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乐于分享的年轻人让中国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2023-05-17 09:59: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春5月17日电 题:乐于分享的年轻人让中国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中新网记者 郭佳

  由吉林省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共同举办的“永生之梦——河北汉代王室文物展”17日正在长春展览。21岁大学生邓含词被鎏银骑兽人物博山炉繁复精美的纹饰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比我在任何仙侠剧中看到的(香炉)都要精美。”她说。

鎏银骑兽人物博山炉。 吉林省博物院供图

  邓含词从小酷爱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喜欢下围棋,还痴迷于汉服研究。作为典型的“Z世代”,她也喜欢和朋友分享个人爱好。逛展过程中,她一直热情洋溢地向好友推荐文物。

  近年来,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断增强,文化体验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类景点在年轻人中的热度与日俱增。

  “年轻人既是文物信息的接受方也是二次发送方,他们所做的分享有时比博物馆的展陈更吸引人。”吉林省博物院历史部主任张贺坦言,年轻人也是“博物馆的一部分”,他们在展览的对外传播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名年轻人在吉林省博物院认真观看文物介绍。 张瑶 摄

  张贺认为,随着时代发展,博物馆的功能定位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博物馆主要承担文物保存和学术研究任务;现在,博物馆越来越向展览展示和社会教育倾斜。这也是博物馆热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数字技术让博物馆更有趣,也更对年轻人的“口味”。在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绿野先踪——考古实证下的东北史前生活”展运用全息投影技术,让河水“流”到了地面上,“水里”的鱼被踩到会四散逃开。诸如此类的有趣设计让该馆大受欢迎,参观的学生络绎不绝。

一名年轻人在吉林省博物院认真观看错金银鸟篆文铜壶。 张瑶 摄

  吉林大学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唐淼表示,数字技术极大地增强了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性,让观众有了沉浸式体验。如今,数字技术已经成为博物馆转型绕不开的话题。

  博物馆越来越懂年轻人的心思。吉林省博物院耗时两年多推出的“吉镜流光——吉林省博物院藏铜镜展”,靠着唯美的布景和女性视角火出圈,吸引大量年轻女孩穿着汉服来逛展。“她们又构成了展览中的一道靓丽风景。”张贺说,在策展上多花一些心思,总会有出人意料的结果。

  为了满足年轻人的多样化需求,各地博物馆纷纷扩大“朋友圈”。延边博物馆是一座具有朝鲜族民族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目前正在举办杭州市临平博物馆的“玉韫良缘——良渚文化精品展”,而该馆的“礼衣雅蕴——朝鲜族传统服饰展”也走出延边,到云南、福建、上海、湖北等地交流展览。

游客在延边博物馆参观。(资料图) 延边博物馆供图

  延边博物馆馆长金明华表示,该馆每年接待的年轻观众人数已经接近一半,但一地的历史、文物总归是有限的,很难满足年轻人的胃口,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各地受年轻人欢迎的展览流动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邓含词后来告诉记者,非常开心有朋友接受她的推荐,她所在的汉服社团甚至要组团来参观。“这就是所谓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吧。”她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国外交官沉浸式体验海派民俗 加深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理解

      中新网上海5月14日电 (记者 陈静)春将暮,夏欲至。记者14日获悉,来自泰国、菲律宾、老挝、埃及等国驻沪领事馆的外交官们相聚丽娃河畔,在“上海暑期学校-第十二届驻沪领事馆外交官项目”中,从衣、食、雅、乐多个方面,沉浸式感受海派民俗与文化。外交官们体验做立夏饼。 华东师范大学供图  过去十多...

    时间:05-14
  • “美丽中国中脊带”发布首份“朋友圈”倡议 促文旅产业合作

      中新网云南腾冲5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基于破解著名的“胡焕庸线”而提出的“美丽中国中脊带”建设迎来一项新进展,12日在“胡焕庸线”西南端云南腾冲举行的第三届“美丽中国中脊带”可持续发展论坛闭幕式上,来自政府部门、产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30多家代表共同发起成立“美丽中国中脊带”文旅产业合作圈,签署合...

