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中暑可能致命?医生提醒这些人群注意

2023-06-18 21:05: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18日电(韦香惠)近日,北方大范围地区开启“炙烤”模式,多地最高气温超过40℃。这也导致中暑患者增多,甚至出现死亡病例。医生提醒,出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一定要及时加以干预,否则症状将持续加重,如发展至热射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图为石家庄街头,顶着烈日出门的市民穿着防晒服,戴着遮阳帽。李晓伟 摄

  重症中暑成“高温杀手”

  据媒体报道,16日晚,一名患者因出现严重意识障碍被送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诊时,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体温高于42℃,被诊断为热射病。此后,患者很快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过近7小时抢救后,于17日凌晨离世。

  “热射病即重度中暑,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高达70%至80%,但热射病通常不是突然发生的。”医生介绍,该患者在户外带娃活动回家后,曾出现头晕乏力等先兆中暑症状,但并没有及时采取调适措施,而是继续处于没有开空调的闷热、西晒房间内,直至“叫不醒”才被家人发现、送医,最终导致死亡。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清告诉中新网,近日也曾接到过几例热射病患者。她介绍,热射病就是通常所说的重症中暑,是由于身体长时间的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空气当中引起的一种体温调节的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引起意识障碍、高热、惊厥等症状,严重时可以导致肝、肾、凝血和呼吸功能异常,甚至衰竭。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患者候诊区 韦香惠 摄

  常见于老年、幼儿和户外高温人群

  张清表示,热射病常发生在以下几类人群:如老年和幼儿,原因与体温调节处于失衡状态或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全有关,易出现热射病;其次是高温高湿天气下,一些户外工作人员,如交警、环卫工人等,以及一些特殊工种的人群,如在高温高热天气当中进行训练的消防员或者是运动员。

  在张清看来,目前来急诊科的热射病患者并不多,大部分患者是处于先兆中暑阶段。“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中度中暑与重度中暑4个阶段。先兆中暑与热射病之间有一个进展过程。如果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大部分中暑患者是不会发展到热射病的。”

  什么情况下需送医?

  张清提醒,如果感觉到胸闷、憋气、出大汗、乏力、头晕这些症状,意味着已经出现了先兆中暑的情况。首先应该脱离高温高湿的环境,到通风和阴凉处休息。同时尽量减少衣物,喝一些冰凉的饮料,增加通风,比如扇扇子,或者到有空调的环境当中。

  但是,当患者体温升高伴有意识状态改变,或有脱水症状,如意识淡漠、呕吐和腹泻等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可以给予一些对症的降温补液治疗,以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机器人手术创新中心上海成立 助更多前列腺癌患者获得高质量根治

      中新网上海6月17日电(陈静 朱煜 王广兆)记者17日获悉,在2023前列腺癌学术周暨浦江前列腺癌高峰论坛上,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机器人手术创新中心正式成立。  全球机器人手术协会(SRS)主席、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UCF)大学机器人外科主任Vipul R. Patel专程表示祝贺:“上海市泌尿肿瘤研究所机器人手术创新中心成立,将对机器人...

    时间:06-17
  • 中国专家多项原创研究助晚期肺癌患者走出绝境 国产药大放光彩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 ( 陈静 姚君 邓天)在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名列前茅”,如何延长患者生命,提升其生命质量是医学专家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记者15日走访上海市胸科医院了解到,该院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带领团队牵头的多项晚期肺癌诊疗相关临床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三项国产创...

    时间:06-15
  • 中国“医疗特区”博鳌乐城构建“普惠” 体系:让患者“用得起”国际创新药

      中新网海口6月15日电 题:中国“医疗特区”博鳌乐城构建“普惠”体系:让患者“用得起”国际创新药  记者 张茜翼  在海南琼海市,有着中国目前唯一“医疗特区”——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下称乐城先行区),拥有“特许医疗、特许研究、特许经营、特许国际医疗交流”等政策优势,是全球最新药品和医疗器械快速进入中...

    时间:06-15
  • 广西赴老挝医疗队:光明行动让老挝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中新社桂林6月13日电 (何小娟 唐佳洁 李金戈)记者13日获悉,截至当天,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三批援老挝“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广西医疗队,已顺利实施白内障手术142例。  据医疗队队长、南溪山医院眼科主任蒋艳华介绍,老挝因地处热带地区,日照强烈,是白内障高发地区,但由于当...

    时间:06-13
  • 高温预警!专家:当心热射病

      羊城晚报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凌伟明  “一出门,大家都是‘熟人’了!”近日,岭南迎来持续高温的天气,部分市县已经打破了近十年来的极端高温纪录。长期高温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消化……持续高温,要如何保护好自己?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潘春球提醒,高温难耐,当心热射病。外出时最好穿着浅色、宽松...

    时间:06-13
  • 乳腺癌患者生存期提高 专家:关注心理健康等层面诉求

      中新网6月13日电(记者 张尼)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大约新增乳腺癌患者42万人,且近年来年发病率每年递增3%到4%。伴随药物研发进展,患者、特别是晚期患者的生存期正在延长。在业内专家看来,乳腺癌已进入慢病化管理时代,如何改善患者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也应成为治疗过程中关注的重点。  日前,由第一三共举办的“优赫新生,共赴未...

    时间:06-13
  • 舒立瑞®在华获批给难治性重症肌无力成人患者带来福音

      中新网上海6月13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13日获悉,依库珠单抗注射液(舒立瑞®)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难治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成人患者。  gMG是一种慢性的,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肌肉功能丧失和严重衰弱。gMG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40岁以前女性...

    时间:06-13
  • 房颤亦可无症状 专家建议高危人群接受长程心电监测

      中新网上海6月13日电 (孙国根 陈静 喻文龙)“房颤”全称为心房颤动,当房颤发生的时候,大部分患者经常会出现明显的心悸、胸闷等症状。可是,有少数患者是无症状房颤。  心内科专家徐佩尔1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不动声色的无症状房颤更可怕。”这位心内科专家告诉记者,高龄、心力衰竭、肥胖、高血压、...

    时间:06-13
  • 年轻患者血液肿瘤多次复发 上海专家成功开展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回输治疗

      中新网上海6月12日电(记者陈静)对于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而言,治疗方法除了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外,还有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回输治疗。  记者12日在走访中获悉,一名霍奇金淋巴瘤反复发作的患者,成功接受了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回输治疗,已顺利出仓。主诊医生周莉莉12日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患者有自体外周血干细...

    时间:06-12
  • 唯一药物即将退出中国:罕见病患者遇到罕见时刻

      药的重量,张玉清再了解不过了。一包100ml的药,注射完需要4.5小时,药液流尽,还要再换一袋生理盐水把管子里残留的药冲干净。  她每周都会带着女儿到医院用药。注射的时候,张玉清会牢牢盯着吊瓶,确保每一滴药液都能流入女儿小希体内。用一次药的总价是6万元,张玉清算过,一滴药30元。  吊瓶里装着“唯...

    时间:06-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