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实体经济基本盘稳中向好

2023-05-07 05:38:04

来源:经济日报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面对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稳中向好,实体经济“基本盘”地位不断巩固。

  整体业绩平稳增长

  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的“领头雁”,其业绩反映出经济发展态势。“上市公司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了经济稳健发展,壮大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力量。”广西大学副校长田利辉表示。

  年报显示,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0.55万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4.16万亿元,同比增长2%;扣非后净利润3.95万亿元,同比增长3%。实体类上市公司展现出更为良好的高质量发展势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25万亿元、净利润1.9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5%;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覆盖2倍利润规模,体现较强的经营造血能力。

  深市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万亿元,同比增长7%,近六成公司收入正增长。在全球经济和外贸增长动能下滑的情况下,实现海外业务收入3.4万亿元,同比增长19.2%,展现较强韧性。

  科创板数据显示,2022年板块公司突破500家,整体营业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净利润首次突破千亿元,研发投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初步呈现“硬科技”企业的活力与韧性。

  202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突破1200家,总市值超12万亿元。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板块公司经营业绩保持快速增长,全年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0.4%和11%,近六成公司收入实现正增长,近八成公司实现盈利。

  研发带动企业发展

  研发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驱力。去年,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一批科技实力突出的头部公司实现市值攀升。

  目前,沪市主板千亿元以上市值公司近1年、近3年分别净增加8家、28家,百亿元以上市值公司分别净增加81家、184家。其中,以电力设备、国防军工、医药生物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市值提升较为明显,近3年千亿元以上市值公司家数由17家提升至33家,比重提升至38%。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程凤朝表示,2022年年报显示,全市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1.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27万亿元,平均研发强度2.32%,同比提高0.2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医药生物(41.96%)、计算机(17.88%)、国防军工(11.83%)、通信(9.97%)等行业研发投入较高;分地区看,研发投入较高的地区分别是北京市(38.52%)、上海市(32.25%)、天津市(9.47%)等。

  沪市主板公司实体类公司合计研发投入8412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中国建筑、中国石油、中国移动、中国中车、长城汽车等19家公司研发投入超百亿元,9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深市公司投入研发资金合计6633.7亿元,同比增长15%;研发强度为3.5%,较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其中,107家公司投入超10亿元,中兴通讯、比亚迪、宁德时代和TCL科技等6家公司投入超100亿元。与此同时,深市公司研发人员超128万人,平均每家公司超500人,人才集聚成效显著。

  专家表示,大额研发投入为相关公司带来良好市场表现。截至去年末,研发投入金额超1亿元且研发强度超5%的高研发投入公司平均市盈率、市净率分别达46倍、3.59倍,高于其他公司36倍、3.15倍的平均估值水平,研发创新实力已成支撑企业市场价值的关键要素。随着研发资金持续涌入新经济新产业,一系列技术取得突破。去年,深市近七成研发资金投入到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设备和生物科技投入增长较快,同比分别提升67.9%、32.1%和19.6%。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程凤朝表示,以上市企业创新主体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专家表示,随着上市公司科技研发不断深入,产业转型升级换挡提速,新兴动能日益提升。一方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三大运营商移动用户5G渗透率突破60%,云业务收入均实现同比翻倍增长,为产业数字化提供技术保障;另一方面,新技术持续涌现,例如,中国海油去年完成国内首套深水水下油气生产系统应用,在深海油气开发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打破了境外企业的技术垄断。

  全产业链效益攀升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去年,上市公司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积极发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

  “沪深主板汇集了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蓝筹企业,有力带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以新型基础设施为例,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为代表的新基建,一头连着巨大的投资与需求,一头牵着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逐渐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说。

