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农机合作社发展遇困难 90后姑娘返乡助农谋发展

2023-05-04 04:13:2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沈燕芬是广州增城石乡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她不但自己会开农机,还带动周边乡村发展。以她的合作社为基础牵头成立的广州市首家星级农机联合社一年服务面积10万亩以上,服务农户超4000户。您能想到吗?三年以前,她还是一位坐在深圳写字楼里的项目主管。她为什么从城市回到农村?短短三年,又是怎样干出了这样一番农机事业?

  父亲的农机合作社后继无人 女儿返乡接手

  广州增城石乡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沈燕芬:最开始返乡主要是受我父亲的影响,这几年乡村振兴政策利好,他就希望我们年轻一代的人可以回来家乡跟他一起经营,把合作社做大做强。

  广州增城石乡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沈燕芬:我爸给我打电话,让我回来。然后我就问他,那你给我多少钱工资呢?他后面就没有说话了。他也想到了,如果我回来的话,肯定没办法同步到我之前的那份工资。

  话虽如此,但作为家中的长女,沈燕芬心里很心疼父亲。父亲沈灿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农机手,干了将近40年,还带头成立了增城最早一批农机合作社。这些年,父亲患上了严重的腰肌劳损,经常疼痛难忍,对农机合作社的管理也力不从心了。

  广州增城石乡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沈燕芬:我们合作社是从2009年成立的,成立了十几年,整个增城就他能够坚持这么多年,其他人都基本上转行了。我妈妈也曾经劝他说,要不你卖掉那些机器,转行算了,但是他还是坚持下来了。我觉得他应该是有一种情怀跟执念在这里,所以当时的话,我没办法让他去转行,没办法让他退下来,那就帮助他把这个合作社做起来。

  2020年,沈燕芬下定决心辞去深圳的工作,回到老家,接手了父亲的农机合作社。经过一番调研,她跟父亲商量,打算先整合村里农户的零散土地,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但农户们却对她这个从城里回来的姑娘顾虑重重。

  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村民 屈善汉:她刚开始回来的时候,村民看到她人的个子小小的,又不知道怎么耕田,村民看到她说机械化种植,都没什么信心。

  广州市增城区白湖村村民 尹珍女:我们真的不相信,一个女孩子耕田。我的田给你都不知道种得出稻谷来,你要种不出来,你要赔钱给我们,当时我这么跟她说的。

  让农户们没想到的是,沈燕芬骨子里十分要强,她每天跟父亲到田里学习,熟悉农机耕作的各种设备、各个环节,还报名了线上线下的培训课。

  广州增城石乡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沈燕芬:刚开始学农机的时候,我是坐在我父亲的一个驾驶舱里面,跟他挤在一块,观察他的一些做法,基本上一两个小时腿是非常麻的,因为它没有座位,它没有副驾驶室,只能是蹲在那里,靠在椅背上。

  刻苦学、拼命练,一年多时间,沈燕芬就成了一把操作农机的好手。登车、挂挡、启动,一气呵成,潇洒干练。

  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村民 屈善汉:后来周边的人都发现,她耕田确实耕得不错,样样都行,又会开拖拉机,又会飞无人机,又会开插秧机,没想到她这样一个小小个的人,却这么有本事。

  广州市增城区白湖村村民 尹珍女:第一年种出来的稻谷过千斤,一个女孩子真是好了不起,我们所以都相信她了。

  合作社采用现代管理方法 效率提升

  经营农机合作社,熟练操作各种农机是入门的门槛。接下来,她就要干父亲不会干的事了。沈燕芬想把在城市工作中学到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应用到合作社。终日劳作在田间地头的农机手们能认可这套外来的管理方法吗?

