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五一”扎堆吃烧烤?这份健康提示必读!

2023-04-29 04:30:4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4月29日电(韦香惠)“五一”假期开启,伴随着近期各地“烧烤美食”话题的火爆,驶向各地的“烧烤大军”已陆续启程。为了让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免顾健康之忧,中新网采访了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刘猛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班凌伟,推荐一份健康烧烤指南。

一家烧烤店内座无虚席,食客排队享用美食。 中新社记者 梁犇 摄

  这些人上车且慢!

  烧烤美味,但纵情享受的体验并非适合所有人。刘猛提醒以下这些人群需要格外注意健康风险。

  心血管疾病患者:烧烤食品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胆固醇,而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过度食用可能会加重疾病的程度。

  肠胃疾病患者:烧烤食品难以消化,而肠胃疾病患者可能因消化不良等问题而导致症状加重。

  儿童: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不能够完全消化烧烤食品中的油脂、蛋白质等物质,长期食用容易引起肠胃负担、挑食等问题。

  孕妇:烧烤食品难以保证卫生,可能存在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而孕妇的体质相对较为敏感,不适宜多食烧烤。

  肥胖人群:烧烤食品通常含有较高的卡路里和脂肪,过度食用可能会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

  班凌伟介绍,在烧烤时,食物中的成分在高温下发生热解或热聚反应,产生多环芳烃、杂环胺等有害物质,是世界公认的致癌物,与胃癌、肺癌、直肠癌等直接相关。肉类一般外焦里嫩,如果里面未完全熟透,还有可能感染细菌、寄生虫等,同时营养物质也遭到严重破坏。

烧烤成为近期热门美食。 中新社记者 梁犇 摄

  这样烤更放心!

  不过,对大部分人来说,抵御烧烤的诱惑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因此,两位医生还向大家推荐了一些健康烧烤的方法,让味觉享受与身体健康两不误。

  刘猛建议,在食物和调料选择上,低脂肪的食材,适量蔬菜,酸奶、柠檬汁、低盐酱油等。使用铝箔纸,可以防止食物直接与炭火接触,还可以保持食品的水分和营养,同时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此外,在烧烤方式上,控制烤制时间和温度,烤制时翻动食品,确保食品烤均匀;使用铝箔纸,防止食物直接与炭火接触,且保持食品的水分和营养;以及适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可以有助于身体代谢多余的有害物质。、

  班凌伟建议,尽量远离明火和烟雾,使用电烤、烤盘或用锡纸包裹食物;把食材切成小块,提前用微波炉等预处理一下,减少烤的时间;降低烧烤温度,选择能控制温度的烤箱等。

“小葱 小饼 小烤炉”成为淄博烧烤的灵魂三件套。 中新社记者 梁犇 摄

  这些搭配要不得!

  健康吃烧烤,配菜也十分关键。

  龙虾、啤酒与烧烤的组合被很多人称作“痛风套餐”。从一些网友经历来看,“绝对是深入灵魂的体会,令人“刻苦铭心”的疼痛。反复发作的痛风还可能会引起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畸形、尿酸性结石、痛风性肾病等问题,甚至会导致器官和系统的功能障碍。

  两位医生告诉中新网,痛风发病的诱因主要是食用了富含大量嘌呤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虾类,部分鱼类等,所以烧烤时尽量不要同时大量食用。

  除此之外,班凌伟提到,不建议搭配可乐和甜食,原因是高油高糖会让热量严重超标,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随之而来。同时,也尽量不要和薯条、炸鸡等食物一起吃,油炸也会产生致癌物,双重叠加风险加倍。

  刘猛提醒,大家还要注意烧烤摊位的卫生条件,如餐具卫生、生熟食品混放等,以免引起食物中毒和沙门菌感染等。(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甘油三酯超标数十倍 广东一患者血中滤出近二千毫升“油”

      中新网广州4月27日电(郭军 潘增丽)甘油三酯超标数十倍,血中滤出近2000毫升油浆!近日,只因吃了几块烤乳猪下肚,广东52岁的莫阿姨竟引发一场“生死危机”:在ICU紧急进行2次血浆置换才转危为安。  记者27日从广东祈福医院了解到,4月15日中午,莫阿姨吃了几块烤乳猪肉,当晚半夜开始腹痛,并不断加剧,还扩散至...

