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中外友人相聚上海嘉定:体验手工艺之美,结交新朋友

2023-06-19 02:31: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上海6月18日电 题:中外友人相聚上海嘉定:体验手工艺之美,结交新朋友

  作者 范宇斌

  由上海市欧美同学会主办的第六届“天工华彩”中国传统手工艺欣赏与体验活动18日在上海嘉定举行,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日本、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数十名手工爱好者现场体验古籍修复、漆珠打磨、唐卡绘制、雕版制作、南翔小笼制作等非遗项目,在文化交流中增进情谊。

  端午节将至,上海嘉定的汉服爱好者现场表演了传统节日习俗“端午射五毒”,向中外友人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习俗。随后,中外友人近距离欣赏和了解传统手工艺品。在老师指导下,他们动手体验非遗项目,感受手工艺之美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籍修复技艺”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上海图书有限公司上海古籍书店运营总监包佳慧介绍,古籍具有相当重要的文物价值,是中华文明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古籍平时大都藏于库房,这次拿出来给中外友人观摩,让他们在现场观看修复师修复清代古籍《金壶精粹》。”

  来自巴基斯坦的沈力对古籍修复很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第一次体验了古籍修复和装订。“古籍装订时要穿针引线,很有意思。”沈力说,他来中国才8个月,很喜欢中国文化。“当初我有机会去其他国家学习,但我最终选择了中国中国人非常友好,我已经爱上了这里。”

  同样来自巴基斯坦的扎一带着全家人前来参加活动。扎一的妻子是纺织品设计师,很喜欢手工艺,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很有兴趣。她现场体验了漆珠打磨,还将自己打磨好的漆珠挂在了脖子上。

  在嘉定,南翔小笼是一道不可错过的中华传统美食。“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南翔小笼制作师陈燕现场教中外友人品尝南翔小笼的诀窍,介绍南翔小笼文化,展示南翔小笼制作技艺。考虑到南翔小笼制作工序复杂,中外友人现场体验了相对容易制作的小馄饨。

  来自日本的田中阳彩很快掌握了制作小馄饨的要领,包出来的小馄饨有模有样。“通过体验制作小馄饨,让我对上海传统美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唐卡老师霍燚向中外友人介绍了唐卡绘制的步骤,铅笔画轮廓,再上色,然后勾线……据霍燚介绍,唐卡绘制用到的颜料都是天然原料,经历百年甚至千年岁月,仍是色泽艳丽明亮,被誉为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容惠英第一次体验唐卡绘制。她说,唐卡绘制需要十足的耐心。在很短的时间里接触并学习唐卡绘制,让她有点惊喜。“如果有机会,我也会向身边更多朋友介绍唐卡。”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了来自土耳其的Nastia向中外友人介绍土耳其咖啡。土耳其咖啡及其传统文化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Nastia介绍,制作土耳其咖啡会将咖啡粉磨得很细,用一种类似煮的方式去萃取。土耳其人有句谚语:“喝你一杯土耳其咖啡,记你友谊四十年。”在土耳其的大街小巷,到处是挂有“咖啡”招牌的店。

  Nastia随丈夫来到上海,发现上海咖啡文化盛行,多元文化在此相融。“如今,我在上海传播土耳其咖啡文化,希望能够分享给不同国家的人。”Nastia说,她很高兴通过这次活动认识更多新朋友,一起了解传承文化。(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西藏日喀则:唐卡绘就五彩前程

      新华社拉萨3月20日电(记者曹槟、旦增尼玛曲珠、孙非)今年28岁的拉巴欧珠已有13年“画龄”。他曾在扎什伦布寺学习唐卡绘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进入西藏日喀则市恰嘉钦默唐卡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习,画技突飞猛进。  “唐卡绘制技艺复杂,每一笔每一划都需要按照既定...

    时间:03-20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丨用新题材唐卡讲好西藏发展故事

      新华社拉萨12月22日电  题:用新题材唐卡讲好西藏发展故事   新华社记者春拉   冬日的早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的画室内,43岁的西落正仔细端详着眼前的画作——画布上,远处白雪覆盖的珠穆朗玛峰与近处的绿水青山相辉映,花果丰饶的山水间,藏羚羊、梅花鹿等嬉戏奔跑,一派生机盎然的高原景象……   ...

    时间:1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