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共享电单车“守车人”成了“守夜人”

2023-04-28 05:53:19

来源:工人日报

  阅读提示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毛细血管”的共享电单车越来越受青睐,也带动了大批农民工就业。从白天到夜里,“守车人”成了“守夜人”,他们每晚要给150多辆车更换电池,还要负责车辆清洁、整齐摆放、故障报修,忙完已是清晨。他们忙碌的同时也收获了“家附近的获得感”。

  4月27日,夜色渐浓,在云南曲靖,市民夜生活首选目的地之一的外滩大街小巷人头攒动,共享电单车的夜班“守车人”王艳清正在为共享电单车的调度忙碌着。他告诉记者,“周末或节假日晚间,外滩车辆需求量大增,为了让市民能用上车,我们要抓紧时间调度车辆。”

  伴随着云南旅游业迎来复苏的春天,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毛细血管”的共享电单车越来越受青睐,共享电单车供给过程中的“聚”与“散”正带动着大批农民工就业。

  需求从白天持续到夜里,“守车人”成了“守夜人”,他们骑着电三轮穿越大街小巷百余公里,迎来天色朦胧的清晨。他们无暇顾及凌晨城市的面貌,作为儿子、丈夫、家庭顶梁柱,他们更在乎这份“家附近的获得感”。

  每晚给150多辆车更换电池

  “便捷、实惠、轻便。”今年27岁的陈先生在曲靖做跑腿工作,自去年3月份松果出行在曲靖投放运营后,他一直使用共享电单车开展工作,已成为曲靖的“骑行王”,一年多时间,累计骑行次数超1800次,每天骑行近5次。

  得益于市民的青睐,近年来共享电单车在云南实现了快速发展,129个县市区已有80余个引进共享电单车。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云南共享电单车需求量环比和同比均实现持续增长,其中环比最高增长是1月份的31.5%,同比最高增长是2月份的31.1%。

  在云南,人们对共享电单车的需求不只局限于白天,夜晚也有着强劲的需求,夜间需求占比达到三成左右。在曲靖、蒙自、昭通等城市,“守车人”的身影也出现在夜间,依据车辆缺电、供给调度等情况及时进行相应处置。

  “守车人”伍士元已经上了一个多月的夜班,作为一名换电工作人员,他每晚会给150多辆待换电车辆进行电池更换,过程中他还要顾及车辆卫生、摆放整齐等工作。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一辆辆共享电单车骑行的背后是伍士元和他的同事为之忙碌的身影。

  正在换电的伍士元告诉记者,他的目标是在高峰时段前清零低电量车。

  一夜穿越大街小巷百余公里

  “面对市民需求量大幅增长,我们在开展车辆维修保养、调度、换电等工作的同时,还全天候安排‘守车人’保障共享电单车的供给。”松果出行曲靖运营负责人衣朋以夜班“守车人”为例介绍说,在系统大数据和人工对需求预判捕捉到用户需求和车辆使用情况后,像王艳清等夜班“守车人”,不但要将车辆及时调度到需求量更大的车站,还要负责车辆清洁、整齐摆放、故障报修等工作,以确保车辆的有效供给。

  “麒麟花园、阿诗玛等处都是晚上车辆需求量较高的地方,周末或节假日外滩等处是车辆需求较高的地方。”市民对共享电单车的需求情况王艳清如数家珍,“晚上商场、酒吧、小吃街等地需求量大,早晨往往小区门口需求量更大”。

  在车辆调运过程中,王艳清还要对道路两旁的共享电单车是否停在站点内、摆放是否整齐、车辆是否整洁等工作负责。车辆运抵指定地点后,他通常会将车辆放在非机动车停车框的两侧:“这样方便用户取用之余,还能防止不必要的混乱。”

  一夜下来,王艳清和同事骑着电三轮几乎要穿越大街小巷百余公里,工作结束时天都亮了,俨然成了“守夜人”。在曲靖、蒙自、昭通等地,很多这样的“守夜人”在保障城市公共交通“毛细血管”正常运转。

  家附近的获得感

  今年42岁的王艳清和共享单车打交道5年多了。2018年,两家共享单车品牌相继进驻曲靖,他在其中一家品牌做共享单车运维工作

  共享单车诞生以来,倒闭、被收购等消息时有发生。王艳清还没有站稳脚跟,因为就职的品牌是代理商模式,运营不善导致工资拖欠,品牌被收购了。“谁不愿意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呢?”但一切未能如他愿,他只能背井离乡去了深圳。

  幸运的是,4年前曲靖开始有了共享电单车,他再次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一年前,他成为了“守车人”,主要负责挪车等工作

