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董明珠1150万股被冻结?格力回应:录入错误!

2023-05-06 14:36:55

来源:国是直通车

  (资料图)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董明珠 中新社记者 崔楠 摄

  文/陈康亮

  针对备受关注的董明珠股份被冻结一事,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格力电器董事会秘书办公室,其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内部正在核实这个事情。

  随后,格力电器5日晚间发布更正公告称:经核查,因个别信息存在录入错误,误将截至报告期末前十大股东中董明珠的股份状态填写为“冻结”,现对相关内容进行更正,更正后董明珠的股份状态填写为“质押”。

  股权冻结乌龙

  格力电器的股权冻结乌龙,始于此前格力电器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截至一季度末,作为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董明珠持股数量为4448.85万股,持股比例为0.79%,其中有1150万股处于冻结状态。

  以格力电器5月5日的收盘价每股35.15元计算,董明珠遭冻结的股份市值约为4.04亿元人民币。

  这价值4亿元的股票让不少市场人士对格力电器的经营情况产生质疑。

  市场传言,董明珠在2019年曾将其所持有的一部分格力电器股份质押给了一家金融机构,以获得资金支持。然而,在股市下跌和董明珠所持股份价值下降的情况下,这些股份的市值已经低于其质押价值,因此金融机构选择了冻结董明珠的股份。

  不过,随后格力电器的更正声明,让事情变得清晰。更正后,董明珠的股份状态由“冻结”改为“质押”。

  “股权冻结”与“股权质押”,这二者有何区别呢?

  公开资料显示,股权冻结是法院冻结公司或个人的股权或投资权益的一种方式,一般是债权人为保证其权益而采取的措施。

  股权质押,则是债务人是为了获得借款或其他利益主动将股权质押给银行等债权人。

  简而言之,前者是被动接受,后者是主动为之。

  格力电器遭遇“多事之秋”

  必须看到,此次“股权冻结乌龙”背后折射出了部分投资者对格力电器的担忧。在曝出本轮“股权冻结乌龙”之前,格力电器的股价就已遭遇罕见跌停。

  5月4日,在格力电器披露2022年报后的首个交易日,格力电器盘中一度跌停,一天蒸发220亿元,市值失守2000亿元。这是3年来格力电器首次遭遇如此大跌。

  对于格力电器股价跌停,市场把原因归咎于业绩、分红低于市场预期。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格力电器跌停与其业绩不及预期密不可分。近期披露的数据显示,格力电器营收增速明显放缓,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这些数据都表明了格力电器的业绩表现不如市场预期。

  4月28日晚间,格力电器发布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889.884亿元,同比增长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5.066亿元,同比增长6.26%。

  然而全年业绩微增难掩其四季度业绩的颓势。在2022年第四季度,格力电器的营收为414.994亿元,同比下滑1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025亿元,同比下滑16.4%。

  该公司同日还公告,2023年第一季度,格力电器实现营收354.558亿元,同比增长0.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093亿元,同比增长2.65%。

  与格力电器营收增长乏力形成对比的是,其主要对手美的集团今年一季度营收增长超5%、净利增长超10%。

  此外,一向被投资者视为“分红大方”的格力电器,最近却被不少投资者嫌弃“分红太少”。根据公告,格力电器2022年度利润分配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据媒体报道,此前市场曾预计分红规模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含税),而实际方案大打折扣。

  奶酪基金投资经理胡坤超表示,市场先前对格力电器的复苏预期较为乐观,股价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但与美的、海尔等公司业绩相比,格力电器2023年一季度业绩不及预期,而分红情况也相对不及市场预期。这是造成格力电器股价重挫的原因。

  展望未来,国泰君安分析师蔡雯娟则表示,尽管格力电器今年一季度业绩低于预期,但实际经营质量扎实稳健,经营现金流同比显著好转。综合考虑公司合同负债情况,呈现出经销商良好的提货意愿,预计二季度空调业务收入有望持续复苏,带动公司二季度整体业绩加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家电行业规上企业营收1.75万亿元

      2022年家电行业规上企业营收1.75万亿元——  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经济新方位·展会看经济)  本报记者 韩 鑫   实时视频引导、一键蒸汽清洁,智能蒸烤炸一体机让厨房新手也能做出美味大餐;搭载活性锰除甲醛技术的绿色空调,“除醛+送风”48小时,耗电量还不到1千瓦时……  日前,为期4天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在上海落...

