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生产商“出口转内销” 揭秘违禁电子烟销售暗网

2023-03-17 00:48:26

来源:新京报

  生产商“出口转内销”代理逐级铺货分销【揭秘违禁电子烟销售暗网】

  “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和可自行添加雾化物的电子烟。”2022年10月,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电子烟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奶茶杯”“暴力熊”等果味一次性电子烟被禁止在国内销售。

  然而,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禁售的果味电子烟经历了禁售初期短暂的“蛰伏”后,又通过暗语、代称等隐晦销售方式,再次在电商、贴吧火爆起来。目前市场上的违禁电子烟生产、销售商,大多是禁售前的从业者,他们掌握着生产源头、销售渠道,形成了多级代理的庞大地下销售网络。

  在生产源头,很多取得出口资质的生产企业,通过多生产、少报关等方式,将大量本应只许出口国外的电子烟及烟弹等产品,截留销往国内,还有以前的电子烟代工厂,通过复刻禁售前产品、偷改生产日期等方式,伪装“库存”产销违禁电子烟。在销售端,一些资源丰富的电子烟代理们自立山头,从相熟的厂家直接订货,再逐级放货,层层分销,零售商则通过代称、暗语等,隐晦地进行终端销售。

  完全转入地下销售的违禁电子烟,质量更令人堪忧。新京报记者分别从生产厂家、线上、线下商家处购买了多款违禁电子烟,这些产品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包装缺少生产厂商、日期等信息,电池存在安全隐患,烟油中含对人体有害物质等。

  行话、暗语

  违禁电子烟“化名”在网络销售

  禁售规定实施以来,果味一次性电子烟多了不少“新名字”,买卖也兴起了行话、暗语。

  在社交平台、电商平台搜索“奶茶杯”、“电子火因”“雾化器”等关键词,能发现大量售卖违禁电子烟的线上商家。

  在某搜索平台的“蒸汽吧”“可乐罐吧”等十余个电子烟相关贴吧中,充斥着暗示销售违禁电子烟的帖子。“水果摊一直都在”“一次性奶茶”等暗语后面,发帖者附上微信号。添加微信后,对方便熟练地推销违禁电子烟。

  在短视频平台,记者发现了许多果味一次性电子烟的开箱测评视频。视频评论区,有人求购,有卖家推销。一则发布于1月25日的测评视频留言区里,有超过50条求购者和卖家的留言。通过私信的方式,记者联系到多名卖家。卖家表示有大量现货,可零售或批发,通过快递邮寄。

  电商平台也不乏卖家。在某电商平台搜索“奶茶杯”,结果显示多个商家售卖“奶茶杯雾化器配件”等产品。记者询问一家位于浙江义乌市、持有工商营业执照的实体商家“是否有奶茶杯成品”后,对方发来一张产品价格表,列有数款违禁电子烟的名称、批发价。

  线下,部分实体店则更明目张胆地售卖违禁电子烟。3月上旬,人来人往的苏州市中心观前街,记者在一家具有电子烟零售资质的店铺发现,店内桌上的菜单印有奶茶杯造型的违禁电子烟信息,可供选择的口味多达十余种。

  记者花128元购买了一支违禁电子烟。记者注意到,店家是从位于隐蔽角落的一个箱体内拿出了产品。

  在浙江杭州市,记者随机探访了3所学校附近的4家店铺,均有售奶茶杯造型违禁电子烟,其中,1家店铺持有电子烟专卖零售许可证,另3家店铺持有的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不包含电子烟零售资质。

  在4家店铺附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初、高中学生,其中不少学生都知晓违禁电子烟的售卖点。

  事实上,造型新颖的果味一次性电子烟在未成年人群体畅销,已是卖家们的共识。“好看”“叼着很帅、能装”“不容易被大人发现”,多名自称曾出售违禁电子烟给未成年人的线上卖家总结道。

  “出口转内销”

  持证工厂截留违禁电子烟销往国内

  据了解,国内大部分电子烟企业都聚集在广东深圳和东莞:深圳多是电子烟研发、贸易企业,东莞则是生产重镇。

  不少电子烟从业者告诉记者,禁售前,东莞超过1000家电子烟代工厂为品牌厂商供货,这些贴牌生产的代工厂被称作“白牌厂商”。

  3月上旬,记者通过卖家介绍,联系了两家在禁售后仍生产过大量违禁电子烟、销往国内的厂家。两厂家均位于广东东莞市。两厂家的前身,正是曾为品牌代工的“白牌厂商”。

  据两厂家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果味一次性电子烟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少量禁售前生产的库存;二是新近生产、通过贴假牌、冒充禁售前库存的仿制品;三是新近生产、本应出口却偷偷流入国内市场的回流品。

