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多措并举推进节水控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023-03-23 07:59:43

来源:人民日报

  多措并举推进节水控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节约水 用好水(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秦瑞杰 张腾扬 苏 滨 王 浩

  核心阅读

  节水既是节约资源,也是保护环境。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2023年“节水中国 你我同行”联合行动同步启动。日前,记者来到宁夏银川、河北邢台、贵州遵义,探访缺水地区如何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打开厨房的水龙头,清冽的水哗啦啦流出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二村,村民高发祥捧着水,痛快喝上两口。“水压大,水质清,直接喝也美得很。”高发祥说。

  宁夏银川——

  精细调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滨河家园二村离黄河不到一公里,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当地农村只能靠分散的小型扬水工程供水,不光自来水水压不稳、水质较差,还时常断水,水资源利用效率很低。

  去年12月,银川都市圈中线供水工程全线试通水成功,工程将原先沿黄河分散的小型扬水工程整合为集中扬水工程,并建成统一的供配水体系。至此,一渠黄河水被扬高送远,不仅让月牙湖乡等地的近11万人吃上好水,还将解决黄河东部近36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问题,每年节约用水2800万立方米。

  在位于中线供水工程渠首的黄沙古渡泵站,灌溉管理平台的大屏幕滚动着流量、流速、管道压力等各种参数。“银川水资源极度短缺,跨流域集中调水十分重要。”中线供水工程建设项目组副组长杨绍军说。

  鼠标轻点,渠道上的闸门开始缓缓打开。黄河水被抽入水泵,送到39米高的蓄水池中,随后流向十几公里之外的农田。“集中调水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关键就在于调水的精准度。”杨绍军说,整个中线供水工程超43公里长的输水管线,共设置了32处监控中心、2000多个监测点位,“通过智能管理平台,渠道上所有的泵站、水闸都能实现自动调节”。

  从“人控”到“数控”,随着自动控制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及物联网技术的加入,水资源调配正变得更加精细、快捷。

  “水网联上互联网,灌溉就能更高效、更合理。从黄沙古渡泵站开始,沿途的各个渠道、支渠、蓄水池都是一张网管理,让水资源调配更加科学精准。”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调度中心副主任吴晓峰说,“通过远程数字化网络调度,整个渠系、调蓄水池都可以实现水量互补,旱能灌、涝能排。”

  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2年的0.516提高到2022年的0.572。今年水利部将围绕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加快编制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建设与改造。

  河北邢台——

  统筹多种水源,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

  “5000余亩小麦全部采用浅埋滴灌方式进行灌溉,与传统灌溉相比,可节约用水四成。”谈到节水灌溉的好处,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沃恒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白立欣露出笑容。

  “宁晋县年人均水资源量约57立方米,仅为全国年人均水资源量的2.7%。”宁晋县水务局副局长李振合说,为向节水农业转型,宁晋县推广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水肥一体化和旱作雨养等项目39个。

  地下水超采治理,拧紧农业水龙头是关键。河北通过大力发展滴灌、浅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建设高标准农田提升用水效率,稳定耕地季节性休耕规模,扩大旱作雨养种植面积等措施,大力推进农业节水。

  邢台发展适水农业,累计实施高效节水灌溉256.44万亩。超采区节水作物种植实现全覆盖,河渠灌溉和井渠双灌面积达到233万亩,占该市耕地面积的25.3%。

  在充分利用当地水、加大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的基础上,华北地区想方设法从外流域调水,增加水源供给。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邢台市七里河退水闸口,南水北调主河道的水以3立方米/秒的速度涌入七里河。

  “自2015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邢台供水22.85亿立方米,其中生态补水12.25亿立方米。这一举措有效提高了受水区域地下水回补能力,实现浅层地下水总体采补平衡。”邢台市水务局水政水资源管理与节约用水科科长孙自魁说。

  为推进河渠生态补水,邢台统筹利用引江水、水库水、外域水等多种水源,实现21条河道、144条渠道、271处坑塘全部有水,形成有水河(渠)2011公里。

  2018年以来,华北地区通过引江、引黄等外流域调水向治理区供水330亿立方米,其中253亿立方米用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水源置换;77亿立方米用于河湖生态补水。统筹当地水、外调水、再生水,在永定河、潮白河、白洋淀等48条河湖持续开展常态化补水和夏季集中补水,累计补水240亿立方米。据监测分析,补水河流入渗地下的水量累计超过100亿立方米,促进了地下水回补和河湖生态环境复苏。

  今年,水利部将在重点区域探索实施深层地下水回补,持续推进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全面推进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西辽河流域等10个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贵州遵义——