  沪市主板三大通信运营公司以5G基站为基点,辐射了从系统设备到手机芯片再到终端设备的、具备完整性和竞争力的本土移动通信产业链,合计净利润增速12%。特高压产业链中,国电南瑞、中国西电、平高电气、四方股份等公司精耕主要核心零部件环节,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4%、14%、200%、20%。受益于新能源格局加速布局,沪市主板公司从上中游光伏设备,到下游光伏发电企业,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全覆盖。主要光伏发电公司全年合计完成发电量约5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带动全产业链业绩攀升,产业链整体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增长81%、102%。

  科创板持续打造“小巨人”矩阵,加快培育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截至目前,共有256家科创板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录,35家科创板公司获评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35家科创板公司的产品获评“单项冠军产品”,合计占科创板上市公司总数的55%。上述企业去年收入规模快速增长,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137.54亿元,同比增长35%;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81.87亿元,48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过50%。“小巨人”企业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安集科技、绿的谐波等多家公司在关键环节自主化上实现重大突破,有力推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经济日报记者 彭 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年报显示——实体经济基本盘稳中向好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面对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稳中向好,实体经济“基本盘”地位不断巩固。  整体业绩平稳增长  上市公司作为实体经济的“领头雁”,其业绩反映出经济发展态势。“上市公司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了经济稳健发展,壮大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

    时间:05-07
  • 一季度中国海洋生产总值2.3万亿元 海洋经济呈恢复向好态势

      中新社北京5月6日电(记者 阮煜琳)中国自然资源部6日消息,一季度中国海洋经济稳中有进,实现良好开局。据初步核算,一季度中国海洋生产总值为2.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5.1%。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6日对记者表示,一季度,沿海地方和涉海部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海洋领域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市场预期明显...

    时间:05-06
  • 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 折射经济持续向好信号

      本报记者 田 鹏  39天破100亿件、67天破200亿件、96天破300亿件、124天破400亿件。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业整体呈企稳回升态势,业务量增速逐月提速向好。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4日,2023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400亿件,比2019年达到400亿件提前128天,比2022年提前24天。  “快递业务连着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是经济活动和...

    时间:05-06
  • 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人口高质

    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李强蔡奇丁薛祥出席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5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

    时间:05-05
  • 习近平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 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人口高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5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做好新一届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研究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一届中央财经委员会要继续发...

    时间:05-05
  • 积蕴暖意 释放活力——从“五一”假期看中国经济复苏向好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五一”假期——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首个5天假期备受关注。  神州大地游人如织,江山如画;大街小巷人气兴旺,烟火升腾;工厂车间灯火通明,繁忙有序……忙起来、热起来的假期,再次彰显中国经济的强大活力和韧性。  活跃的假期:...

    时间:05-05
  • 我国快递业务量增速逐月向好 快递业整体企稳回升

      业务量增速逐月向好,已超300亿件——  快递业整体企稳回升  本报记者 吉蕾蕾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稳步增长,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截至目前,快递业务量已超300亿件,日均揽收和投递包裹量均超3亿件,在服务生产消费、畅通经济循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快递业一头...

    时间:05-05
  • 我国快递业务量增速逐月向好 快递业整体企稳回升

      业务量增速逐月向好,已超300亿件——  快递业整体企稳回升  本报记者 吉蕾蕾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稳步增长,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截至目前,快递业务量已超300亿件,日均揽收和投递包裹量均超3亿件,在服务生产消费、畅通经济循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等方面的作用日...

    时间:05-05
  • 山东新出台36条政策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中新网济南5月4日电 (记者 沙见龙)聚焦破解企业在科技创新、生产经营方面存在的突出矛盾困难,2023年5月,山东出台涉及上述两大方面的36条政策,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作为该省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三批),据初步测算,预计新增减税降费350亿元(人民币,下同),涉及山东省级及以上财政支出16.3亿元。 ...

    时间:05-04
  • 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访蚂蚁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民营企业如何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如何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质效,巩固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大显身手?近日,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蚂蚁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  记者:在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的背景下,数字经济与实体经...

    时间:05-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