什么,就捞上来一看,上面还有外国字。讲座说捡到有外国可疑的装置,可以上交,我们船上有卫星电话,打电话联系,国家还给了奖励。

  提高防范意识

  发现间谍行为拨12339

  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明确规定“对举报间谍行为或者在反间谍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公民和组织如果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情况,应该及时拨打国家安全机关受理电话12339,进行举报。(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反间谍法实施将限制外国记者在华采访活动?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6月28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新修订的反间谍法7月1日开始实施。有评论认为,反间谍法实施后,连在华外国人查找和储存中方统计资料也会产生困难,也有人担心这会限制外国记者的采访活动。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时间:06-28
  • 乌克兰危机使瑞士成为俄中间谍活动中心?中方:希停止毫无根据抹黑中国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6月27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瑞士情报部门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表示,乌克兰危机使该国成为俄罗斯和中国间谍活动的中心。中方是否看到这份报告,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中国是间谍活动的受害者,我们一贯坚决反对间谍活动。我们希望有关...

    时间:06-2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全文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23年4月26日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2023年4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时间:04-27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闭幕 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反间谍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2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反间谍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主持闭幕会。  常委会组成人员170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

    时间:04-26
  • 中国修订反间谍法 将对国家机关实施网络攻击等行为明确为间谍行为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黄钰钦)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26日表决通过修订后的反间谍法。新法完善了间谍行为的定义,将“投靠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针对国家机关、涉密单位或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实施网络攻击等行为”明确为间谍行为。  修订后的反间谍法将于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时间:04-26
  • 反间谍法修订草案三审 六方面行为拟被认定为间谍行为

      中新网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 黄钰钦)反间谍法修订草案24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三审。  草案三审稿进一步完善关于网络间谍的规定,明确网络间谍的行为方式: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针对国家机关、涉密单位或者关键...

    时间:04-24
  • 反间谍法修订草案今三审

      反间谍法修订草案今天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三审。  草案进一步完善关于网络间谍的规定,明确网络间谍的行为方式: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针对国家机关、涉密单位或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的网络攻击、侵入、干扰、控...

    时间:04-24
  • 中国拟在反间谍法修改中明确“网络间谍行为”

      中新社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梁晓辉)反间谍法修订草案三审稿即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反间谍法修订草案即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4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在北京的记者会上通报了修订草案三审稿拟作的主要修改。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时间:04-21
  • 反间谍法修订拟完善关于网络间谍行为的规定

      中新网北京4月21日电 (记者 梁晓辉)反间谍法修订草案即将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  4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通报了修订草案三审稿拟作的主要修改:  一是,完善关于网络间谍行为的规定,针对信息网络的特点,明确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等针对国家机关、涉密单位或者...

    时间:04-21
  • 指认俄罗斯开展间谍活动 荷兰限制俄驻荷外交官人数

      荷兰外交部18日宣布,限制俄罗斯驻荷兰外交官人数,同时关闭俄驻荷兰贸易办事处,理由是俄方以外交为掩护在荷兰开展间谍活动。俄外交部当天表示,将对荷方举动予以回应。  路透社援引荷兰政府说法报道,荷方已经决定限制俄驻荷兰海牙使馆的外交官人数,使其与荷兰驻俄首都莫斯科使馆的人数相匹配。  此外,荷兰政府还要求设在荷兰...

    时间:0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