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北方陆续进入花粉高峰期 花粉过敏这些症状要警惕

2023-03-14 08:09:4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国北方地区陆续进入花粉高峰期 专家:花粉过敏这些症状要警惕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恼人的春季过敏也随之而来。根据医疗机构花粉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目前已进入春季花粉高峰期。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学艳:花粉监测数据显示,3月8日空气中主要致敏花粉浓度达到了每千平方毫米3600多粒,主要致敏花粉是柏树花粉、榆树花粉、杨树花粉。近几天门诊量比平时增加了3倍,部分病人的症状也比较重。随着气温的升高,中国北方地区将陆续会进入花粉高峰期。

  过敏性鼻炎有明显季节性特点

  专家提醒,春季是一些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其中过敏性鼻炎,近年来患病率显著增加,需要引起重视。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主要症状是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鼻痒、鼻塞。部分患者可伴有眼部症状,包括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部分患者可合并支气管哮喘,伴有咳嗽、气急和胸闷等症状。过敏性鼻炎分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致敏原多为尘螨、蟑螂、动物皮毛等,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过敏原多为植物类花粉,季节性花粉暴露是引起花粉症的主要原因。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学艳: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截然不同的。常年性过敏性鼻炎一年四季均有发病,同一症状反复出现,多因接触尘土、打扫卫生、开空调、接触脏乱差的环境而诱发;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多与接触花粉的量有一定的关系,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间性,到了这个季节就发病,过了这个花粉季节不治自愈。

  花粉过敏症状易与感冒混淆

  专家指出,季节性过敏高发季患者应及时进行科学防护:外出佩戴口罩、护目镜,进入室内脱去外衣,清洗手、眼、鼻,尽量减少与花粉的接触。此外,专家还提示,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花粉过敏症状易与感冒混淆,应提高警惕,以免延误治疗。

  春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段,过敏性鼻炎症状与感冒类似,容易发生混淆而造成误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而延误病情。对此专家指出,花粉过敏有明显的季节性和时间性,持续时间至少在3周以上,不伴有发烧、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如某种相关症状有规律反复出现,要高度警惕过敏,及时就医。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王学艳:花粉症的患者应该到医院及时就医,明确过敏原,接受规范化诊疗。花粉高峰期主要是以药物控制对症治疗为主,个别严重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生物制剂,花粉缓解期之后主要采用特异性免疫疗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上海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筛查眼底病变 让青光眼患者尽早被发现

      中新网上海3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中国青光眼患者人数众多,其防治成为医疗界关注问题。  记者12日获悉,上海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来筛查眼底病变,让社区家庭医生有了发现青光眼的“新武器”。  据介绍,在“眼底相机拍照+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式下,民众在社区拍摄眼底照片后,短短20秒内就能获得人工...

    时间:03-12
  • 多款前列腺癌药物等可及性提升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因精准治疗获益

      中新网上海3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等,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是男性健康的重要威胁之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叶定伟10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进展是导致前列腺癌发病率死亡率不断增长的重要原因,未来负担不容小觑。同时,前列腺癌早期症状较为隐匿,很多患者往...

    时间:03-10
  • 国家医保局:2022年谈判药报销1.8亿人次 为患者减负2100余亿元

      中新网3月9日电 据国家医保局网站3月9日消息,国家医保局发布2022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  快报显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收载西药和中成药共2967种,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另含中药饮片892种。自2018年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5年开展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累计618种药品新增进...

    时间:03-09
  • 建立紧急联系人制度,保障患者权益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宁人宣 记者 薛玲)医生在给患者实施治疗前应先取得患者的同意,有的还须签署知情同意书,但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仅有患者一人且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时,医生既要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又要与时间赛跑,往往处于两难境地。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常务副主任张俊杰建议,建立紧急联系人制度,保障患者的合...

    时间:03-09
  • 专家:规范肿瘤基因检测行业发展 多方共促提升患者可及性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近年来,随着肿瘤患者对肿瘤基因检测的需求不断上升,相关行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一些肿瘤患者对靶向用药前使用基因检测还存在诸多顾虑,对基因检测的认知有待更加科学的指导,基因检测行业发展亟待进一步规范管理。  为推动肿瘤基因检测行业规范化发展,提升患者可及性,助力更多...

    时间:03-08
  • 如何提升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专家:优化全病程管理 建多层次保障体系

      中新网上海3月8日电 (记者 陈静)乳腺癌常被称作“粉红杀手”,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不仅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也给社会及患者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教授,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全国三八红旗手袁芃教授当...

    时间:03-08
  • (两会声音)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向华委员建言关注“一快一慢”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唐小晴 刘辰璐)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湖南省委会副主委、湖南省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参加全国政协会议,重点围绕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急救与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建言献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大乡村卫生机构投入。截至2021年底,中...

    时间:03-08
  • 广州首家居家腹透体系项目社区站点挂牌 惠及尿毒症患者

      中新网广州3月7日电 (蔡敏婕 凌伟明)广州市居家腹膜透析治疗示范体系项目7日挂牌首家社区站点,并迎来了第一例接受治疗的尿毒症患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凡凡说,该项目推进居家腹膜透析技术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下一步将完成智能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实现和医保付费系统的对接,并陆续启动各个社区站...

    时间:03-07
  • 重庆:“久久卫宫”公益项目设立100万元善款 将资助千名患者

      中新网重庆3月7日电 (记者 刘贤)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携手重庆市慈善总会,7日在重庆共同启动“久久卫宫”公益项目。该项目设立100万元善款,对1000名使用海扶刀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无创治疗子宫肌瘤等疾病的患者,每位给予1000元的公益资助。  当日,第四届全球多...

    时间:03-07
  • 科普|大规模临床结果登上NEJM,他汀不耐受患者的福音来了

      作者:钱童心  过去的研究表明,在这些需要降低胆固醇的患者中,有7%到29%的人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这意味着仍有数百万人不能服用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最常用的降胆固醇药物,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这类胆固醇通常被认为是不利于健康的“坏”胆固醇,会导致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增加。  然而,过去的研究表明,在...

    时间:03-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