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 三星堆持续发力文化数字化

2023-04-22 06:08:13

来源:人民日报

  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保护与利用多元探索

  三星堆持续发力文化数字化

  核心阅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推出混合现实导览电影、推动考古研究成果的数字化阐释与转化……近年来,三星堆博物馆持续发力文化数字化,积极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不断丰富和拓展文物保护利用的广度与深度,让古老的三星堆文化插上数字化翅膀。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位于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每一次考古挖掘的新发现,都会引发全社会的考古热,三星堆博物馆也一跃成为四川最热门的博物馆“打卡地”。

  今年初,三星堆再次“上新”:3号坑出土的顶尊跪坐人像与8号坑出土的青铜神兽通过三维扫描技术拼对成功,历经3000多年,两件跨坑文物终于再度重逢。这件将人与尊组合为一体的大型青铜艺术品,在全球范围内都属首次发现。

  这次“拼合作业”的成功,得益于数字三维模型技术的充分运用,是我国保护、研究文物技术手段的又一创新,也是三星堆文化数字化发展的一个典型例证。

  科技助力,提供全新的文物参观和体验方式

  眼前,古蜀民围着神树祈祷,三足金乌在天空飞翔;耳边,“虚拟讲解员”讲述着文物的“前世今生”……前不久,来自陕西西安的游客陈女士在三星堆博物馆,戴上MR(混合现实)眼镜,仿佛穿越回3000多年前的古蜀国。

  “太震撼了!那种置身其中的感觉,加上耳边荡气回肠的音乐,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她感叹。

  陈女士体验的,正是去年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的首部混合现实导览电影——《古蜀幻地》。这种全新的文物参观和体验方式,可以让游客“一边看文物、一边看电影”,真正感受到气势恢宏的三星堆千年文化。

  这是三星堆数字化的一个缩影。12K技术微距拍摄的三星堆文物,让网友得以“脸贴脸”沉浸式看国宝;裸眼3D重现三星堆古城过去辉煌;三星堆文物开口说唱刷屏朋友圈……充满神秘感的三星堆文化正在插上数字化翅膀,重焕生机。

  “将AR(增强现实)、MR技术运用于博物馆的文物还原,对其进行三维立体呈现,在我国并不鲜见。”三星堆博物馆景区和遗址管理部工作人员张淞告诉记者,三星堆博物馆的创新在于,让虚拟情景融入现实场景,不仅让游客以三维立体的形式了解三星堆文物,还能进入虚实结合的世界,浸入式体验导览电影带来的奇幻感受,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

  “除了挖掘保护,更重要的是把文物的价值通过技术化手段传播出去。”张淞说。

  数字赋能,实现文物保护全过程数字化留痕

  据介绍,从2016年开始,三星堆博物馆已先后实施3期文物数字保护项目,完成绝大部分文物的高精度采集,并建立三星堆文物数字资源管理系统对文物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目前,这些数字化成果已被广泛地运用在陈列展览、文物保护、导览服务、文化传播、文创开发等多个领域。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知识图谱……大量新科技应用带来无穷想象,也激励了三星堆博物馆积极拓展文物发掘及展览工作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利用文物的价值内涵与文化元素,让博物馆中的文物“活”起来,获得了良好反响。

  “三星堆文物从发掘到清理再到修复,可以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留痕,每一块文物都有自己的二维码‘身份证’,一码记录整个生命周期,为文物的未来利用和文创开发奠定了原始的数据基础。”张淞说,文物碎片经过3D扫描建立数据库后,人工智能可以根据器物的颜色、纹理、断面形态等信息计算拼接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从考古挖掘阶段就开始应用数字技术,科技助力考古探源,用数字技术与创意保护来活化利用文化遗产。”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告诉记者,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多学科交叉融合所体现的科技含量,代表了未来考古学发展的新模式,新一代数字科技与考古研究的融合更是一个重点方向。

  多元探索,开辟考古挖掘和文物利用新思路

  让丰富的文物资源“活”起来,文化数字化是重要路径。今年初,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四川省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方案》,围绕关联汇入中华文化数据库、建设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搭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等7个方面,明确了统筹利用文化资源普查成果、建设全省一体化数据体系、建设文化数据交互平台等22项重点任务。

  近年来,三星堆遗址频频掀起全民考古热。专家表示,三星堆在文化数字化方面的探索,不仅让人看见四川文化数字化发展的蓬勃动力,也使得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业态成为文化产业产值增长的核心点。如今,伴随着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动画、线上文娱旅游服务、文化数据资源处理与存储服务等多个领域的融合与碰撞,未来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四川省数字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

  “有意思的是,自从鸟足曲身顶尊神像成功拼合之后,我们的专家都会格外留意各坑不同文物之间的拼对可能,这也是数字化发展给我们开辟的新思路。我们也更有信心,为观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消费新体验。”朱亚蓉说。

  本报记者 宋豪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数字化变革背景下,如何重塑全民终身学习?