  广州增城石乡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沈燕芬:整个合作社基本上是围绕着我父亲一个人在转,哪里需要他,哪里出现问题就找他,所以他一天到晚电话响不停,每天忙得团团转的那种感觉,我会觉得这种事其实是不合理的,在小规模的时候还可以,但是当你有了一定规模的时候, 这种是没办法运转过来的。

  沈燕芬尝试着,想把自己在深圳公司工作时的一些新经验用于农机合作社的管理,但很快便发现无法推行。

  广州增城石乡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沈燕芬:做了一些数字化的管理,弄了一组我的表单等等,让农机手去记录一下他们每天的一些工作,就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对他们来讲就是一种难度,就是落不了地,我那些东西在他们来讲,是纸上谈兵,说我是在电脑面前乱指挥他们干活。

  沈燕芬意识到,经验不能照搬照抄,“接地气”的方式才更易于让老农机手们接受。

  广州增城石乡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沈燕芬:针对老一辈的农机手或者农事员,他们可以拍照片发给我们,或者下班后来到办公室跟我们田间经理人说一下他今天干了什么事情。

  除了“稳住”老人儿之外,沈燕芬还要想办法吸纳新人,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接手农机合作社时,她的四个弟弟妹妹被父亲召唤加入进来。从2021年开始,陆续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目前在32名员工中,有9人都是90后,他们担任起了农机手、植保机飞行员、田间经理人、行政财务等重要角色。

  沈燕芬和她的农机社在当地的名气越来越大。来自湖南的大学毕业生曾淼,特意来到广州,加入沈燕芬的团队里。

  广州增城乡农机专业合作社员工曾淼我家里人会说我,你想种地可以不用跑这么远,家里面也有地,你也可以种地,我想做的不是守着我们原先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想可以实现机械化耕种,生产变得更加的规模化。

  流转土地 提供托管服务 撂荒地创新价值

  沈燕芬当初是被父亲硬叫回农村的,如今,有大学生专门跑来学习农事。有了这些年轻人的加入,合作社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顺畅。他们的到来也让沈燕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前景与潜力。父亲的合作社在她手里上了一个新台阶,接下来该干点什么呢?

  在当地,单独一家农户的田地面积小,种植成本高,收益低,不少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土地撂荒的现象时有发生。沈燕芬他们把撂荒地成规模地流转过来,或是推荐给客户做流转之后再托管给他们,进行复耕复种。

  这块土地,就是农机合作社刚从周边农户那里接手的撂荒地。耙田机被地里的草根和藤条缠住后,机械的连接处发生了损坏。

  广州增城石乡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沈燕芬:第一年去复耕复种,它是有一定难度的,有些地是常年撂荒,草都比人高,有一些以前种了香蕉、瓜果,那些东西藤条很多,我们这种机器下去还会陷机。

  和父亲经营合作社时单一的农机服务不同,沈燕芬更注重开展全流程的农业生产托管,为农户提供种植指导、农机调度、物资采购和销售等服务。

  广州增城石乡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沈燕芬:生产托管服务基本上是我们来主导的生产性行为,我们内部会把整个生产周期的计划给做出来,打药的时候,施肥的时候,我们会提前告知农户去配合我们。

  农户把土地托管给沈燕芬他们之后,不仅省心省力,还可以加入合作社务工、获得一份收入。三年时间,他们盘活了广州市范围内大量闲置农田和撂荒地。

  广州增城石乡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沈燕芬:通过我们的一个托管服务,传统农户是可以一个人种植一两百亩田的,整体的年收入是可以达到几万块钱。

  广州增城石乡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沈燕芬:我理想中的乡村应该是人人都非常向往的一片世外桃源。鸟语花香,鱼米丰收。农民应该是人人都羡慕而且尊崇的一项职业。

  沈燕芬以她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在2021年5月牵头成立了广州市首家星级农机联合社,先后完成了增城区7个村子的整村机械化试行工作。目前,他们的联合社已有8家成员,他们助农兴农的范围更大了。沈燕芬对农村和农民的理想,相信也是她父亲的理想。但沈燕芬和年轻的伙伴们通过不一样的路径逐渐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农机手,到科学管理一群优秀的农机手,再从农机服务到开展全流程的农业生产托管,把现代技术、现代管理和现代经营带进乡村,传统乡村的振兴梦越来越清晰。

  (央视新闻客户端记者 魏星 广东台 广州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农机合作社发展遇困难 90后姑娘返乡助农谋发展

      沈燕芬是广州增城石乡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她不但自己会开农机,还带动周边乡村发展。以她的合作社为基础牵头成立的广州市首家星级农机联合社一年服务面积10万亩以上,服务农户超4000户。您能想到吗?三年以前,她还是一位坐在深圳写字楼里的项目主管。她为什么从城市回到农村?短短三年,又是怎样干出了这样...

