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美联储为何“踩刹车”

2023-06-16 07:28:50

来源:经济日报

  在连续10次、累计500个基点的加息之后,美联储终于“踩刹车”。

  当地时间6月14日,美联储在结束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维持5%至5.25%的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不变。这是美联储自2022年3月以来首次暂停加息,符合此前市场预期。同时,美联储也表示,“按兵不动”是为了观望市场变化,并暗示了后续还有“进一步”加息的可能。

  通胀问题减缓是美联储按下加息“暂停键”的重要理由。当地时间6月1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5月CPI数据,从4月的4.9%下降至4%,超出市场预期,这是相关指标连续第11次下降,创下2021年3月以来新低。同时,美国5月核心CPI同比增长5.3%,低于4月的5.5%。美国消费者短期通胀预期也有所改善。纽约联储最新公布的月度消费者预期调查显示,对未来一年通胀率的预期中值下降0.3个百分点至4.1%,创下2021年5月以来最低水平。

  美债上限问题暂缓也使美联储在加息上掌握更多主动。有分析认为,债务上限协议达成后,近期“腰包干瘪”的美国财政部可能会大肆举债,预计未来数月举债规模将超过1万亿美元。此举将会进一步抽走美元流动性,提高短期融资利率并收紧经济弹性。据美国银行估计,其造成的经济影响不亚于加息25个基点,这也给美联储提供了更多观望市场的时间。

  此次美联储的利率决定符合市场预期,但意外的鹰派言论令市场感到压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目前政策紧缩的效果尚未完全显现,几乎所有与会者都预计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是合适的。在利率决议公布后,美股三大股指短线下跌。截至美东时间周三收盘,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道指跌0.68%,纳指涨0.39%,标普500指数涨0.08%。

  美联储的加息路径点阵图预测,基准利率将上升至5.5%—5.75%的区间。这表明美联储加息周期并未结束,美联储官员预计年内可能还会有1次到2次加息。这也意味着,美国经济面对的压力犹存。

  一是通胀问题。虽然美国通胀有所缓解,但除房租外的核心服务,以及二手车等核心商品仍具有较强黏性,抗通胀之战的“下半场”或将更加艰巨。有观点认为,一方面,供给改善带来的利好正在耗尽,当前能源价格基本企稳,推动通胀继续下行的空间已较为有限。另一方面,需求驱动的通胀仍然顽固,依然紧张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市场需求强劲。在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情况下,美国通胀回落的难度将会进一步增加。

  在6月份发布的经济预测中,美联储明显上调了2023年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PCE)通胀预期,由3.6%升至3.9%。鲍威尔强调,在核心PCE的下降方面没有看到太多进展,政策紧缩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二是金融风险。目前市场对银行业危机的担忧还没有缓解。上周,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银行业可能还会发生合并。截至6月7日当周,美联储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TFP)使用规模突破1000亿美元,连续5周上涨。这说明美国银行业仍未走出“流动性困境”。此外,若美国财政部后续大量举债充实现金流,不仅将加剧银行业存款外流问题,让银行面临更大流动性压力,而且可能推高短期贷款和债券利率,让本就在高利率环境下承压的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高。

  三是衰退风险。历史数据表明,衰退同美国加息往往如影随形,特别是短时间内大幅度提升利率后无一例外地会出现衰退。此前,不少经济学家和市场人士表示,受增长动能减弱、美联储激进加息、银行业危机等因素拖累,美国经济或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陷入衰退。不过,鲍威尔仍然认为存在实现软着陆的途径,强劲的劳动力市场逐渐降温可能有助于经济实现软着陆。在经济预期方面,美联储大幅上调了今年的美国GDP增长预期,由3月份的0.4%上调至1%。

  总的来看,美国当前宏观环境颇为复杂,经济仍有韧性,但风险隐患不少。此次美联储选择暂停加息,并且引导市场相信未来仍会加息,既可以观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也能进一步缓解金融紧缩压力。适当放慢脚步,还能给未来加息留有一定余地,起到延长紧缩周期的效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长三角区域银行业协会联席会议在沪成立

      中新网上海6月15日电 (高志苗)15日,长三角区域银行业协会联席会议成立大会在沪举行,该联席会议由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江苏省银行业协会、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安徽省银行业协会、宁波市银行业协会5家银行业自律组织联合成立。  会上,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江苏省银行业协会、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安徽省银行业协会、宁波市银...

