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全职”顺风车非法营运乱象存隐患

2023-04-26 05:20:48

来源:西宁晚报

  随着绿色、共享交通理念的深入人心,顺风车成为人们的出行新选择。然而,一些跨城热门线路却滋生“全职”顺风车非法营运乱象。“假”顺风,“真”挣钱,带来司乘纠纷、乘车安全等多种隐患。

  顺风车“变了味”

  “高速费由你出。”尽管备注了“高速费平摊”,市民小泉还是在顺风车车主的催促下,付了全额的高速费。

  由于工作地和生活住所在两个城市,小泉的跨城出行十分频繁。对他来说,顺风车出行是经济、便捷的不二之选。“以前遇到真正顺路搭乘的车主,一般会约定好平摊高速费或者由车主承担高速费,现在都是些专职司机。”

  在此之前,小泉已经连续发起了两次顺风车订单,车主接单后都提出了相同要求。据了解,这些所谓的“全职”顺风车司机一天多次往返同一条跨城线路,是“假”顺风搭客,“真”盈利营运。

  在网上,不少消费者也在投诉“假”顺风车。除了不按约定平摊高速费以外,一些顺风车司机还不按约定行驶路线驾驶,途中多拼、多载乘客,原本一人搭乘的订单最终变为多人搭乘。

  顺风车是由合乘服务提供者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出行线路相同的人选择乘坐合乘服务提供者的小客车、分摊部分出行成本或免费互助的共享出行方式。2022年,交通运输部明确顺风车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在顺风车高速发展的现实下,一些车主选择“钻空子”,让顺风车“变了味”。

  一位顺风车车主告诉记者,在珠三角这种人口稠密的城市群,短途跨城出行需求非常旺盛。跑一次跨城顺风车最多可以拉4个人,一天来回一两趟轻轻松松,加上让乘客出高速费,成本更低了。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表示,当顺风搭客被“全职”取代,将使共享经济失去应有特征,同时也非常容易诱发司乘纠纷。

  安全隐患多

  2018年,郑州、温州接连发生顺风车安全事件,顺风车出行安全备受争议。涉事平台下线整改,细化管理规范。目前,市面上仍有多个互联网平台开展顺风车业务,有的还将其作为主营业务。

  尽管经历整改,顺风车业务仍存“阴影”。记者调研发现,在这些平台上,一些车主披着“顺风搭客”的皮,实则干着职业网约车的生意,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多位顺风车车主告诉记者,与网约车相比,顺风车在驾龄、车辆情况、安全背景筛查等方面限制更少,“假”顺风,“真”营运的情况让车主得以规避平台必要的资质监管,这意味着搭乘“假”顺风车的乘客承担着更大的安全风险。

  记者查阅几大顺风车平台的运营规则后发现,以顺风车的车辆情况为例,平台一般仅要求座位数7座以下、使用年限15年以内。对于网约车则严格得多,要求车辆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车辆技术性能符合运营安全相关标准,车辆行驶里程未达到60万千米且使用年限未达到8年等。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表示,跨城的“职业化”顺风车实际是在提供不具备相关资质、未经审批的班线客运服务,涉嫌违法。此类顺风车驾驶员在驾驶技能、安全意识方面可能达不到许可条件,存在安全隐患。

  在调研中,记者还了解到,“职业化”顺风车的有利可图,一度催生出非法的顺风车机构,搞“团伙”载客:一人负责通过平台验证接单,接完乘客后到达指定地点,将手机和乘客转移给真正的司机,实现订单“换人换车”。

  “顺风”发展需行业共治

  记者了解到,不少顺风车平台都依据“真顺风”和“低定价”原则,制定了诸如管控价格、固定常用路线、限制接单次数等要求,为真顺风车奠定制度保障

  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市场,但一些车主违规同时在多个平台接单,使得这项限制难以发挥最大效力。顺风车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平台之间天然处于隔离状态,部分车主违规多拼的本质是行业协调问题,需要整个顺风车行业市场主体、管理部门充分协作,建立行业共治体系。

  顾大松表示,各大顺风车平台自行制定了多项机制,确保顺风车出行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但国家层面未对顺风车监管做出明确的条例规定,国办的有关文件仅要求各地政府出台小汽车合乘指导政策。 新华社电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丰富产品供给提质旅游服务 长沙多举措提升假日出行体验

      中新网长沙4月25日电 (记者 邓霞)面对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的长沙准备得如何?记者25日从长沙市政府召开的“五一”假期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长沙建立了由32家职能单位组成的假日旅游工作协调机制,出台了《关于提升假日出行体验 促进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从丰富产品供给、提质旅游服务、完善旅游交通等...

