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05-04 05:34:47

来源:光明日报

  【研究报告】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加速迭代的“数字文明”,人类文明在技术驱动下不断取得新突破。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正全面融入我国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未来,数字经济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观现状 有规模、有基础、有实践

  有规模:占比高辐射广,渗透度较深。

  我国数据要素具有较大的规模优势。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达10.67亿人。根据国际数据公司测算,我国拥有的数据量预计2025年将达到48.6ZB,占全球数据量的27.8%,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同时,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全球领先,具有辐射广、渗透深的特点。一方面,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加速器”作用更加凸显,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缩短了信息传输、经济往来时间,可实现更大范围的跨区域交易。

  有基础:“5G+算力网络”为释放数据要素潜力筑牢底座。

  首先,网络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构建安全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拓展了新空间。“十三五”初期,我国还有约5万个行政村未通宽带,15万个行政村宽带接入能力不足4兆比特每秒,“通信难、用网贵”一度成为横亘在贫困地区发展中的难题。近年来,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农村和城市“同网同速”。

  其次,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石。当前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光纤和移动通讯网络。“5G+算力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截至2022年6月底,5G基站数达到185.4万个,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随着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云边协同、绿色智能的多层次算力设施体系正加快形成,有望缓解算力供需失衡问题。

  有实践:数据化改革实践为数据要素发展提供经验。

  一方面,各地积极推动数字化改革和数字化转型,为数据要素进一步发展积累经验。浙江省、河北省(雄安新区)、福建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等6个省市结合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研究构建更加适应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促进数据要素高效安全流通与应用。特别是浙江省,以“数字化改革”为主线,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引领数字经济新产品、新模式,最大限度地释放数据要素的巨大潜力。

  另一方面,数据要素资本化实践彰显创新活力,赋能中小微企业。浙江省上线“知识产权区块链公共存证平台”,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采集企业生产、经营链上的各类数据,由区块链存证平台发放存证证书,将数据要素转变成可量化的数字资产。广东省发放全国首张公共数据资产凭证,通过获取企业用电数据,为中小微企业画像,进行信用额度审核、贷款利率以及贷后风控监管。

  找不足 确权、流通等环节有待完善

  数据要素产权不明确。

  数据要素的确权可以激活数据资产。随着智能产品和设备广泛普及,未来所有的生产设备、感知设备、联网设备、联网终端,包括生产者本身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数据,渗透到产品设计、建模、工艺、维护等全生命周期,企业生产、运营、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以及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等全价值链。当前,由于产权配置不清晰,难以有效界定各数据主体的权益和对应的责任,导致数据资源不能有效整合,数据价值难以倍增。

  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效率较低。

  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数据交易实践探索,20多个省区市提出建设大数据交易机构,“北上深贵”四大交易所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贵州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大数据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正式落地北京市朝阳区;上海数据交易所成立。为保障数字生产要素有序、高速、有效流通,还需解决数据要素市场配置效率较低问题:一是数据孤岛现象明显。民生相关数据由政府掌握,个人消费等数据由企业掌握,两者之间存在壁垒,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水平较低。二是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一方面,我国数字经济相关法律规章仍处于短缺状态,影响数据要素安全高效流转和公平有序竞争,数据产权与分割、开放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数据生产流通全周期的法律规范与监管制度,导致个人隐私、商业机密存在风险。三是数据要素交易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国尚未有效建立统一的数据要素市场,也缺乏统一的数据流转规则,导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诸多瓶颈。

  数据要素安全性有待提高。

  一是个人信息隐私保障问题亟待解决。一些广告商、企业或不法分子等为了牟利,从非法渠道获取数据或滥用数据,造成大数据杀熟、数据泄露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消费者、数据生产者等的信心,阻碍了数据红利的释放。二是数据安全支撑产业基础薄弱。当前,我国数据安全企业规模小、竞争弱,数据安全产业对政府依赖性强,缺乏内生机制。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在2022年底达到704.3亿元左右,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数据安全市场规模仅为85亿元左右。

  寻对策 用数据要素驱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好数据要素确权,保障权益激活价值。

  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分级确权。对于涉及群体性利益的公共数据,将数据管理权赋予行政主体和社会组织,使其代表公众进行管理;对于企业开展经营活动期间形成的数据,基于“谁投入、谁贡献、谁收益”的原则,在严格保护和监督的前提下,将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赋予企业;对于具有强人身依附性的个人数据,应赋予个人对于数据的知情同意和控制力。

  完善数据收益分配,提升市场配置效率。完善数据收益分配制度,使各个利益主体的权益和激励能够相容。

  推动数据要素流通,建立高效交易市场

  建立多层次数据交易市场。采取多层次的市场架构,提供规范化的数据交易渠道,让数据交易在阳光下进行。对于场内交易,可设置由国家、行业协会、企业等多个主体主导建立的数据交易所。对于场外交易,可对数据包传输等进行标准化管理,监管数据交易资质。

