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卧底海鲜珍品加工厂 硼砂泡出黄金鲍 海参边煮边上色

2023-03-15 01:11:25

来源:新京报

  工人将泡好的黄金鲍与买来的鲍鱼壳组合。鲍鱼壳粘贴上螺片后,将以“喜宴鲍”、“鲍贝”等名称出售。

  工厂制冰间里堆放着用编织袋大小的纸袋装着的“药”。经过检测,其中主要成分是硼砂。

工人在制冰间里“配药”。

 

工人将调配好的“药”放进水槽,加水稀释。

 

  黄金鲍被浸泡进硼砂溶液,溶液呈现红褐色。A04-A05版图片/暗访视频截图

  左为未用“药液”泡发的黄金鲍,呈黄褐色。右为用“药液”泡发一小时的黄金鲍,颜色已经变淡。

泡发后的黄金鲍将通过线上平台销售。

 

未染色的海参呈墨绿色。

 

染色后的海参变成了黑褐色。

  拳头大小的黄金鲍鲜嫩肥美,“放心美味”;黑褐色的海参参体饱满、肉质Q弹,“高端的海参,不需要解释”。这是大连一家海产品公司在其网络店铺中对所售商品的介绍,图片里的黄金鲍看起来鲜嫩金黄,海参个大体肥。然而,这些光鲜亮丽的“高端”海产品背后,却涉嫌非法添加有毒药剂。

  “3·15”前夕,接到举报的新京报记者,应聘进入该公司成为车间里的一名操作工。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该企业生产的鲍片、黄金鲍大多使用产于塞内加尔的宽口涡螺作为原料,但这些鲍片、鲍贝、黄金鲍制作过程中,都会使用药剂泡制,而这些药剂经记者取样第三方送检,均含有国家明令禁止、具有毒性的硼砂成分。此外,该企业生产的“高端海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经过了染色泡发。

  “药浴”后的黄金鲍:

  个头更大、色泽更亮 滑嫩有弹性

  这家公司是一家集海鲜珍品养殖、捕捞、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渔业企业。官网显示:企业园区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全年生产加工各类海参、黄金鲍等海鲜珍品达1000余万斤,产值达10亿元。

  2月25日,新京报记者应聘进入该公司的黄金鲍、海参生产线,该生产线位于园区内一栋建筑的一、二层,分别设置有蒸煮间、分选间、速冻间、制冰间等区域。

  在工厂一楼的车间内,摆放着十余个长约1米、高约80厘米的蓝色塑料水槽,槽内数百斤的鲍片正在被工作人员加水浸泡。每个槽内的水面都聚满了白色泡沫。

  “里面加药了,保鲜、漂白,螺肉会更好看。”一位工作人员称,这些海产品切片实为螺肉,他们对外都叫鲍片。记者对比发现,经过2个小时的浸泡后,不管是看起来还是摸起来,鲍片较之前都更加嫩滑,色泽更白亮。

  在这个工厂里,使用“药水”浸泡的并非只有鲍片。黄金鲍,是该公司的畅销产品,公司网络店铺信息显示,多个黄金鲍产品销量超过10万单,为店铺热销榜第一名。另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黄金鲍的销售,在国内同行业中排在前列。

  黄金鲍盛产于北非,实际是一种海螺,因为形似鲍鱼,所以在国内被称为黄金鲍。进货包装显示,这是一种名为“宽口涡螺”的海产品,产地为塞内加尔。

  记者观察发现,黄金鲍在进入车间后,首先需要放入水槽内加清水解冻。大小不等的黄金鲍解冻后呈黄褐色,槽内水质清澈,且无异味。而当工作人员将白色“药粉”投放到水槽内加水稀释后,会再把解冻好的黄金鲍放入水槽,随着不断搅拌,清水逐渐变成了红色,而黄金鲍也真的变得金黄起来。

  2月27日,记者按照车间安排,将解冻后的两三千斤黄金鲍,分别捞入混合了固定量“药粉”的水槽里浸泡。负责“下药”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黄金鲍需要在药水中浸泡2天,才会进入后面的流程。