    时间:06-15
  • 报告称中国银行业经营环境总体向好 着眼未来发展提出六方面建议

      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 (记者 张素)“从今年一季度公布的经营指标来看,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总体向好,规模保持较高增速,盈利水平企稳回升,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情况良好。”6月1日对外发布的《2023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指出。  这份报告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对宏观经济及银行业的发展回顾和趋势分析,行业热点话题、银行财务数据摘...

    时间:06-01
  • 加拿大多伦多:教育专家及银行业为中国留学生解疑释惑

      中新网多伦多5月27日电 (记者 余瑞冬)面对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及留学生家庭在金融、教育体系等方面常见的问题,多位留学教育专家、教育机构代表、银行业人士等5月26日在位于多伦多的中国工商银行(加拿大)总部参加一场加拿大教育与留学分享交流会,为留学生及家长代表们解疑释惑。多伦多大学国际学术部总监严媛介绍“绿色通道...

    时间:05-27
  • 把握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着力点

      银行业通过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对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数字经济有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加大信息科技投入、持续推出数字化产品,推动业务、产品、服务等数字化升级,数据挖掘、运用、经营的能力建设全面提速……翻开上市银行2022年年报,数字化成为众多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越来越多银行将发展金融科技...

    时间:05-22
  • 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逼近400万亿元

      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9日发布消息,今年一季度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397.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0.9%,正逼近400万亿元大关。  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66.4万亿元,同比增长14%,占比41.9%;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68.9万亿元,同比增长7.5%,占比17.3%。...

    时间:05-19
  • 4月房地产复苏“踩刹车”,后续市场怎么走?

      (经济观察)4月房地产复苏“踩刹车”,后续市场怎么走?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庞无忌)在今年2月和3月份房地产市场经历一轮快速回升之后,4月份市场表现“踩刹车”,楼市复苏节奏明显放缓。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涨幅整体回落,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均较上月减少。特...

    时间:05-17
  • 2023年一季度天津银行业保险业运行良好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中新网天津5月12日电 (庞喻文)记者12日从天津银保监局获悉,2023年一季度,天津市银行业保险业规模实现了稳步增长,总体运行良好,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新的进展。  据悉,一季度末,天津市银行业总资产6.18万亿元,同比增长7.8%,总负债5.87万亿元,同比增长7.9%。各项存款4.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各项贷款4.51万亿元,同比增长4.4%。一季...

    时间:05-12
  • 山西纪念“中国银行业鼻祖”创建200年:新晋商跨时空对话“老前辈”

      中新社太原5月11日电 (记者 李新锁)在中国经济复苏背景下,新晋商的前路怎么走?11日,在有“中国银行业鼻祖”之称的日升昌票号创建200周年纪念会上,山西新晋商群体回望历史、借古鉴今。  山西平遥日升昌票号诞生于1823年,被誉为中国“近代银行业的乡下祖父”。  历史上,以日升昌的设立为标志,山西票...

    时间:05-11
  • “向东看”成俄商界主流 俄罗斯储蓄银行业务重心转向中国

      中新社北京5月11日电 (记者 夏宾)“整个俄罗斯商界(市场重心)正在从西方转向东方,我们的业务重心也转向中国,这无疑是我们和我们客户的首要任务之一。”俄罗斯储蓄银行(Sberbank)执行董事会第一副主席亚历山大·韦迪亚钦近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等媒体采访时说。  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关系不断加深,双方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为越...

    时间:05-11
  • 对于去美元化、美银行业危机……92岁巴菲特有新看法

      中新网5月8日电 (中新财经 宫宏宇)“这种行为是愚蠢、愚蠢、愚蠢的!”  当地时间5月6日,一年一度的全球投资者盛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市举办。  面对数万名股东和投资者,92岁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沃伦·巴菲特和他99岁的合伙人查理·芒格依旧神采奕奕,观点犀利。谈及中...

    时间:05-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