    时间:04-25
  • “五一”假期预计迎来今年以来最大客流 广铁将加开夜间高铁

      中新网广州4月25日电 (郭军 刘雯 黄瑜楚)记者25日从广铁集团获悉,“五一”假期预计将迎来今年以来最大客流。为满足“五一”期间旅客出行需求,广铁集团利用“时间换空间”,挖掘运输潜力,在客流高峰期间加开520列夜间高铁,为旅客错峰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据悉,广铁集团根据客票预售情况和候补购票数据情况,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时间:04-25
  •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发布规范“五一”假日价格行为提醒告诫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杜燕)“五一”假期临近,为进一步规范全市经营者及相关单位(以下统称经营者)的价格和竞争行为,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就“五一”节假日及旅游旺季期间价格和竞争行为提醒告诫,标价要做到真实准确、货签对位、标识醒目,价格变动要及时调整。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不得收取任何未予...

    时间:04-25
  • 2022年以来内蒙古侦破侵权假冒刑事案件757起 案值超23亿

      中新网呼和浩特4月25日电 (记者 乌娅娜)“2022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共破获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领域刑事案件75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71名,涉案价值23亿余元。”25日下午,内蒙古公安厅生态环境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总队二级警务专员冯虎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各级公安机关统筹推进“生态...

    时间:04-25
  • “五一”假期将至 各地文旅活动等你来打卡

      “五一”假期将至 各地文旅活动等你来打卡→  临近“五一”假期,各地的旅游活动也逐渐热了起来。  浙江建德:“五一”假期将至 千年古镇上演非遗表演  在浙江建德的千年古镇——大慈岩镇,抬阁、舞狮、虾灯等十几种非遗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  在大慈岩镇的新叶古村,杭州建德、金华兰溪、衢州...

    时间:04-25
  • “五一”假期北京全市公园推出28项文化活动 探索绿地开放共享试点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徐婧) “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假日期间,全市公园共推出花卉展览、民俗体验、文化体育等主题共28项特色文化活动。有条件的公园将结合帐篷露营等内容探索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丰富绿色功能产品,提升市民游园体验。  假日期间,北京春花观赏季继续上演。市民可以到...

    时间:04-25
  • “五一”小长假期间琼州海峡进出岛客货车实行全预约购票

      中新网海口4月25日电(记者 符宇群)记者25日从海南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为保障“五一”小长假期间进出海南岛车辆通行平稳有序,所有通过琼州海峡进出海南岛的客货车辆实行全预约购票过海。  目前已开放“五一”期间船票预约通道,过海旅客、司机可通过“琼州海峡轮渡管家”和“铁路轮渡”微信公众号预约购票。未提前预约购票的...

    时间:04-25
  • 重庆警方破获特大制售假冒汽车安全气囊案 涉案金额逾2亿元

      中新网重庆4月25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25日从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分局获悉,在重庆市公安局打假总队指导下,九龙坡警方成功侦破一起特大制售假冒知名品牌汽车安全气囊案,打掉一个涉及重庆、江西、山东和浙江等20多个省市的制假售假犯罪团伙,初步查明累计涉案金额逾2亿元。  今年2月,九龙坡区公安...

    时间:04-25
  • 文旅部提醒:“五一”假期谨慎参与高风险旅游项目

      中新网4月25日电 据文旅部官方微信消息,2023年劳动节假期即将来临,文化和旅游部提醒游客关注旅游安全,践行文明出游。谨慎参与高空、高速、水上、潜水等高风险项目,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关注出行安全。提前了解道路交通情况、旅游景区开放情况和门票预约措施,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

    时间:04-25
  • “五一”假期出行需求回升 北京交通部门多措保障假日出行

      中新网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北京市交通委表示,今年“五一”假期市民出行需求大幅回升,进出京、市郊和市内重点区域出行、出游增多,交通量和客流量预计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五一”假期,北京市域内所有收费公路对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免收通行费,预计郊区旅游景点周边路段、收费站,进出城区、省界出入口部分路段高...

    时间:04-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