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如何根治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这一顽疾?专家这样建议

2023-06-27 05:10:08

来源: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朱宁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向来会牵动各方神经,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应当看到,近年来,食品安全有关监管部门强化协作配合,开展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对违法侵权行为的打击遏制力度不断加大。然而,有关食品安全事故仍屡屡见诸报端。为确保公众“舌尖上的安全”,必须坚持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如何进一步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法律保障,仍需多方努力。

  食品安全需要标本兼治

  “之所以出现校园食品安全事故,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缘何近年来学校食堂安全隐患频频进入公众视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首要的就是经验主义。

  “校园食品安全一般纳入学校自身行政管理监管之内,因此,客观上讲,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可能性相对于其他市场化餐饮企业确实会少一些。但也正因为如此,容易被表面的食品安全大好形势所迷惑,只看到80%的成绩而忽视了20%的隐患,由此导致校园食品安全状况有喜有忧。”刘俊海说。

  在刘俊海看来,学校食堂业态复杂也是导致校园食品安全出问题的原因。“目前有部分学校直接雇人开办食堂,或者由企业承包食堂。而企业往往都是以追求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降低成本就容易忽视安全进而发生事故。”

  那么,该如何根治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这一顽疾呢?

  “食品安全是涉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是立足长远的经济工程,也是需要标本兼治的法治工程。治理食品安全问题,首先还是要建章立制。”刘俊海建议制定有关学校食堂安全管理的法律或行政法规,同时出台针对包括学校在内的各类教育机构外包餐饮企业的监管条例。“承包学校食堂的餐饮企业大多是连锁企业,应将其作为监管重点,纳入监管部门的专项监管,企业应当全面自查并出具自查报告。同时,学校和监管部门形成合力,防止出现‘灯下黑’现象。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派食品监管专员到学校食堂巡视。”刘俊海说。

  刘俊海还建议,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将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联的人员纳入失信黑名单。修改刑法,加大对食品安全事故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追究力度。在民事赔偿责任方面,惩罚性赔偿不能缺位。

  民事公益诉讼被寄予厚望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有效遏制包括学校食堂在内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发生,离不开严厉的法律之手。其中,食品安全领域民事公益诉讼被寄予厚望。

  民事诉讼法规定,消费者协会和检察机关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对于食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近年来,有关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呼声不断。对于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而言,惩罚性赔偿制度既能惩罚违法行为,又能有效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进而实现预防和严惩类似违法行为的双重效果。

  2019年5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2021年,最高检等七部门印发《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座谈会会议纪要》,对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实践探索、构建长效协作配合机制等进行部署。

  目前在司法实践中,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的案例越发常见。有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两年时间里,全国检察机关食药领域提起民事公益诉讼3200余件。其中,提出惩罚性赔偿诉求的案件占起诉案件总数的80%以上,法院支持检察机关诉讼请求的案件占已作出生效裁判案件的99.1%。

  今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一批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典型案例,以进一步推动办好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为各级检察机关办理此类案件提供示范和指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些典型案例中,涉及食品安全领域的案件有8件。而此次发布的案例中,有5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均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提出惩罚性赔偿诉讼请求并得到法院支持。

  尽快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

  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副县长吕妍提出《关于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建议》。这一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确定为今年的重点督办建议。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于惩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消费者权益意义重大。”吕妍认为,建立健全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不仅能充分发挥民事公益诉讼的追责功能,剥夺不法行为人的经济获益,还能直接给予实质性的经济惩处,增加违法侵权成本,对潜在违法者产生震慑与警示作用,最大程度抑制损害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

  但吕妍对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现行法律法规仅对消费者提起的食品安全民事诉讼的惩罚性赔偿条款进行了明确规定,对于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的主体资格、计算标准、处置方式等均缺乏明确规定。

  “具体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往往参照适用食品安全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消费者主张食品安全惩罚性赔偿的私益性诉讼条款,对于如何参照适用、参照哪些条款适用等均存在较大争议。这就很容易造成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类案具体适用标准不一、判决尺度不一,存在一定问题。”吕妍说。

  吕妍认为,应当根据食品安全案件特点,从发挥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职能出发,进一步明确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原告主体资格、惩罚性赔偿计算标准以及处置方式等具体事项,确保诉讼有法可依、判决于法有据。

  为确保私益诉讼与公益诉讼均衡,强化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中惩罚性赔偿的合法性,吕妍建议,通过立法明确赋予消费者协会、检察机关等法律规定的机关和社会组织在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中主张惩罚性赔偿的实质性权利,明确规定公益诉讼起诉人提起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的,可以主张惩罚性赔偿,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此外,应当明确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的具体案由为侵权责任纠纷,适用食品安全法中关于惩罚性赔偿的相关规定。