  “每班挪动共享电单车百余辆,挪完下班,天可能也就亮了。”王艳清对工作有着更高标准,他常以身作则,对于有上进心的新人总是力所能及地进行经验传授。

  “距离家近,能照顾到家人”“这是一份有着持续需求的行业”“干了5年多了,已经爱上这一行了”“目前比较合适的工作”“灵活轻松”“收入不低”……这是“守车人”带给王艳清们的“获得感”。

  同为“守车人”的李军委压力明显大了许多,“因为母亲得了癌症,每个月都要到医院进行两次化疗,差不多要花去我工资的三分之二”。31岁的蒙自人李军委为了能照顾母亲,一直在家附近找工作。谈及现状,他多次和记者说道:“都挺好的。”

  和他俩一样,每个共享电单车的“守车人”日复一日地挪车、换电、擦洗车辆、将车辆摆放整齐之余,都在努力守护自己的幸福生活。

  今年28岁的伍士元在曲靖买了房,和老婆领了证;他的同事——24岁的文述东正在蒙自为未来打拼的同时,期待着在新疆上高二的弟弟高考后和父母一起回到蒙自全家团聚……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共享电单车“守车人”成了“守夜人”

      阅读提示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毛细血管”的共享电单车越来越受青睐,也带动了大批农民工就业。从白天到夜里,“守车人”成了“守夜人”,他们每晚要给150多辆车更换电池,还要负责车辆清洁、整齐摆放、故障报修,忙完已是清晨。他们忙碌的同时也收获了“家附近的获得感”。  4月27日,夜色渐浓,在云南曲...

    时间:04-28
  • 绿皮车“守车人”的春运

      (新春走基层)绿皮车“守车人”的春运  中新网广州2月5日电 题:绿皮车“守车人”的春运  作者 郭军 黄伟伟 刘丽娟  今年春运期间,为确保列车安全、正点开出,广铁集团广九客运段组织各普速车队成立守车人员,他们和衣而眠,与寂寞为伴,列车终到后坚守在车上,他们也被称为绿皮车的“守车人”。  来...

    时间:02-05
  • 探访渝厦高铁“守夜人”:保障返程高峰平安有序

      中新网长沙1月30日电 (王极 巢俊)“13DG发送端V1、V2电压2.053伏。”“7号道岔J1缺口2毫米、J2缺口4毫米……”1月30日0时20分,在渝厦高铁益阳南站,徐理融与同事正在对高铁信号设备进行检测。  渝厦高铁常长段于2022年12月26日全线贯通运营,与黔常铁路、长株潭城际铁路等多条线路相连,使得湖南省...

    时间:01-30
  • (新春走基层)京新高速公路上的“守夜人”

      中新网乌鲁木齐1月22日电 (陶拴科)22日是农历的大年初一,距离乌鲁木齐市大约30公里的京新高速甘泉堡立交桥下,交警王蔺翔站立在寒风中疏导交通,他从21日早上8时到今天上午12时,整整值守了28小时。  “这次大雪天刚好遇上回家过年高峰,大家回家的心情很迫切,交通不可能一刀切管制,为了民众安全返乡,我...

    时间:01-22
  • 春运路上的“守夜人”

      中新网北京1月20日电 (邓有林)夜风吹散白天的热闹喧嚣,北京站广场少了匆匆赶路的脚步,多了一份静谧。  “小崔,你穿暖和点,屋里有热水,喝完就回来倒。”带着同事的关心,民警崔铭朗推开北京站派出所的大门,室外寒流扑面而来,深夜的困意一扫而空,整个人瞬间就精神了。北京铁警在站内巡视 北京铁路公安局...

    时间:01-20
  • 夜空中最亮的星:“守夜人”的春节,只为一城灯火

      (新春走基层)夜空中最亮的星:“守夜人”的春节,只为一城灯火  中新网兴安盟1月12日电 题:夜空中最亮的星:“守夜人”的春节,只为一城灯火  作者 张玮 曾令刚  春节的脚步一天天临近,夜幕降临,矗立在大街小巷的路灯、彩灯、花灯点缀着城市的夜空,传递着浓浓的年味儿,也照亮着人们回家的路。  在这...

    时间:01-12
  • 中印边境守夜人:站岗时有野狗嚎叫 刚开始很激动好奇

    中印边境哨所“守夜人”:站岗时风很大 有野狗嚎叫中印边境守夜人:站岗时有野狗嚎叫乃堆拉哨所位于中印边境,海拔4400米,被誉为祖国“西南第一哨”。乃堆拉在藏语里的意思是风雪最大的地方,这里年平均气温约3℃,最低气温达-30℃。赵强已在这里度过8年时光,在他的印象里,哨所站岗时风很大,能听到...

    时间:1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