  推动数据开放。政府可通过整合并开放数据释放数据价值,对市场进行引导。同时,鼓励和督促企业进行数据开放,对企业垄断数据的行为进行必要处罚,破除数据垄断的不良行为。

  创新数据要素流通技术和手段。加强数据技术相关人才队伍建设,推广“数据可算不可识”和“数据可用不可见”模式,利用技术手段保障数据交易和流通的安全性。

  提升数据要素安全治理,明确市场安全红线。

  健全数据要素安全法律法规和数据要素权益法律保障机制。明确数据要素安全各责任主体法律责任,从法律层面对数据存储、交易行为进行约束。同时,积极构建实体法规范和程序法规范相结合的法律保障机制,保护不同类型数据权益。对于公共数据,要在规定领域内公开,明确其他主体申请获得公共数据及参与监督的权利;对于企业数据,要有效跟进相应的法律制度,防止数据权利滥用引发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对于个人数据,要依据数据敏感程度分层次进行权益保护,改进侵权行为的认定规则。

  提升数据管理能力,推动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推动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协同治理模式和三位一体的数据安全保障模式。国家、行业和企业作为数据市场重要主体,要不断提升数据管理能力,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部门设置、人才建设等各个环节对数据全生命周期进行规范,促进数据治理水平提升。

  (光明日报 作者:唐天伟、江晓婧、何艳,分别系江西师范大学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地方党委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绩效评估体系研究”[编号:21WT29]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研究报告】  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加速迭代的“数字文明”,人类文明在技术驱动下不断取得新突破。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正全面融入我国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未来,数字经济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是驱动数字经济发展...

    时间:05-04
  • (经济观察)福州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 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中新社福州5月1日电 (记者 闫旭)数字人民币1分钱买咖啡、1元体验非遗、购体彩、抓娃娃……在4月30日于福州落幕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各试点银行机构设置的数字人民币展示体验区吸引许多观展者互动体验。  “每次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我都会动员全家去抢,挺划算的...

    时间:05-01
  • (经济观察)福州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 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中新社福州5月1日电 (记者 闫旭)数字人民币1分钱买咖啡、1元体验非遗、购体彩、抓娃娃……在4月30日于福州落幕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各试点银行机构设置的数字人民币展示体验区吸引许多观展者互动体验。  “每次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我都会动员全家去抢,挺划算的。”体验了数字人民币买咖...

    时间:05-01
  •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福州闭幕 对接数字经济项目额3357亿元

      中新社福州4月28日电 (记者 龙敏)为期两天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8日在福州闭幕。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8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本届峰会共招商对接数字经济项目606个,总投资3357亿元(人民币,下同)。  组委会人士称,本届峰会成果丰硕,一系列数字新技术新产品集中发布,一批数字经济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举办数据资源、数字政务...

    时间:04-29
  • 看图学习|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

      4月27日至28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发展,对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重要部署,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今天,一起来学习!   监制:张军 于锋  统筹:伍刚 王薇  策划:黄玉玲  设计:魏星宇  (央...

    时间:04-28
  •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白皮书(2023年)》在福州发布

      中新网福州4月28日电 (记者 龙敏)28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城市分论坛在福州召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研究院编制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白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白皮书》)在论坛上发布,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石明磊就主要内容作了介绍。 ...

    时间:04-28
  • 数字中国建设:数据安全保障不容忽视

      中新网福州4月28日电 (叶秋云)不动产统一登记、电子证照、无线政务专网……近几年,各地都在加快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的进程。随之,数据安全成为政务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数据安全是数字政务的‘生命线’,要以‘零事故’为目标,做到‘三要三不要’,为数字政务注入‘安全力’。”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向东28日...

    时间:04-28
  • 总面积超千万平方米!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题材展会增长迅速

      央视网消息:恢复线下展是帮助企业稳订单的重要手段。在4月27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商务部及时调整涉外经济技术展览会管理要求,积极推动线下展会恢复,有关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也因地制宜出台了展览业扶持政策,各地展览活动加速恢复。  据商务部统计,2023年一季度,境内专业展馆举办的展览活动共计540场,同...

    时间:04-28
  •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发布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

      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今天(27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开幕式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对外发布了《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开通5G基站231.2万个,5G用户达5.61亿...

    时间:04-28
  • 数字中国建设:让数据资源赋能数字经济发展

      中新网福州4月27日电 (记者 龙敏)27日,以“汇聚数据资源 赋能数字经济”为主题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据资源分论坛在福州举办,政府机构官员、院士专家以及深耕产业发展的企业家与会,就建设数据资源分类体系、数据资源治理体系、数据资源技术体系、数据资源产业体系、数据资源国际合作体系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和分享。...

    时间:04-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