    时间:05-14
  • “自带光环的武汉”冲上热搜 日晕奇观刷屏朋友圈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慧纯)“哇!头一回看到日晕。”13日上午10时30分,武汉上空出现日晕景观。市民杨先生忙拍下视频发朋友圈,“太好看了”。  从视频上看,日晕的场面相当壮观,略显阴沉的天空中,一圈巨大的彩色光环围绕在太阳四周,乍一看,就像太阳戴了一个巨型隐形眼镜。长江...

    时间:05-14
  • 未在朋友圈为单位“打CALL” 能否因此开除员工

      □ 本报记者   战海峰  □ 本报通讯员 唐寅  陈某自2013年11月16日起在重庆市某妇产医院从事驾驶员工作,双方签订劳动合同。2017年,某妇产医院出台内部规定,要求院内员工参加院内微信朋友圈推广,并对员工每日推广的信息和转发量进行考核,未达标者以每人200元的标...

    时间:05-14
  • 观明代壁画 赏非遗民俗 两岸暨港澳青年沉浸式感受历史文化

      中新社北京5月13日电 (陈建新)京港澳台青年沉浸式交流体验活动13日在北京举行。逾40名两岸暨港澳青年走进石景山区,参观法海寺、法海寺壁画艺术馆、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等地,沉浸式感受历史文化。  始建于明朝年间的法海寺,地处翠微山南麓。在绿树掩映下,青年们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了解法海寺历史沿...

    时间:05-13
  • 元宇宙又添新体验:45分钟沉浸式虚拟探索胡夫金字塔

      中新网上海5月12日电 (记者 徐银)作为全球首个在埃及胡夫金字塔内部和周围环境进行扫描勘测和建模还原的新型文旅体验,“消失的法老 Horizon of Khufu——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展”将于近日在上海兴业太古汇正式开幕,记者12日在现场进行了提前探营体验。  背上重约5千克的特制“背包”、戴上重约0.7千克的头戴设备…...

    时间:05-12
  • 虚拟现实中能闻到花香吗?一款小型可穿戴接口可打造沉浸式体验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工程学论文称,中国内地与香港高校研究团队合作研发出一款小型可穿戴虚拟现实(VR)接口,能让用户闻到多种不同气味,包括迷迭香、莫吉托、煎饼和榴莲的气味。  研究人员指出,这款小型可穿戴VR接口设备能在局部...

    时间:05-10
  • 东盟媒体沉浸式体验怀化文旅 感知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中新网怀化5月9日电(刘曼)“沉浸式体验有助于让游客亲近文化,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了解中,增强自身归属感。”“行走中国—2023东盟国家主流媒体怀化行”采访活动正在湖南怀化举行,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执行编辑冯嘉麒把荆坪古村的历史遗迹、雁鹅界古村落的非遗集市、枫香瑶寨的拦门酒...

    时间:05-09
  • 汉服京城降温 体验馆数量缩减50%

      人流如织的古迹、景区内,衣袂飘飘的汉服爱好者结伴出游,卷起一波穿搭风潮的同时,也让汉服商家分得了流量红利。随着汉服产业的发展,服装销售与租赁、写真拍摄与编辑,及妆造、道具等一系列业务随之产生并壮大。市场最热的时候,京城的汉服体验馆数量曾达百余家,但如今却缩减至不足50家。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这其中10%为近半年新...

    时间:05-09
  • 台媒:台北故宫博物院接到“炸弹”恐吓信 警方清查后未发现异状

      中新网5月9日电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位于台北市士林区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接获恐吓信,内容称已在北部和南部院区分别安装3颗和2颗遥控炸弹,预计7日下午引爆。警方8日率搜爆犬巡查,并未发现异状。资料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来源:台湾“中时新闻网”  台北故宫博物院8日发布消息称,在观众意见信箱接...

    时间:05-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