  一名电子烟生产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禁售后,车间仍在生产奶茶杯造型违禁电子烟,并销往国内,“基本上每个月出货4万到5万支”。不过该工作人员透露,因目前东莞市对电子烟管控较严格,最近已暂停了奶茶杯的生产线。

  为监管电子烟生产环节,国家烟草专卖局分类管理电子烟用烟碱、雾化物和电子烟产品等生产企业,不同企业获取各自类别的生产许可证,区分生产许可范围。其中,获证的电子烟产品生产企业,可继续生产电子烟产品,包括国内禁售的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但是要求生产后,国内禁售电子烟产品必须用于出口。

  上述工作人员提供了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照片,并表示他有“可操作的空间”——向海关虚报出口货量,私下截留一部分。

  另一家同样持有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拥有外贸资质的电子烟产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了“可操作的空间”存在的可能,“报海关需要出示生产许可证等手续,填写产品名、数量等信息即可,海关不会清点货量。”

  “出口转内销”的违禁电子烟如何销往国内?该负责人介绍,禁售前多位与他相熟的国内代理,在禁售后仍会向公司订货。公司根据国内代理的订货量生产,“我们厂不接散客,起订量至少百支。奶茶杯的成本价约20元,代理拿货,一支要35元以上,而卖给顾客,大多50多元一支。”

  两名浙江义乌市的违禁电子烟代理同样向记者证实存在“出口转内销”的情况,“这些全英文包装的果味烟,大多是出口货,厂家偷偷拿到国内卖。”

  贴假牌装库存

  冒充禁售前大品牌库存方便“甩锅”

  业内人士介绍,在铤而走险的厂家、代理眼中,如何在降低风险的同时增加利润,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通过贴假牌,冒充禁售前大品牌库存的仿制品由此诞生。

  “贴了名牌就能卖高价。”浙江义乌市的一位代理周辽(化名)告诉记者,以某品牌烟弹为例,贴牌的单盒实际出厂价不到40元,不少卖家报出的单盒价格超过百元甚至更高。

  记者从多名代理、厂家工作人员处得知,目前有三种仿制库存品的方式,一是复制包装和产品,二是不打印生产日期或将生产日期打成禁售前的时间点,三是伪造防伪二维码。

  目前,工作人员李敏(化名)所在的电子烟厂家就在通过贴假牌,生产仿制“WDG”电子烟。其仿制的原型,正是禁售前“WDG”畅销的奶茶杯造型果味一次性电子烟。

  记者从李敏处购买了3支“WDG”奶茶杯造型果味一次性电子烟。到货后记者发现,产品外包装的白色标签上,注明了该奶茶杯的产品信息,授权生产商为喜思来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但外包装上没有生产日期。

  “这3支产品于5天前生产,(生产日期)都是随订随做。”李敏称,所在公司并未获得品牌授权。

  记者比对2022年9月购买的正品“WDG”电子烟外包装发现,两者外包装几乎一样,授权生产商均为喜思来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尽可能完全复刻产品及包装,是因为万一被查到,厂家可以甩锅给原来的授权生产商。将生产日期打成禁售前的时间点,也是为了伪装成库存,规避责任。”浙江义乌市的另一名代理隋浩(化名)向记者解释。

  对此,喜思来电子科技(东莞)有限公司一名冯姓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从去年10月份以后就没做了。现在外面好多仿品,我们之前就打了3家仿品。”

  对禁售前就与品牌合作的代工厂来说,仿制近似产品较为容易,周辽表示,一些代工厂连品牌方在产品外包装设置的防伪专用二维码,也可以伪造。

  记者了解到,上述贴假牌冒充库存的伪造行为,在烟弹和可替换式电子烟杆等产品领域也很常见。

  不囤货

  多级代理逐级放货降低被查风险

  2022年3月发布的《电子烟管理办法》对电子烟销售环节作出规定:任何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通过全国统一的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以外的信息网络销售电子烟产品等。自此,全国统一的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下称交易平台)上线,逐渐替代原本省、市、店多级代理的销售渠道,品牌代理销售渠道正式退场。

