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寻味中华丨名楼】滕王阁:千年屡毁屡建 文脉绵延不绝

2023-04-20 10:28: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昌4月20日电 题:滕王阁:千年屡毁屡建 文脉绵延不绝

  中新社记者 李韵涵

  仲春日暮,“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前已落座了数百名观众,一场沉浸式实景演出《寻梦滕王阁》将这座楼阁的千年兴衰娓娓道来。

  在“虚拟+实景”的结合下,观众好似看到了千年前唐代诗人王勃挥墨作《滕王阁序》的惊才,也能看到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登阁时的直抒胸臆,还有梁思成绘草图欲重建滕王阁的传承。

  伴随着三声浑厚的古钟声,演出毕,灯光熄,音响默。看完演出不禁令人思考,到底是怎样一座楼阁,在千年中屡毁屡建29次,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却依然绵延不绝?

  “在书本里读《滕王阁序》和沉浸式游览滕王阁是很不一样的感觉,而且阁内每一层都不一样,像是一本历史书,向你娓娓道来它背后的故事。”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全面恢复后,来自澳门大学的李宛真便利用假期开启了江西之旅,她称滕王阁是“印象最深刻”的一站。

  

4月16日,不少游客在滕王阁观光游玩。今年一季度,滕王阁游客接待量达58万人次。(无人机照片)(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滕王阁是中华文化的地标。”滕王阁旅游区讲解员熊心媛告诉中新社记者,滕王阁是唐高祖的儿子滕王李元婴所建,因此得名滕王阁,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现在的滕王阁以宋代滕王阁为蓝本,1989年重阳节当天重建落成,对外开放。

  滕王阁12米高的底座象征着古城墙,底座以上部分远远望去似乎只有三层,实则采用了“明三暗七”的格式。台座两旁的“压江亭”和“挹翠亭”,与主体建筑形成了一个“山”字。

  

夕阳下,滕王阁呈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美景。(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伟绝特之称。”如今登上滕王阁,可见赣江奔流不息,江畔高楼鳞次栉比,横跨赣江的八一大桥车马喧嚣。黄昏时分,江岸灯光与暮色逐步交替,南昌风貌尽收眼底。

  在滕王阁暗层中,还罗列了江西的“人杰”与“地灵”。汤显祖的戏曲文化、赣发绣、磨漆画、古典乐器等在此集中展陈。

  “阁以文传,一序千年。”自建阁起,滕王阁便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除王勃的《滕王阁序》外,白居易、杜牧、苏轼等人的诗句中都曾提到过滕王阁。2019年,滕王阁的照片亮相纽约时代广场,向世界展示这座江南皇家园林。

  “景区配备了英文讲解员,不少外国友人不仅关注滕王阁建筑本身,也会关注阁内所陈列的中华文化。”熊心媛表示,曾有外国游客在阁内汤显祖的《临川梦》壁画前流连忘返,感叹自己领略到了“东方莎士比亚”。

  “滕王阁拥有令人惊叹的历史文化遗产,仿佛一座宝库,藏着很多秘密等你去探索。”来自孟加拉国的吴迪(Saiyedul)在华四年三访滕王阁,多次为孟加拉国媒体供稿的他说:“我想向我的国家分享滕王阁的历史与建筑。”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旅游区现已常态化开展背诵《滕王阁序》免门票活动,吸引了大批游客。

  “高峰时期一天有180人来背诵,以学生居多,不少家长会跟着一起背诵,基本上来背的都能顺利背诵获得门票。”滕王阁旅游区售票处工作人员黄静告诉记者,至今已有近万人成功背诵获得门票,最小的背诵者是3岁。

  “《滕王阁序》我读过很多遍,也曾在网络上看到过滕王阁的照片,今日到这里来,真实感受到文中所描写的宏伟壮观。”伍悦德是一名来自湖北的语文老师,她表示,滕王阁此行不仅感受到了建筑美,更领略到了这座楼阁的文化之美。

  

春节期间,烟花在赣江之上绽放,与滕王阁交相辉映。(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作为中国5A级景区,在滕王阁,白天可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夜晚可乘“滕王阁号”游轮,从碧瓦丹柱的滕王阁下启航,夜游赣江;今年春节期间,滕王阁上方的烟花秀惊艳了整座城市;每逢“世界自闭症关注日”,滕王阁还会联合多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亮灯,呼吁社会关爱自闭症儿童……

  南昌市滕王阁管理处处长项贱根表示,目前,滕王阁景区已经成为集演艺、游轮、住宿、餐饮、非遗、娱乐、旅游购物等于一体的旅游景区。今后,滕王阁将继续凸显中华名楼文化、诗词文化、重阳文化等“文化基因”,将滕王阁打造成为真正的中华文化地标。(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革命老区左权打造晋冀鲁豫边区沉浸式体验小镇

      中新网晋中4月19日电 (胡健 崔新宇 宋雨峰)革命老区山西左权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左权县将红色旅游与生态、自然、民俗、科技等元素融合,打造融红色文化、乡村旅游、创新科技为一体的文旅产业链,为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  近年来,左权县桐峪镇不断加大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建设力度。...