      中新网上海4月21日电 (记者 许婧)20日和21日两天,来自不同国家常驻教科文组织代表和官员、教科文组织多个一类机构负责人和中外专家学者齐聚上海,参加“数字变革重塑全民终身学习”国际研讨会,共同探讨全球教育革命特别是数字化变革背景下,如何构建方式更加多样、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更加...

    时间:04-21
  • 修正药业与腾讯云签署战略合作 合力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

      4月19日,修正药业集团与腾讯云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构建药企溯源数字化平台展开长期合作。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相关负责人,以及修正药业集团董事长修涞贵、电商事业部总经理修程、连锁事业部总经理邹怀新、品牌中心总监胡樱馨、营销总公司深圳负责人安春宇,腾讯健康副总裁张渝、腾讯安全首席...

    时间:04-21
  • 轻工业数字化水平加快提升 智能化生产比例达12.2%

      本报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韩鑫)记者从近日在京举行的第十三届轻工业信息化大会上获悉:目前,全国轻工业企业平台化设计比例达到16.3%,智能化生产比例达12.2%,分别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5.7和5.6个百分点;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77%,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70%。  工信部...

    时间:04-20
  • 福建“首富县”晋江成立产业数字化服务协作联盟

      中新网福建晋江4月19日电 (记者 孙虹)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激活传统制造业“数智基因”,中国著名侨乡、福建“首富县”晋江19日成立产业数字化服务协作联盟,为晋江产业数字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悉,晋江市产业数字化服务协作联盟汇聚近80家数字化转型服务链各端的优秀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通过整合管理咨询机...

    时间:04-19
  • 华为孟晚舟:数字化是整个产业链的新蓝海

      中新网深圳4月19日电 (记者 朱族英)华为第20届全球分析师大会19日在深圳开幕。该大会以“跃升数字生产力,加速迈向智能世界”为主题,与全球1000多名行业与产业分析师、财经分析师等,共同探讨前沿趋势、产业发展策略、行业数字化方向。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CFO孟晚舟作主题演讲时称,数字化是整个产业链的新蓝海,跃升...

    时间:04-19
  • 第六届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峰会召开 聚焦数字化创新

      中新网唐山4月19日电 (记者 胡默达)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唐山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峰会19日在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区召开。会议聚焦供应链金融数字化创新,多位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数智 重塑 突破 创新”的主题进行交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表示,当前中国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正处在转型...

    时间:04-19
  • 宁波银行:数字化经营赋能普惠金融

      中新网4月19日电 4月18日,《金融时报》发布2022“中国金融机构金牌榜·金龙奖”评选结果,宁波银行获得“最佳普惠金融服务银行”奖。  小微企业可以线上申请“容易贷”,符合条件就能快速获得信用额度,并能线上提款、还款;“转贷融”支持网银操作,无需跑银行网点,实实在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到期后的资金流动性问题……近年来,宁...

    时间:04-19
  • 光明乳业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数字化转型立标杆

      光明乳业日前作为上海企业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当前,上海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光明乳业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代表,获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这是对光明乳业坚持数字化转型取得成果的认可,既彰显了光明乳业作为行...

    时间:04-18
  • 安徽用工业互联网赋能园区数字化转型

      中新网合肥4月17日电(记者 张俊)4月17日,“数字化转型进园区”暨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安徽启动仪式在合肥市举行,安徽工业互联网正从试点探索转向全面落地普及。  安徽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和制造业规模。近年来,安徽布局了一批战略性、基础性新型基础设施,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应用...

    时间:04-17
  • 上海:着力实体经济 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

      上海市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这是上海的一家乳品加工厂,10万平方米的智慧车间里,5000个传感器、18000多个自动控制阀的信息,被实时传输到中央控制室。因为数字化的全方位应用,每瓶牛奶生产过程的数据被清晰记录下来...

    时间:04-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