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学生想看作业成绩需买VIP?岂能因“财”施教

2023-03-17 06:16:3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想知道成绩,还得先“升级”为VIP用户?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日前,有群众反映,青岛市市南区海信学校老师在翼课网App上布置作业,学生如果想看成绩需购买VIP服务。据报道,海信学校自2019年起引进翼课网App,该App普通用户页面只显示失分题目及数量,学生想查看成绩和错题解析需购买VIP服务,收费标准为470元/年或790元/3年。经督促,海信学校已向237名学生全额清退了违规收取的16.639万元。

  在作业做好后查看成绩和错题解析,原本是很正常的学习流程,但在某些学校里,日常教学被赤裸裸地异化为一种消费负担。付费就能看成绩、不付费只能“靠猜”——这本身就是在因“财”施教,人为制造教育不公。代入普通家长的视角,不管是为了让孩子能正常学习,还是防止被学校“针对”,乖乖付费都成为“没办法”的选择。所以,不管名义上学生和家长是否“自愿”,事实上都是一种变相的教育乱收费。

  2019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就明确规定:作为教学、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推荐使用的教育移动应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上述媒体曝光的现象,显然属于违规行为。

  尽管近些年国家三令五申,禁止学校巧立名目、打着校园信息化的旗号“薅学生羊毛”,各类乱收费现象仍不时出现,有的还颇有“创意”。比如,云南普洱一中学曾“依据电脑分班”:花5800元购买平板电脑就能进入“智慧班”,否则只能进普通班。四川内江某小学被指将作业和付费App绑定,每学期收费100元。

  这些做法的共同点,就是违背了教书育人的本义,将日常的教学事务视为“变现资源”,想方设法把学生当“韭菜”割。于是,在智慧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人们不时会看到一种奇怪的悖论:电子产品和教育软件本是为了丰富教学方式、提升学习效率,学生有时却反受其累,电脑里充满了各类臃肿、繁杂的移动应用,连做作业、查成绩这样基本的事情都被不合理地复杂化了。说到底,这些重重套路背后,就是学校难以遏制的乱收费冲动。

  要防止教育权利被滥用,首先要加强制度和规定约束,让企图违规者无法随意钻空子。用或不用哪些App,使用其中的哪些功能,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而是应当经过严格的选用审核机制。

  这其中,第三方运营商的资质如何,应用内是否存在商业广告和游戏入口,布置作业等基本教学事务是否有通过App发布的必要性等,都需要经过科学的论证过程,避免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同时,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特别注重“免费是常态,收费是例外”的基本原则。如果确有需求,首先要考虑的是通过教育经费统一购置。即便在特殊情况下,需要家长掏腰包,学校也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空间,而非“一锤定音”。

  在这一事件中,不少关键事实值得被追问:将查看成绩与购买App服务相绑定,这一明显有违国家有关规定的做法,是如何通过层层审核,从2019年起堂而皇之施行至今的?如果不是群众反映,这些做法会不会长期被“默许”?这其中,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灰色链条?监管部门是否存在失职、失察的问题?

  如果不追查上述问题,恐怕很难避免类似乱象再现。在牟利与惩罚的失衡天平下,一些学校的乱收费冲动难免会蠢蠢欲动。

  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利为先。理念上的差别,关乎学生能不能被平等相待,日常教学活动会不会因掺杂私欲而变形、变味。解决好这一根本问题,比形式上是否使用花哨的App更为重要。

  任冠青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工信部:立即查处“3·15”晚会曝光的破解版APP违法行为

      中新网3月16日电 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16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高度重视用户权益保护工作,持续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改善APP应用服务环境。针对“3·15”晚会报道的部分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问题,立即组织核查,并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

    时间:03-16
  • 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招行的“新打法”与“成绩单”

      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是一项常态化、持续性的课题,金融机构参与其中,既可以帮助金融消费者保护自身权益,又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  所谓金融素养,可以简单理解为“与金融相关的术语和问题的能力”。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消费者金融素养调查分析报告(2021)》,金融素养主要包括金融知识、金融行为、金融态度、金融技...

    时间:03-16
  • 金融诈骗套路多 山寨App背后暗藏猫腻

      本报记者 李 冰  近年来,山寨版金融App及虚假金融客服等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投资者防不胜防。《证券日报》记者连日来多方采访调查,揭示这类金融诈骗背后的套路。  山寨金融App真假难辨  近日,王先生在某App上申请了30万元额度的贷款,但“客服”告知他,因“借款人账户信息不符”,贷款被冻结,需要提供银行卡卡号进行解冻。...

    时间:03-16
  • 金融诈骗套路多 山寨App背后暗藏猫腻

      本报记者 李 冰  近年来,山寨版金融App及虚假金融客服等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令投资者防不胜防。《证券日报》记者连日来多方采访调查,揭示这类金融诈骗背后的套路。  山寨金融App真假难辨  近日,王先生在某App上申请了30万元额度的贷款,但“客服”告知他,因“借款人账户信息不符”,贷款被冻结,需要...

    时间:03-16
  • 刘德助打破室内1500米全国纪录:要把成绩提高更多

      中新网3月15日电 据中国田径队官方微博消息,在2023年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第一比赛日男子1500米预赛中,刘德助以3分43秒40的成绩打破室内1500米全国纪录,原纪录为王少杰2019年创造的3分45秒36。图片来源:中国田径队官方微博  此外,谢冬生3分43秒67的成绩同样超越了原纪录。  赛后,刘德助表示会继续努力,将成绩提高更多,并预祝...

    时间:03-15
  •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公布

    人民网北京3月15日电 (记者郝孟佳)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消息,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公布,考生可于即日起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查询。据悉,今年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时,既考虑到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又兼顾了不同类别、不同层级...

    时间:03-15
  •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公布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成绩和合格分数线公布,考生可于即日起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3)查询。  今年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时,既考虑到新录用公务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又兼顾了不同类别、不同层级机关招...

    时间:03-15
  • 开课吧学员退费无门 APP处于“无服务”状态

      作者:吕倩  家在河南省长葛市的时皖自2022年8月投诉开课吧不履行合同退款义务至今,已经过去半年时间,如今,开课吧客服、销售、教师等人员,悉数在线上“消失”,甚至连开课吧APP页面也一片空白,处于“无服务”状态。  退款无门  回溯这段经历,2023年3月,时皖对记者表示,2022年在抖音平台看到“启学教育”直播,了解关于公务员课...

    时间:03-15
  • 让APP使用体验更顺畅

      确保安装时知情同意、实现便捷卸载、服务续期要及时提醒……工信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共提出26条措施对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进行提升。其中,许多内容受到关注和欢迎,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  治理“摇一摇”乱跳转  “有些‘摇一摇’广...

    时间:03-15
  • APP个性化推荐不能成缚住用户的“盘丝洞”

      上海市消保委3月9日透露,该委组建的测评小组对消费者常用的10个APP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专项测评。测评发现,10个APP均设置了个性化推荐的关闭路径,但在关闭步骤上存在不同。有的关闭操作便捷,步骤控制为4步;有的关闭操作较为复杂,需要7步。  随着平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个性化推荐日益盛行,在很多APP上,用...

    时间:03-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