    时间:05-04
  • 新疆兵团基层连队养殖合作社成游客打卡地

      中新网新疆昆玉5月3日电 (史玉江 王平平)“鹦鹉、元宝鸽、金丝猴、小矮马、马鹿……还有市场价约45万元一只的巴勒斯坦大马士革种羊。  这里不是大城市里的动物园,而是位于新疆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皮山农场九连的玖牧源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常只能在动物园观赏到的很多动物,在这里几乎都能...

    时间:05-03
  •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多次考察专业合作社,有何深意?

      南海之滨,“荔乡”茂名。春风吹拂,枝头上一串串绿色荔枝果随风摇曳。再过些时日,这些果子就会迎来丰收。  4月11日,广东考察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察看荔枝种植园、农业合作社。总书记点赞乡亲们靠发展荔枝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荔枝种植有特色有优势,是促进共同富...

    时间:04-14
  • 热解读|来到“荔枝之乡” 总书记再次走进合作社有何深意?

      |热解读|4月11日,广东之行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该村有着2000余年荔枝种植历史,村内的贡园,更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历史最悠久、品种最齐全的古荔园之一,享有“荔枝博物馆”的美誉。视频:习近平在茂名市考察...

    时间:04-14
  • 青海玉树去年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分红资金突破4000万元

      中新网青海玉树3月24日电(记者 李江宁)“2022年,玉树全州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分红资金突破4000万元大关,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494元,同比增长6.8%。”24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农牧科技局局长扎西朋措对外表示。  当日,玉树州全力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建设新闻发布会在玉树市召开。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李...

    时间:03-24
  • 两会访谈 | 农民合作社引领共富路

      两会访谈 | 农民合作社引领共富路  ——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砖墙镇茅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邢青松  编者按: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

    时间:03-11
  • “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助新疆库车果农变“省心工人”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9日电 (王小军 王建强 杨小军)新疆库车钟华香梨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对果农的香梨从种植、管理、销售进行全程“托管”,果农们不用操心,当起了“省心工人”。  3月,正是香梨修剪、嫁接的关键时期,新疆库车钟华香梨专业合作社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免费为果农修剪、嫁接果树,实...

    时间:03-09
  • 广西百色打造机械化种植基地 助绿色蔬菜销往粤港澳

      中新网百色3月4日电(韦莲香 林洁琪)连绵的翠绿蔬菜地、农机往来繁忙、喷灌系统的水雾随风摇曳……近日,记者走进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龙川镇绿色生态蔬菜产业示范基地,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春耕图展示在眼前。  百色市农业机械化服务中心介绍,右江区龙川镇绿色生态蔬菜产业示范基地是由百色市政府引进,致力于打造深圳市菜篮子基...

    时间:03-04
  • “合作社经济”为现代农业赋能 内蒙古乡村田间创千万收益

      中新网呼伦贝尔2月11日电 题:“合作社经济”为现代农业赋能 内蒙古乡村田间创千万收益  作者 张玮 张东阳  年关已过,春回大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荣旗六合镇东山屯村福海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商讨着开春后的种植计划。  “我们今年有5个村经营土地,一共超过31200亩,其中,210...

    时间:02-11
  • 山东薛城深耕农业合作社建设 助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中新网枣庄2月6日电 (沙见龙 张生 丁梅)“这个真甜,还很香,欢迎购买,更欢迎来基地品尝、采摘。”在山东枣庄薛城区的一座草莓大棚内,该区吴庄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山东“山里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裕朋正在进行网络直播,吸引数万名民众线上围观、购买新鲜草莓。  薛城区常庄街道吴庄村是鲁南枣庄一个普通的农业村,住户4...

    时间:02-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