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极右翼政党胜选,这对德国政坛影响几何?

2023-06-29 05:27:19

来源:工人日报

  德国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近日在一场地方行政长官选举中获胜,这是该党成立10年来首次赢得此类选举。德国舆论将这一事件视为一场“政治地震”,但分析人士认为,极右翼势力崛起无论在德国还是欧洲都不是偶然,未来德国选择党或对德国政治生态产生更多影响。

  位于德国东部图林根州的松讷贝格6月初举行了地方行政长官首轮选举投票,德国选择党候选人罗伯特·泽塞尔曼力压基民盟候选人克佩尔,排名第一,但未获得过半数选票。6月25日的第二轮投票中,泽塞尔曼以52.8%的得票率成功当选,将成为德国选择党首位出任地方行政长官的人。

  据德国媒体报道,松讷贝格是德国最小的区之一,人口仅有5.7万人。这场选举本来算不上“重量级”,但由于泽塞尔曼出身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很多媒体都将其胜选视为一场“政治地震”。有英国媒体也将其称为德国政治的“分水岭时刻”。执政的社会民主党主席萨斯基娅·埃斯肯表示,泽塞尔曼的胜利是一场“政治决堤”。

  德国选择党方面则士气大振。该党联邦议院党团主席爱丽丝·魏德尔表示,泽塞尔曼创造了历史,“这只是一个开始”。该党在图林根州的负责人也认为,这一事件将使该党跻身主流政坛。此前,该党已经表示将在下次议会选举中推出自己的候选人,向总理之位发起挑战。

  在德国媒体看来,德国选择党之所以能够在松讷贝格选举中获胜,主要是因为选民对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组成的执政联盟不满。近一段时间以来,执政联盟内部矛盾重重,德国经济面临衰退。内阁中的一些绿党籍部长屡屡卷入丑闻,也削弱了民众对联邦政府的信任。而德国选择党则明确反对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这得到一部分选民的认可。在此情况下,尽管社民党、绿党曾呼吁选民不要投票给极右翼政党候选人,但泽塞尔曼还是胜出。

  事实上,德国选择党近些年在德国政坛发展迅速,早已成为左翼政党和右翼政党之外不可忽视的第三股力量。

  德国选择党成立于2013年4月,以反移民立场著称。2015年德国爆发难民危机,德国选择党趁势崛起,其支持率不断走高。2017年联邦议院选举中,德国选择党以12.6%的得票率成为第三大党。在地方层面,德国选择党也于2018年进入所有16个州议会。

  不过随着难民危机逐渐缓解,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冲突相继发生,德国选择党的支持率出现下滑。社民党和绿党等党派逐渐起势。2021年9月的联邦议院选举中,社民党击败联盟党成为第一大党,德国选择党的得票率为10.3%,排名第5。在此后的下萨克森州和柏林等地方选举中,德国选择党的得票率稳定在10%左右。

  今年以来,德国总理朔尔茨领导的联邦政府支持率低迷,社民党和绿党在气候变化、通胀等问题上产生分歧。受此影响,选民对德国选择党的支持有所回升。德国民调机构6月下旬进行的调查显示,德国选择党的支持率已经超越社民党,仅次于在野的联盟党。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德国选择党在联邦和州层面都进入了议会,但德国主流政党和政界仍然排斥与极右翼政党合作,将其视为“洪水猛兽”。2020年图林根州州长选举,获胜的候选人仅仅因为得到德国选择党支持就被迫辞职。基民盟和社民党此前也多次强调,该党不会与德国选择党合作。

  正是在此背景下,德国选择党在松讷贝格的胜利被认为极具象征意义,这是否意味着该党从此会打破政界的排斥、走上执政地位?接下来东部的萨克森州、图林根州、勃兰登堡州都将举行州议会选举,德国选择党在东部的影响力较大,或许会有更多斩获。

  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德国选择党的崛起,社民党和绿党等都已经有所警觉,表示要统一立场。如果朔尔茨领导的联邦政府能够更加团结,并平息选民的不满,那么其支持率就有可能提升。同样的,如果基民盟等在野党的支持率上涨,也会挤压德国选择党的生存空间。

  实际上,极右翼政党崛起并不只是德国独有的现象,欧洲多个国家的极右翼势力近些年都表现抢眼。尤其是意大利,来自极右翼政党意大利兄弟党的梅洛尼已经成为总理。当前欧洲面临移民、通胀、乌克兰危机等多重问题的挑战,极右翼政党的一些激进观点得到部分选民青睐。明年欧洲议会选举将举行,传统政党和极右翼政党会有怎样的表现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欧洲经济“火车头”动力不足 德国经济陷入衰退?