  完善工程建设,提升供水能力

  水在山下流,人在山上愁。难以想象,在“天无三日晴”的贵州遵义,吃水一度会成为难题。

  “没吃上自来水前,我们村就指望着马家沟水库,但水库库容不大,仅有1万立方米。夏天太阳一大,水库就会见底。”前些年,在遵义市汇川区山盆镇丁村村,村民朱德林没少为水发愁。

  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工程性缺水严重,加之群众居住分散,人高水低的矛盾更为突出。2013年起,贵州开展骨干水源工程、引提灌工程和地下水利用工程。截至目前,全省已建在建水库工程2700余座、农村供水保障工程11万余处,全面提升了水安全保障能力。

  去年10月,耗资87万元、历时半年的丁村村农村供水工程正式竣工,村里家家户户通上水管、安上水表,一开水龙头就能用上干净水。

  “目前丁村村农村供水工程覆盖全村11个村民组600户2500余人用水,不但能够满足日常生活,种植养殖产业也能顺利开展。”汇川区农水服务中心主任蒋利梅说,丁村村还成立了管水委员会,共有2名主管水人员和11名分管水人员,负责全天候巡查与维护供水工程。

  截至目前,汇川区已累计建成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525个,覆盖人数34.4万人,集中供水率96.7%。同时,辖区内11个镇(街)搭建村级用水户协会103个,为每一个集中式供水工程配备水管员,其中公益性水管员72名,确保工程管护落地落实见效。

  “为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多次发出节水护水倡议,引导广大群众增强节水意识,做节约用水的示范者。”遵义市水务局水资源水保科有关负责人表示,2020年以来,全市新开工水库18座,总库容1.79亿立方米,同时新增农村供水项目180个,这些工程项目完工后,将进一步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问题。

  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实施后,预计可治理河道长度约2950公里,增加年供水能力约420亿立方米。今年水利部将有序推进区域水网规划建设,加强重要经济区、重要城市群、重点生态功能区等水安全保障。(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多措并举推进节水控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多措并举推进节水控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节约水 用好水(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秦瑞杰 张腾扬 苏 滨 王 浩  核心阅读  节水既是节约资源,也是保护环境。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2023年“节水中国 你我同行”联合行动同步启动。日前,记者来到宁夏银川、河北邢台、贵州遵义...

    时间:03-23
  • 沙尘暴策源地甘肃民勤调水 青土湖地下水位再次上升

      中新网兰州2月27日电 (马爱彬 王菊虹)经过70多个小时跨越260多公里,今年景电调水水头顺利到达甘肃民勤县红崖山水库。此次调水为石羊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及灌区民众增收致富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民勤县隶属甘肃省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干旱缺水,是四...

    时间:02-27
  • 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金刚沱泵站:一江碧水向西“流” 流入渝西千万家

      走进区域看发展|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金刚沱泵站:一江碧水向西“流” 流入渝西千万家   雨水时节,江津区油溪镇金刚社区长江左岸,春雨淅淅沥沥。  2月20日,“走进区域看发展 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采访团来到重庆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最重要的控制性节点工程——金刚沱泵站施工现场,一个80余米深的大坑赫然出现在众人眼...

    时间:02-21
  • 南水北调东中线累计调水量超600亿立方米

      本报北京2月5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水利部、中国南水北调集团获悉:截至2月5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含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累计调水量突破60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按照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

    时间:02-06
  •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

      中新社北京2月5日电 (记者 陈溯)记者5日从中国水利部获悉,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8年多来,累计调水量突破60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42座大中城市280多个县(市、区),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亿人。  据介绍,在超额完成第8个调水年度计划基础上,水利部继续统筹指导新一年度调水工作,目前东线、中线、东线一期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等...

    时间:02-05
  • 南水北调工程向北方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记者刘诗平)记者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5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突破600亿立方米。按照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计算,相当于为北方地区调来了超过黄河一年的水量。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实现全面通水。通水以来,年调...

    时间:02-05
  • 引江济汉工程恢复调水运行

      中新网武汉1月6日电 (梁婷 余红枚)记者6日从湖北省水利厅获悉,引江济汉工程近日已完成检修维护,工程恢复调水运行。  引江济汉工程位于江汉平原腹地,地跨湖北荆州、荆门、潜江三市,主要任务是从长江上荆江河段附近引水至汉江兴隆河段,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含东荆河)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而减少的...

    时间:01-06
  • 重庆最大规模泵站完成地基基础开挖 年供水7亿立方米

      中新网重庆12月14日电 (记者 刘相琳)记者14日从重庆市水利局获悉,重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泵站——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金刚沱泵站顺利完成地基基础开挖。该泵站日供水250万...

    时间:1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