  不过当市场上果味电子烟下架,而此前抽吸果味电子烟的消费者需求仍然存在时,一批电子烟代理和投机者们,参与并最终形成了地下违禁电子烟销售网络。

  “上有货源,下有销路。”一名线上卖家说,从事违禁电子烟销售的人,起码要占其中一项。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存在两种常见的分销模式:一种是多级代理制。厂家根据代理订货量生产,由禁售前的库存制变为订单制。出于安全考量,厂家只接熟人的订单,生产后便出货。一级代理再将货批发给手下的二级代理,二级代理或批发给零售卖家,或卖给散客。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不会在某一处积压大量的货。”河北省的一名二级代理常磊(化名)告诉记者,从厂家到零售卖家,出货数量层层递减,以此规避风险。

  “厂家日产过万支,每个一级代理拿走几千支,每个二级代理分到几百支,最后批发给末端的零售卖家或零售给散客。零售卖家不敢囤货,一次批百余支,散客只要几支,这样被抓到了,也没啥大事。”常磊说。

  另一种是仓货代发制。一些销路广的一级代理会直接向厂家预订千支起的订单,并将货大量囤积在仓库。“仓主”既接批发,也代发散客。“代发”是指,代理可以推销产品,但不持货,等有了订单后,将客户的收货地址提供给仓主,由仓主发货。

  “上百支的批发我接,只要几支的散客我也可以代发。”周辽就是一名仓主,他称从3月开始,各地严管,他的不少同行被“点”(举报)。在各地缺货、断货的加持下,这个月的订单“一下子飞起来了”,仅奶茶杯一个单品,他一个月能出3万到5万支。

  周辽所说的严管,是指国家烟草专卖局于3月1日发布的《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开展规范电子烟市场秩序专项检查的通知》,从3月6日至4月25日,对市场上的无证生产电子烟,生产制售水果味相关产品等违规行为进行全面检查、清理整治。

  多重危险

  含有有害物质 产品良莠不齐

  2022年12月,自媒体“老爸评测”将从网上购买的果味一次性电子烟送往专业实验室检测,查出其中含有甲醛、乙醛和尼古丁等物质,还从烟油中检出37种有机物香料,其中10多种都不在国家允许添加的目录中。

  这些检出物质中,包含了具有分子毒性、会对胎儿孕妇产生影响的伞花烃,以及可导致肺器官阻塞、形成“爆米花”肺的2,3-戊二酮。

  除了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外,果味一次性电子烟的生产环节也缺少严格的质量保障

  3月以来,在珠三角地区专门回收电子烟设备的湛先生发现,因为相关部门严查,不少电子烟产品生产企业都来找自己做回收。但湛先生并非来者不拒,他对电子烟设备的品质有要求:“小厂生产的仿制、劣质品一律不收。”

  湛先生表示,次品用的都是锰电池,一吨才卖几千元,还不够人工费,而一些大厂产品用的是纯钴电池,回收后一吨能卖约3万元。

  一次性电子烟生产技术门槛低,产品良莠不齐是常见现象。在东莞从事七年电子烟生产的李鲜(化名)告诉记者,一分钱一分货,厂家按定价生产,定价高,就用好原料,定价低,那就从电池、棉芯等零件上压缩成本。

  观点

  抓源头的同时加大对零售端的监督整顿

  新型烟草领域专业律师唐顺良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经营乱象的主要原因是此前抽吸水果味电子烟的消费者需求依然存在,很多顾客需要时间接受国标电子烟。

  唐顺良表示,“此类交易行为在源头上比较隐蔽,三无产品也没有任何标签,同时还夹杂许多行话”。他建议抓源头的同时,继续加大对零售端的监督整顿。

  在清理市场不合规乱象的同时,如何进一步促进电子烟行业的可持续经营?唐顺良认为,要加大相关宣传力度,包括青少年抽吸电子烟尤其是不符合国标产品电子烟的危害,“比如讲解现在仍在隐秘流通的水果味电子烟是怎么做出来的,它背后的黑色产业链又是怎样的等。”而对于已经持证的企业,唐顺良建议要提供更好的机制,让他们比较通畅和规范地把产品铺设到终端。

  此外,唐顺良认为,电子烟产品的口味也可以根据市场上的实际需求,继续做一些调整,“既不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又能让电子烟品牌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新京报记者 丛之翔 慕宏举 李阳 实习生 陈雪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缅边境猴桥口岸今年进出口货值破2亿元

      中新网腾冲3月13日电(和朝征)记者13日从腾冲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截至12日,该站今年在中缅边境猴桥口岸共查验出入境人员1.5万余人次,车辆8000余辆次,累计完成逾13万余吨的进出口货物查验工作,价值2亿余元人民币。  今年以来,腾冲边检站结合猴桥口岸自身特点,持续深化边检改革创新,优化勤务查验模式,积极推出“提前报备、预约...