    时间:04-19
  • 全地形越野车项目落地安徽休宁 沉浸式体验游获游客青睐

      中新网安徽黄山4月17日电 ( 刘浩 樊成柱)近日,游客在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蓝田镇枧潭风景区体验全地形越野车项目,沉浸式体验穿山越岭的动感。  当日,休宁县首个全地形越野车项目盛大启动,这也是黄山乡村运动的又一新业态。  夹溪河畔,擎动枧潭,越野越酷。黄山市自驾游协会会长周晓国表示,后疫情时代,单纯的自驾游、野营、旅游...

    时间:04-17
  • “春游经济”迎高峰 游客沉浸式畅游山水 乡村游持续升温

      央视网消息:随着天气逐渐回暖,春花绽放,正是春游好时节,中国各地旅游业也迎来“春暖花开”。  沪浙首趟春日旅游专列启程  4月12日上午8时14分,D771次动车“乐游长三角·常山号”假日列车搭载着300余名旅客,从上海南站启程前往浙江常山,开启为期3天的旅程。这也是今年以来上海开往浙江省的首趟旅游专列。  2023年3月,上海...

    时间:04-13
  • “药王山”上种青蒿 广州中医药大学沉浸式国情教育课受欢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亲手种植青蒿 许青青 摄  中新网广州3月22日电 (许青青 廖晓键)挖开土壤,将嫩绿的青蒿幼苗根部放入土中,再将土壤回填,浇上清水,一株青蒿就这样种植完成。21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建华与学校中医学港澳台侨及国际学生走出教室,在学校药用植物室外教学基地“药王山”种植了三垄...

    时间:03-22
  • 广东新增多家“蓝马甲教育示范基地” 沉浸式助老反诈

      中新网广州3月20日电 (郭军 黄爱弟)“一边骑自行车健身,一边学反诈知识,这样反诈方式真的绿色环保;没想到现在的反诈还能穿梭‘二次元’,能学、能玩,能打卡,太有趣了。”……这些沉浸式助老方式已经“长”进了广东银行业保险业办事大厅。  3月20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宣传活动暨“蓝马甲教育...

    时间:03-20
  • 广东打造节水体验实验室 让民众沉浸式感受节水科技

      中新网广州3月20日电(记者 王坚)记者20日从广东省水利厅获悉,在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来临之际,广东省节水体验实验室于19日开馆。其通过多种体验形式让民众沉浸式体验节水乐趣,感受广东节水成效及节水科技进步。  广东省水利厅介绍,该实验室是目前国内首个节水的实验体...

    时间:03-20
  • 澳门青年沉浸式体验上海电竞产业链 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文化

      中新网上海3月20日电 (记者 陈静)当下,上海加速建设“全球电竞之都”“游戏创新之城”。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在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劳工事务局(以下简称:澳门劳工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以下简称:横琴民生局),上海电竞企业英雄体育VSPO(以下简称:英雄体育)的共同推进下,为期4个月的第一期《澳...

    时间:03-20
  • 香港林村:追溯悠远记忆,赓续文化基因

      新华社香港3月19日电 题:香港林村:追溯悠远记忆,赓续文化基因  新华社记者 梁文佳  在7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位于香港新界大埔的林村深深积淀着客家文化,成为客家人聚居的传统村落之一。  “很多人以为林村是一个村,其实它是一个由26个村组成的乡。”林禄荣曾是林村一所公立学校的校长,被乡友们亲切地称为“林...

    时间:03-20
  • 四川阆中:数万游客汇聚古城沉浸式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中新网阆中3月18日电(王爵)18日,中华民族服饰展演暨阆中汉服纪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古城丝绸广场启幕,全国各地传统文化爱好者及游客数万人汇聚阆中古城,共襄汉服文化盛举。传统文化爱好者汇聚阆中古城。 许建军 摄  本次活动以“袍行阆苑·汉服中天”为主题,以汉服服饰展演、非遗为主要特色,并包含...

    时间:03-18
  • 沉浸式旅游发展论坛举行 夜间旅游成新消费趋势

      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 孔任远) 近日,在中国旅游协会主办,中国旅游协会夜间经济专业工作委员会、中漫(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漫北京公司”)承办的沉浸式旅游发展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夜间经济将成为疫情之后各地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并从多角度提出夜间旅游开发设想。  中国旅游协会副秘书长佘小殷表示,过去...

    时间:03-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