  对比可见,被浸泡后的黄金鲍相对之前,不仅个头大了,色泽也更加黄、亮,摸起来滑嫩又有弹性。

  这种神奇“药粉”到底是什么?面对记者询问,多位工作人员对此三缄其口。即使是每日称重分配下药的工作人员,也称“不知道”。

  神秘的“药粉”:

  含有硼砂 禁用为食品添加剂

  记者看到,在该公司的一、二楼两层加工区域内,多数车间和走廊内都装设有监控设备。然而,配置“药粉”的制冰间里,并没有安装摄像头,且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调配。

  每当一批黄金鲍解冻完毕后,配置“药粉”的工人就会进入制冰间,从靠墙摆放、编织袋大小的牛皮纸袋里,如挖面粉一般,一瓢瓢地倒在电子秤上的塑料盒里称量、调配,之后再送到操作间倒入水槽冲水溶解。“黄金鲍、鲍片都要用这药水泡,主要是防腐、去腥、防腐败。”配药的工作人员称。

  究竟是什么药?记者看到,这些装着“药粉”的外层牛皮纸袋和内层的塑料袋上,均未标注任何关于该产品的信息,唯一能够区分的就是纸袋上有手写的字母“G”和“B”。

  为了弄清楚“药粉”的成分,新京报记者在车间对两种药粉取样后,送到吉林省长春市一家化学实验室进行XRD物相分析检测,检测结果显示,“G”样本中主要成分均为硼砂,“B”样本也含有硼砂。

  《食品安全法》规定,硼砂属于有毒、有害物质,是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早在2008年,国家卫健委(原卫生部)发布《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就将硼砂和苏丹红等添加剂列入第一批禁止添加、使用的名单。

  然而就是这个对人体会造成损伤、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添加剂,仅在2月27日就被使用了四五袋,粗略估计有200斤。而这些被硼砂浸泡了2天的黄金鲍,出现在该企业的网店里时,打上了“放心美味”的字样。

  “企业的动机还是为了追逐更多的经济利益。”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分析称,企业在加工食品时使用硼砂属于违法添加的行为,硼砂除了可以起到防腐保鲜作用外,还可以改变食品的蛋白质结构,增加蛋白质的吃水能力,让食品吸收更多的水分,达到增重的目的。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根据《刑法》规定,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也不得担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染色的海参:

  边煮边染 颜色加深变“高端”

  卧底调查期间,记者曾被抽调到海参生产线。在海参蒸煮间内,一筐筐原本泛青色的海参通过煮制后,最终变成了黑褐色。在该公司的网店里,这些黑褐色的海参,被称为“野生”“高端的海参”。

  蒸煮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海参煮过之后颜色变深,并不是因为被煮熟的原因,而是锅内添加有可以染色的物质,煮其实就是染色的过程。经过蒸煮、泡发等工序,再冷冻包装。

  记者询问了多位蒸煮间的工人,他们均表示不确定给海参上色使用的是什么物质,只称“类似于茶叶的黑色东西”。

  一位海产品从业人员表示,给海参染色一般是用茶叶、硫酸亚铁和海参一起煮,颜色加深后海参的品相看起来更好。

  除了使用违禁添加剂浸泡海产品外,该公司对员工的健康管理制度也并不严格。

  记者在应聘该公司时,提出没有健康证是否可以上岗的问题。招聘人员称,可以先行上岗,后续会安排相关体检,但从记者入职到离开的5天时间内,始终无人安排记者前去体检,也无人询问记者是否办理了健康证。入职的第3天,记者签订了劳务合同。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食品生产经营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证明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新京报记者 白德彰 袁静伟 王昆鹏 程亚龙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西部黄金扣非净利润预告变脸 公司称系工作人员计算错误

      本报记者 桂小笋  3月13日晚间,西部黄金发布公告,修正了此前公司发布的业绩预报。需要注意的是,修正之后,公司预测的扣非净利润将从亏损变成盈利。对于修正的原因,公司称,是因为工作人员疏忽,计算错误所致。  对此,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很多投资者会参考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来制定投资计划,因此...

