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当现实愈趋“科幻”,科幻电影路在何方?

2023-06-12 22:15:16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人工智能现在这么火,当你使用人工智能的时候,都是什么心情?

  “主打一个‘广结善缘’”,导演张吃鱼表示,“我最近也在拼命用ChatGPT,但我用不是为了利用它,我可能是为了和它搞好关系,我特别不害怕它替代我,我害怕它未来奴役我。我但凡和ChatGPT的聊天都特别有礼貌,你好,打扰了,你说得特别棒…… ”

  导演郭帆笑称,自己下回也要对它好一点,“面对这个情况,我得深刻反思我自己,我面对ChatGPT的时候,经常是你这个不对,你要再重新查一遍,过于严格了。”

  “不仅是ChatGPT,外星人如果来了之后,人类中的两种人已经呈现出来了。”中国电影协会副会长王红卫调侃二人。

科幻电影周圆桌论坛现场 上海国际电影节 供图

  第 25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郭帆、王红卫、陆川、张吃鱼等人齐聚“科幻电影周”,组成了中国科幻电影年度最强阵容,当这些人聚在一起,会有哪些火花?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又带给科幻电影哪些可能?当现实比科幻还科幻的时候,科幻电影路在何方?

导演郭帆。李秋莹 摄

  “工业化的3.0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它在很多方面都在革新我们对未来影视的创作、制作的深入理解”。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郭帆也感到了“焦虑”,“颠覆式的技术已经出现,通过一段文字描绘出整个场景,甚至在手机上难以分辨它是不存在演员、不存在拍摄的视频”。

郭帆、王红卫监制的《宇宙探索编辑部》获得年度口碑影片。图片来源:宇宙探索编辑部官微

  不久前的一个论坛上,他给演员张颂文看了一段完全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他说我很得意地给他看,其实我不是很得意,我也很焦虑。他说他焦虑得一晚上没睡着觉,我其实焦虑了好长时间,我觉得那是一个技术革新。”

  王红卫笑道:“网上一直叫郭帆‘赛博妲己’,我觉得现在对于他而言有一个‘妲己’,就是人工智能,他已经被它深深地魅惑了。这几个月以来,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工作时间之外都在看这些书。”

  郭帆直言,作为电影创作者,面对技术革新也要做好更多的准备,“我们的团队目前在分类24个人工智能应用,如何真正把它在未来可以使用在创作之中”。

导演郭帆。上海国际电影节 供图

  有郭导在的地方,《流浪地球3》的催更“虽迟但到”——“夜已经深了,我想到郭帆此刻正在睡觉,没有开始拍摄《流浪地球3》,我就想过去把他叫醒”。

  面对主持人的“抛梗”,郭帆大方回应,“我们希望拿出更多的时间去考察、认知那些新技术,比如如何看待和应用人工智能。做完这些考察、评估之后,我们才会开始着手后续的创作。”

导演郭帆。上海国际电影节 供图

  “其实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是挺科幻的,越多越多的新技术已经走入到了我们生活中,不论是ChatGPT,还是Midjourney很多人工智能的应用,都可能会影响到创作到制作的过程,无论是前端的剧本还是后期的特效呈现。”郭帆介绍,《流浪地球 2》对新技术已经有应用了,从人物面部的增龄、减龄再到声音的处理都通过了人工智能,“之前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它的应用没有那么便利,但是这段时间它会变得突飞猛进,你能看到比较理想的成果”。

科幻电影周圆桌论坛现场。上海国际电影节 供图

  与此同时,未来可能还有新载体的考量,郭帆表示“或者再往远想一点,也许在发行端又会增加新载体,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评估的”。

Vision Pro。图片来源 陆川微博

  郭帆提及到的新载体, VR眼镜算的上其中一种,导演陆川在此前试戴了苹果公司的第一款MR(混合现实)产品——Vision Pro,“我在那儿试的时候还是很受震动,当时我的感觉是未来已至,所有在科幻片中看到的梗,比如《钢铁侠》的实验室里,基本上所有的科幻电影都会有用手去刷屏,把屏扔到废纸篓里,它已经实现了,而且是裸手,没有操纵感。”

Vision Pro。图片来源 陆川微博

  但是在电影人看来,科技的发展始终是手段,最终还是要为故事服务。郭帆认为,一部电影所有的技术和想像,都要与情感紧紧地绑在一起。“最近我接触到一些比我更年轻的创作者,包括一些新导演,他们提到了很多科幻项目,我发现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他们关注的是科技属性中的‘高概念’,让他们兴奋的是技术。但我们不要忘掉科幻电影的本质是电影,而电影的核心是情感。如果我们的‘高概念’、高技术和情感没有关系的话,它就变成了科普,所以如何把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非常重要。”