      (财经天下)欧洲经济“火车头”动力不足 德国经济陷入衰退?  中新社北京6月14日电 题:欧洲经济“火车头”动力不足  德国经济陷入衰退?  中新社记者 刘亮  素有欧洲经济“火车头”之称的德国,最近经济增长遇到了“路障”。德国官方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德国GDP(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出现两个季度环比负增长。当前,“火车头...

    时间:06-14
  • 德国经济界人士看好中国市场 期待“两会”继续规划高质量发展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阮佳闻):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两会”已不仅仅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事件,对全球来说同样意义重大。在俄乌冲突外溢效应波及全球,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的当下,今年的中国“两会”尤其受到关注。德国经济界迫切期待了解中国如何继续规划高质量发展,特别是...

    时间:03-04
  • 研究显示——与中国“脱钩”将损害德国经济

      近日,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称,在个别关键产品领域,德国重度依赖从中国进口。其中,德国对笔记本电脑的进口依赖程度最高,80%的笔记本电脑来自中国,而从中国进口的手机和计算机部件(如声卡和显卡)的份额分别高达68%和62%。此外,中国也是德国进口纺织品和LED灯等的重要供应商,进口份额分别为69%和61%。  报告指出,一些对...

    时间:02-27
  • 德国经济去年实现正增长 GDP比上年实际增长1.9%

      2022年,尽管德国经济面临乌克兰危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技术工人短缺等诸多挑战,但总体上站稳了脚跟,实现了正增长。其中,既包括气候变化等客观因素,也包括德国政府推出的纾困措施,以及其自身较强的经济韧性等原因。步入2023年,德国是否会陷入经济衰退,备受瞩目。这不仅要看德国自身的经济韧性,而且要看乌克兰危机、能源危机以及...

    时间:02-06
  • 德国经济去年实现正增长 GDP比上年实际增长1.9%

      2022年,尽管德国经济面临乌克兰危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技术工人短缺等诸多挑战,但总体上站稳了脚跟,实现了正增长。其中,既包括气候变化等客观因素,也包括德国政府推出的纾困措施,以及其自身较强的经济韧性等原因。步入2023年,德国是否会陷入经济衰退,备受瞩目。这不仅要看德国自身的经济韧性,而且要看...

    时间:02-06
  • 德主要经济研究机构称德国经济面临长期疲软

    原标题:德主要经济研究机构发表联合报告称德国经济面临长期疲软当地时间29日,德国主要经济研究机构德国经济研究所、德国世界经济研究所、莱布尼茨经济研究所和伊弗经济研究所发表联合报告称,由于技术工人短缺、能源进口价格高昂等原因,德国经济将面临持续多年的疲软,预计中期的经济年增长率将低于1%,远低于过去30年的...

    时间:01-30
  • 德主要经济研究机构称德国经济面临长期疲软

    原标题:德主要经济研究机构发表联合报告称德国经济面临长期疲软当地时间29日,德国主要经济研究机构德国经济研究所、德国世界经济研究所、莱布尼茨经济研究所和伊弗经济研究所发表联合报告称,由于技术工人短缺、能源进口价格高昂等原因,德国经济将面临持续多年的疲软,预计中期的经济年增长率将低于1%,远低于过去30年的...

    时间:01-30
  • 德国政府预计今年德国经济增长0.2%

      新华社柏林1月25日电(记者朱晟 张雨花)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25日发布年度经济报告,预测德国经济今年将增长0.2%。  报告说,预计德国今年通货膨胀率将降至6%。与去年秋季预期不同,今年德国经济预计不会出现萎缩。  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哈贝克当天在柏林出席新闻发布会时说,尽管遭遇俄乌冲突和天然气停供,德...

    时间:01-26
  • 德国经济回暖存在不确定性

      综合多家机构最新预测报告,尽管德国经济前景出现好转迹象,但复苏进程仍然面临较大挑战。能源短缺问题并未真正得到解决、通货膨胀情况依然严重、技术工人短缺及老龄化趋势加重等因素,将加剧经济回暖的不确定性。  近期,德国央行及多家主流经济研究机构陆续公布2023年德国经济数据预测报告,并对各家机构的秋季预测数据进行了...

    时间:01-12
  • 德国经济学家:未来两年德国通胀或将继续保持在高位

      据德国《莱茵邮报》当地时间24日报道,德国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莫妮卡·施尼策尔表示,预计德国的通胀可能会在未来两年继续保持在高位。  施尼策尔表示,受俄乌冲突外溢影响以及企业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等原因,不仅在2023年,通胀在2024年也将成为一个问题。同时,施尼策尔还表达了对能源危机引发高电价的担忧,她建议德国政府...

    时间:1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