    时间:05-06
  • 2022年家电行业规上企业营收1.75万亿元

      2022年家电行业规上企业营收1.75万亿元——  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经济新方位·展会看经济)  本报记者 韩 鑫  实时视频引导、一键蒸汽清洁,智能蒸烤炸一体机让厨房新手也能做出美味大餐;搭载活性锰除甲醛技术的绿色空调,“除醛+送风”48小时,耗电量还不到1千瓦时……  日前,为期4天的中国家电...

    时间:05-06
  • 股价暴跌!美国又一银行面临倒闭风险 美媒:因美联储激进加息陷困境

      海外网5月5日电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5月4日早盘交易期间,美国西太平洋合众银行的股价暴跌50%以上,许多民众担心,该银行会成为两个月里第4家倒闭的美国银行。  2023年以来,西太平洋合众银行的股价跌幅已超过85%,数亿美元市值蒸发。这家面临财务困境的银行在5月3日发表声明,承认正在衡量潜在投资者给出的报价,也有出售27亿美元贷...

    时间:05-05
  • 中国白酒上市公司2022年实现行业总体营收和净利双增

      中新社北京5月4日电 (记者 陈康亮)根据中国白酒上市公司新近发布的2022年年报,行业总体取得颇为亮眼的业绩,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实现明显增长。  根据申万宏源证券的统计,A股白酒板块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逾337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约17%,实现净利润逾1312亿元,同比增长约21%。  从年报来看,白酒行业马太效应有所...

    时间:05-04
  • 今年一季度境内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速2.0%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上市公司的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近日陆续出炉。数据显示,上市公司整体保持平稳增长,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结构、生态进一步改善。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披露数据显示,一季度,境内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7.03万亿元,同比增速2.0%,实现净利润1.60万亿元,同...

    时间:05-04
  • 今年一季度境内上市公司营收同比增速2.0%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呈现恢复向好态势。上市公司的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近日陆续出炉。数据显示,上市公司整体保持平稳增长,上市公司整体质量、结构、生态进一步改善。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披露数据显示,一季度,境内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7.03万亿元,同比增速2.0%,实现净利润1.60万亿元,同比增速2.0%。  在营业收...

    时间:05-04
  • 2022年中国境内上市公司营收逾71万亿元,同比增7.2%

      中新社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 陈康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下称中上协)29日发布中国上市公司2022年经营业绩分析报告称,2022年中国境内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71.5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2%;实现净利润5.63万亿元,同比增长0.8%,整体业绩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中上协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反复...

    时间:04-29
  • 机构:2022年物业百强企业营收均值14.82亿元 头部效应显著

      中新网北京4月27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4月26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管理面积均值达到6400.62万平方米,高速增长转为高质发展;营业收入均值达14.82亿元,同比增长10.62%,基础服务收入韧性强,增速达14.76%。  同日,由北京中指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办,北京中指信...

    时间:04-27
  • 3月份中国工业企业营收由降转增 利润降幅收窄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中国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1—3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16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4%。其中,3月份,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企业利润降幅有所收窄。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表示,3月份,受宏观经济运行向好、市场需求恢复带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6%,而1—2月份为下降1.3%...

    时间:04-27
  • 3月份中国工业企业营收由降转增 利润降幅收窄

      中新社北京4月27日电 中国国家统计局27日公布,1—3月份,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167.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4%。其中,3月份,工业生产稳步回升,企业利润降幅有所收窄。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表示,3月份,受宏观经济运行向好、市场需求恢复带动,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时间:04-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