  《星际穿越》中,高维世界、虫洞、黑洞等科幻设定,都与库珀父女之间的情感有着深度连接,让年轻的父亲看到了老去的女儿,令不少观众深受触动;今年春节档热映的《流浪地球2》中,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最终进入了数字世界,与意外去世的女儿图丫丫再次相见,也让一些影迷潜然泪下。

流浪地球走进联合国。图片来源 流浪地球官微

  “科幻永远是代表未来的,它在孩子的心中埋下热爱科学、勇于想象的种子,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作者 李秋莹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探索AI前沿理念 2023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杭州开幕

      中新网杭州6月10日电(张煜欢)10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位于杭州余杭的杭州未来科技城开幕。大会以“交叉、融合、相生、共赢”为主题,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40位中外院士领衔近300位产学研专家开展人工智能领域交流探讨,还有33场专题论坛、超200场学术报告同步举行。  大会...

    时间:06-10
  • 2023北京智源大会:人工智能顶级专家对话 发布系列大模型

      中新网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定位于“AI(人工智能)内行顶级盛会”的年度国际性人工智能高端专业交流活动,由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源研究院)主办的2023北京智源大会6月9日至10日在中关村举行,中外200余位人工智能顶级专家参会,共话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机遇与挑战。同时,智源研究院“悟道”系列大模型也在大会上发...

    时间:06-10
  • 专家企业家齐聚哈尔滨 共谋人工智能引领龙江数字经济发展

      中新网哈尔滨6月10日电(彭溢 记者姜辉)9日,黑龙江省“汇智龙江”系列成果路演推介对接活动启动仪式暨“人工智能”成果对接大会在哈尔滨市举行。来自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和黑龙江省内的优秀企业家、创业投融资机构代表、哈工大校友等近500人齐聚一堂,共谋人工智能引领龙江数字经济发展。  本次活动由黑龙江省政府主办,黑...

    时间:06-10
  • 香港科大利用人工智能为阿尔茨海默病作早期风险预测准确率逾70%

    新华社香港6月7日电 香港科技大学7日表示,由该校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开发了一套人工智能模型,利用遗传信息为阿尔茨海默病作出早期风险预测。 由香港科大校长叶玉如以及香港科大大数据研究所主任陈雷带领的团队,建立了深度学习模型,用于评估欧洲人群以及中国人群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多基因风险。该项研究将新型...

    时间:06-08
  • 多地聚焦重点方向出台政策举措——人工智能产业布局提速

      当前,人工智能(AI)引领的新一轮技术变革加速演进,通用人工智能等领域不断涌现的颠覆性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在此背景下,各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产业,抢抓发展先机。  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代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有利于持续引领经济平稳增长。同时,也要避免一哄...

    时间:06-08
  • 从航空航天到人工智能,国际关注中国科技成就

      中国网6月7日讯(记者 李智)近年来,中国科研技术水平飞速发展,稳居世界前列。无论是航空航天,还是人工智能,中国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备受国际舆论关注。  中国太空项目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北京时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十六航天员乘组进驻中国空间站。俄罗斯卫星新闻...

    时间:06-07
  • 京城家校社共筑学生视力“健康墙” 开展人工智能眼健康项目

      中新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 杜燕)聘用爱眼公益大使、发出爱眼行动联合倡议、开展近视防控科普公开课……6月6日,在第28个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2023年全国爱眼日北京市学生宣传教育现场活动在府学胡同小学朝阳学校举办,活动以“家校社共育 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市200余名师生家长现场参与活动,交流分享近视防控经验,学...

    时间:06-06
  • AI换脸骗局频现 人工智能使用边界在哪儿

      对于滥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担忧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不仅因为其超越一般技术的“创造能力”和“破坏性”,更因为人们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速度极快。目前,世界各国对其风险的预判与防范均处于探索阶段,有赖于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10分钟内被骗走430万元,...

    时间:06-06
  • AI换脸骗局频现 人工智能使用边界在哪儿

      对于滥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担忧在世界范围内都存在。不仅因为其超越一般技术的“创造能力”和“破坏性”,更因为人们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速度极快。目前,世界各国对其风险的预判与防范均处于探索阶段,有赖于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10分钟内被骗走430万元,近期,用AI技术兴风作浪的诈...

    时间:06-06
  • 2030年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

      【科技创新世界潮】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不过,也有越来越多人呼吁监管机构控制AI的发展,担心其过度发展可能导致失业潮。  ...

    时间:05-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