    时间:04-27
  • 年轻患者突然“瘫痪”,警惕甲亢低钾

      陈蕊华  是什么原因让年轻小伙反复胸闷心悸?是什么导致健身青年四肢瘫软?又是什么,让小伙一出烧烤摊就入抢救室?  日前,医院急诊突然来了一位年轻患者,突发四肢无力,血钾仅1.6毫摩尔/升。经病史询问,小伙说自己从小身材较瘦,爱健身、爱美食、爱旅游、爱熬夜,就是肠胃功能较差,总爱跑厕所。  不过最近半年来,一锻炼完就胸闷、心...

    时间:04-25
  • 上海专家助重度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重归正常生活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陈静陈霞琼肖鑫)二尖瓣膜修复术被认为是心脏外科领域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手术。  记者23日获悉,49岁重度二尖瓣脱垂综合征患者李先生在上海成功接受高难度的二尖瓣膜修复术,重获新生。视频随访显示,出院后的李先生身体状况很好。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四院”)心脏瓣膜病诊...

    时间:04-23
  • 脑卒中患者居家康护服务需求日增 标准化建设上海启动

      中新网上海4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20日在此间举行的“慢病居家康护与健康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研讨会”上,脑卒中居家康护服务标准化建设正式启动,相关规范标准有望年内出台。  上海市高峰学科护理学带头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周兰姝教授当日对记者表示,在老龄化的趋势下,到2050年,60岁以上...

    时间:04-20
  • 北京丰台成立群众工作组 患者家属已全部对接

      中新网北京4月19日电(记者 陈杭)4月18日12时57分,北京长峰医院住院部东楼发生火情。事故发生后,北京市丰台区第一时间成立群众工作组,并与长峰医院一同做好善后工作。目前,患者家属已全部对接,将继续督导长峰医院做好善后及赔付工作。  这是记者19日从北京长峰医院火灾事故情况通报会上获悉的。 ...

    时间:04-19
  • 广西“00后”医学生捐造血干细胞为患者点燃希望之光

      中新网桂林4月19日电(陶光均)4月18日,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广西桂林市的黄自茵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广西第530例、桂林市第5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她所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将为一位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黄自茵出生于2000年,现为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2021年...

    时间:04-19
  • 中国学者研发食管癌筛查新方法 “胶囊”采集细胞助患者早诊早治

      中新网上海4月17日电 (陈静 白进)记者17日获悉,中国学者在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早期诊断方面的研究获得新突破。他们研发了一种食管癌筛查的新方法,即通过吞服一粒“胶囊”来采集食管细胞,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自动识别和分析是否存在异常,进而对食管癌的患病风险实现精准评估。  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下称...

    时间:04-17
  • 帮患者降低就医成本 职业陪诊师能否缓解“就医难”?

      职业陪诊师能否缓解“就医难”   亟待纳入国家新职业目录,明确服务规范   “陪诊师就是我们的临时家人,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他。”王大爷的女儿李春感慨。  天津70多岁的王大爷患有尿毒症,每周一、三、五一早就要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做肾透析。王大爷的家离医院将近6公里,儿女已各自成家,...

    时间:04-17
  • 帮患者降低就医成本 职业陪诊师能否缓解“就医难”?

      职业陪诊师能否缓解“就医难”   亟待纳入国家新职业目录,明确服务规范   “陪诊师就是我们的临时家人,我们全家都很感谢他。”王大爷的女儿李春感慨。  天津70多岁的王大爷患有尿毒症,每周一、三、五一早就要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做肾透析。王大爷的家离医院将近6公里,儿女已各自成家,住的地方都比较远。为了方...

    时间:04-17
  • 胰岛素集采落地一年,患者、医院、药企都改变了

      作者:郭晋晖  国家胰岛素专项集采落地实施即将满一年。  在这一年中,超过50%的价格降幅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临床上新型胰岛素可及性更强,同时也挑战着药企的业绩和经营能力。  在11日举行的“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暨胰岛素临床应用百年纪念” 研讨会上,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患者代表张蕊表示,药品集采帮助患者降低了很大医...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