  对于惩罚性赔偿金的范围,吕妍认为,鉴于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涉及消费者数量较多,难以明确计量消费者群体因食品违法行为受到的实际损失,可以在限定惩罚性赔偿金最低额度的基础上,以侵权行为人的获利情况来明确惩罚性赔偿金的计算基数。“建议综合考量侵权行为人主观恶意、违法行为程度、企业规模、获利情况等要素,处以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额度,确定最终惩罚性赔偿的数额。”

  为更好实现民事公益诉讼惩罚与震慑作用的功能,确保专款专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吕妍还建议,结合我国现有司法实践经验,建立专门的公益基金账户。

  “可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牵头,检察机关、法院和财政部门共同参与监督管理,实现对惩罚性赔偿资金的统一管理、依法统筹、严格监管。该账户日常使用应遵循公开透明、专款专用原则,专门用于为被侵权的消费者提供救济以及为公益诉讼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吕妍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检察公益诉讼协同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用法治力量保障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到实处  ——检察公益诉讼协同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近年来,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检察公益诉讼依法参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用法治力量保障环保督察整改落到实处,助推污染防治向更深问...

    时间:06-06
  • 最高检发布检察公益诉讼协同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10个典型案例

      中新网6月6日电 据最高检官网消息,为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工作,6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公益诉讼协同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10个典型案例,涉及危险废物、工业废水、大气、重金属等污染整治,农用地及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非法采矿治理,城镇生活垃圾规范处置等问题...

    时间:06-06
  • 海南首例“司法+林业碳汇”民事公益诉讼案公开开庭

      中新网海口6月5日电 (记者 王晓斌)记者5日从海南省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当日该法院在琼海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宗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该案系海南首例适用购买“林业碳汇”作为替代履行生态损害赔偿责任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案件由海南省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对琼海某公司提起诉讼...

    时间:06-05
  • 吉林: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同“护水”

      中新网长春6月1日电 (谭伟旗)记者6月1日从吉林省人民检察院获悉,近年来,吉林省检察机关围绕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法治需求,依法创新能动履职,本着“大案精办、小案快办”的原则,高质效办理了一批涉水领域检察公益诉讼案件。  当天,吉林省人民检察院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省...

    时间:06-01
  •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石家庄海关“进口食品企业安全责任年”正式启动

      中新网石家庄5月26日电 (赵丹媚 陈茜)石家庄海关26日举办“进口食品企业安全责任年”活动启动仪式,推动进口食品生产经营者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提升进口食品行业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水平。河北省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及30家进出口食品企业代表参加启动仪式。  据悉,石家庄海关结合河北省进口食品安全工作特点,制定了《石家庄海关...

    时间:05-26
  • 2018年以来 青海办理黄河保护相关公益诉讼案件423 件

      中新网青海贵德5月19日电(祁增蓓)“2018年以来,青海检察机关共办理黄河保护相关公益诉讼案件423件,督促清理被污染的黄河干支流河道295公里,针对黄河‘四乱’问题共立案94件,发出检察建议76件。”19日,青海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查庆九说。  当日,青海省人民检察院、省水利厅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

    时间:05-19
  • “互联网+明厨亮灶”让学校食堂更透明

    原标题:“互联网+明厨亮灶”让学校食堂更透明“市属所有学校食堂以及后厨监控的实时画面,在这里都能随时查看。”5月6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教育局三楼会议室,该教育局法制安全处处长徐少东指着一块大屏幕,一边演示一边向记者介绍。他随机点了几下鼠标,屏幕里,保定市第十七中学食堂后厨操作、配餐、留样、食品贮存、餐饮具...

    时间:05-10
  • 中国裁判频频受邀 执法境外国际比赛

      就在以主裁判马宁,助理裁判员张铖、周飞为成员的一组中国籍裁判员奔赴日本准备执法本周六2022赛季亚冠联赛次回合赛事的时候,中国籍国际级裁判员沈寅豪、国际级助理裁判员曹奕已受邀前往柬埔寨,参与执法第32届东南亚运动会男足比赛。虽然过去半年时间里,中国足坛因多人涉嫌违纪、违法而再度深陷丑闻漩涡,但中国籍国际级裁判员...

    时间:05-05
  •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福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中新网福州4月28日电 (刘文标)28日,“新时代 新起点 新农安”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场宣传活动在福州举行,助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此次活动通过互动采访、情景剧、产销签约、直播带货等形式,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展示监管工作成效,促进赋码出证农产品产销对接,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

    时间:04-28
  • 公益诉讼检察助推红树林保护 绿水青山为村民带来“金山银山”

      中国网4月26日讯(记者 彭瑶)在广西北海绵延的海岸线上,分布着4210.99公顷红树林。红树林生长于南方沿海滩涂,是众多海洋生物、昆虫、植物和鸟类的“乐园”,维持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具有净化水体、抵御自然灾害等重要功能。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海金海湾红树林保护区时指出,“保护珍稀植物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

    时间:04-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