    时间:03-13
  • 电子烟化身奶茶杯、可乐罐偷着卖,为何屡禁不止?

      【民生调查局】  编者按:  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  中新网2月20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电子烟自问世以来就备受争议,网售被禁止后,电子烟竟然以“奶茶杯”“可乐罐”等日常用品的外观做为外壳,偷偷地进行销售。这些假冒伪劣的电子烟都有哪些危...

    时间:02-20
  • 1月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进出口货物货值逾25亿元 同比增长近七成

      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15日电 (喇小飞)15日,记者从新疆伊尔克什坦口岸园区管委会获悉,1月伊尔克什坦口岸(简称口岸)进出口货物共计6590辆次,同比增长94.28%;进出口货物5.92万吨,同比增长51.79%;货值25.49亿元,同比增长68.58%。  作为中国最西端的陆路口岸,伊尔克什坦口岸是连接“一带一路”沿线中西亚国家的前沿端口。记者了解到,1...

    时间:02-15
  • “乙类乙管”实施首月 畹町边检站验放进出口货物近34万吨

      中新网德宏2月14日电 (杨佳林 杨畦)记者14日从畹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获悉,1月8日至2月8日“乙类乙管”政策落地首月,该站累计验放出入境人员3.67万余人次,出入境车辆2.48万余辆次;累计进出口货运总量近34万吨,货值近12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倍。  据了解,畹町边检站管辖的中缅边境云南省德宏州芒满通道、芒海通道、那邦通...

    时间:02-14
  • 国家烟草专卖局重拳打击“奶茶杯”“可乐罐”等非法电子烟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开展“奶茶杯”“可乐罐”等调味电子烟整治工作,查破各类案件593起、追究刑事责任188人、查获各类“奶茶杯”“可乐罐”72.38万支,依法严厉打击该类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四个月,国家烟草专卖局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2.69万人次,实地检查销售网点12.15万户次。...

    时间:02-09
  • 国家烟草专卖局重拳打击“奶茶杯”“可乐罐”等非法电子烟

      新华社北京2月9日电(记者戴小河)国家烟草专卖局近期开展“奶茶杯”“可乐罐”等调味电子烟整治工作,查破各类案件593起、追究刑事责任188人、查获各类“奶茶杯”“可乐罐”72.38万支,依法严厉打击该类违法犯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四个月,国家烟草专卖局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2.69万人次,实地检...

    时间:02-09
  • 禁售调味电子烟化名“奶茶杯”网上偷卖

      禁售调味电子烟化名“奶茶杯”网上偷卖  销售商不问买家年龄 商家明知禁售品仍出售  “调味电子烟不是不允许卖了么?为什么现在网上还有这么多人在卖?”近日,有网友反映,在社交平台上有人以“奶茶杯”“可乐罐”等名义出售已被国家禁止销售的调味电子烟。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确有商家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售卖调味电子烟...

    时间:02-04
  • 禁售调味电子烟化名“奶茶杯”网上偷卖

      禁售调味电子烟化名“奶茶杯”网上偷卖  销售商不问买家年龄 商家明知禁售品仍出售  “调味电子烟不是不允许卖了么?为什么现在网上还有这么多人在卖?”近日,有网友反映,在社交平台上有人以“奶茶杯”“可乐罐”等名义出售已被国家禁止销售的调味电子烟。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确有商家通过网...

    时间:02-04
  • 商务部:研究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限制进出口货物物品清单

      中新网2月2日电 国新办2月2日就2022年商务工作及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商务部综合司司长杨涛在会上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部署,在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下,做好封关运作准备和压力测试工作,同时落实好贸易投资领域的相关政策,研究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禁止...

    时间:02-02
  • 口味多样、造型炫酷,但多为“三无”产品 “奶茶杯”电子烟安全风险多

      本报记者 王小月  外形是奶茶杯、可乐罐、口香糖,并拥有多种口味,看似是常见零食,实则为雾化器产品,还衍生了机器猫、像素小老虎、小熊等造型,有些产品的广告或包装上明确标着“含尼古丁”。  为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推进电子烟产业法治化、规范化,《电子烟管理办法》《电子烟》国家标准相继实施,2022年10月1日起,明确禁止销...

    时间:01-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