    时间:03-14
  • 辽宁大连破获特大海上盗窃海珍品案 累计盗窃海参1万余斤

      中新网大连3月13日电 (记者 杨毅)辽宁海警局13日发布消息称,该局近日在大连成功打掉1个特大盗窃海珍品犯罪团伙,抓获涉案人员11名,查扣涉案摩托艇1艘、手机7部。经查,该团伙累计查实盗窃海参1万余斤。  2023年入春以来,大连市长兴岛经济开发区海珍品盗窃案件高发频发,影响恶劣,严重破坏当地营商环境...

    时间:03-13
  • 世界黄金协会:2月全球黄金ETF流出17亿美元

      原标题:(财经天下)世界黄金协会:2月全球黄金ETF流出17亿美元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世界黄金协会10日披露,2月,由实物黄金支持的全球黄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流出约合17亿美元。  世界黄金协会称,2月,在美元走强和收益率上升的双重施压之下,全球金价下跌5%,这或许打击了黄金ETF投资者的信心。全球各区域黄金ETF...

    时间:03-10
  • 中老铁路开通运营15个月 中方: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显现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郭超凯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10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老挝驻华大使坎葆近日接受媒体采访称,中老铁路是中国和老挝两国互利合作的重要项目,为老挝的经济社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将沿线人民的幸福梦想变为现实。坎葆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让老...

    时间:03-10
  • 小学生捡黄金归还失主获每年6000元助学金

      10多天前,在放学回家途中,四川资阳雁江七小四年级学生钟一瑁捡到一袋黄金,价值16万余元。原地等待不见失主后,他给母亲打了电话,母亲钟晓燕随后报警。当晚,母子俩将失物一件不少地还给了失主。(本报曾作出报道)  事后,为表扬钟一瑁的优秀品德,当地相关部门协调爱心企业等为他送上到高中毕业的每年6000元助学金、周末到社区新时...

    时间:03-10
  • 佛山顺德动工建设大湾区黄金珠宝创新生态城

      中新网佛山3月9日电 (记者 程景伟)粤港澳大湾区黄金珠宝创新生态城首期项目——金福盛黄金珠宝时尚产业园9日在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奠基动工,助力佛山打造千亿元级黄金珠宝首饰产业集群。  据介绍,该创新生态城计划总投资逾300亿元,占地面积约1600亩,打造以黄金珠宝首饰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产城人文融合旗舰项目,包括建设数字...

    时间:03-09
  • (两会观察)组建国家数据局 中国如何让“新黄金”发光?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王恩博 杨杰英)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被不少人视作“新黄金”。近日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披露,中国拟组建国家数据局。这个新机构将如何让“新黄金”散发亮眼光芒?  根据方案,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

    时间:03-09
  • 广东佛山打造千亿级黄金珠宝产业集群

      中新网佛山3月9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东佛山市全球黄金珠宝产业投资大会8日在佛山顺德举办,会上共有28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助力佛山打造千亿级黄金珠宝产业集群。  3月9日,粤港澳大湾区黄金珠宝创新生态城首期项目在顺德动工建设。  作为现代黄金珠宝产业发源地,佛山顺德珠宝文化历史悠久,诞生了周大福、周生生等一批具有...

    时间:03-09
  • 浙江诸暨赴港招商引资 最大“珍珠团”出海参展

      中新网香港3月2日电 (魏华都 钱晓芸)浙江省诸暨市(香港)招商文旅推介会2日在香港四季酒店举行。浙江省绍兴市委常委、诸暨市委书记沈志江在会上致辞时说:“希望以此次推介会为契机,吸引在港企业了解诸暨、走进诸暨、投资诸暨。”  沈志江表示,诸暨市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关键期、黄金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投资...

    时间:03-02
  • 抢抓造林黄金季 广东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

      中新网广州2月24日电 (记者 程景伟)眼下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广东各地掀起了林业生态建设高潮。广东省林业局24日表示,2023年该省计划开展林分优化提升面积达200万亩,目前完成备耕超10万亩,各地正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  当日,在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太平镇水南村湘南枇杷园桉树改造人工造林...

    时间:0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