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用韩国的钱还日本的债!日本连1日元都不用拿”

2023-03-09 21:48: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9日电 (记者 孟湘君)近日,一件足以影响外交走向的“历史悬案”,在中国两个邻国——韩国和日本之间引发轩然大波,这就是日本二战时期强征韩籍劳工受害者的赔偿问题。

  随着韩国政府公布由韩方基金会代为赔偿当年受害劳工的损失,这桩旧事,遭到了韩方受害人员及其家属、在野党及社会团体的强烈反对。

  风波还未平息,又传出新消息——3月至5月期间,韩国总统尹锡悦可能先后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美国总统拜登会面。而他们会谈的重点,可能掀起更多波澜……

  

资料图:韩国总统尹锡悦。

  【从“侵略者”变“合作伙伴”】

  事实上,涉及如何对待日本,尹锡悦的一番言论此前已引发争议。

  近日在“三一运动104周年”纪念仪式上,尹锡悦表示,他认为日本正“从军国主义的侵略者转变为与韩国共享普世价值、在经济安全及全球问题上携手合作的伙伴”。

  此言一出,很多韩国人都听不下去了。

  

当地时间3月1日,韩国首尔市政府在普信阁举办敲钟仪式,纪念“三一运动”104周年。

  在韩国人心目中,“三一运动”意义特殊。1919年,朝鲜宗教界人士“民族代表”33人和青年学生发起示威请愿,要求朝鲜独立,以反对日本殖民统治。运动迅速发展为声势浩大的人民起义,席卷整个朝鲜半岛。由于日方镇压,运动以失败告终。

  然而,这起民族解放运动彰显了朝鲜半岛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精神,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烙印。

  1949年,韩国政府将3月1日定为国家法定纪念日。在代代相传的这个纪念日,自家总统突然公开宣布“侵略者”变成“合作伙伴”,从民族情感上来说,这是韩国很多人无法接受的。

  【一份赔偿方案,引发舆论海啸

  韩国民众还没缓过来,随之而来的政府“第三方代赔”方案,又掀起了舆论海啸。先来看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方案由来

  韩国政府试图解决二战被日强征韩籍劳工对日索赔诉讼问题

  诉讼原告

  韩籍人员15人,包括

  日本制铁公司前劳工

  广岛三菱重工公司前劳工

  名古屋三菱前勤劳挺身队成员

  诉讼被告

  日本制铁公司

  三菱重工公司

  

资料图:1965年12月18日,韩国外务长官李东元和日本外相椎名悦三郎在政府办公楼长官室庆祝《韩日请求权协定》生效。图片来源:《韩民族日报》

  提诉理由

  二战期间被强征赴日工作,恶劣环境中从事危险劳动

  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后受伤害,遭病痛折磨

  未获日方任何赔偿

  赔偿金额

  每人1亿至1.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3万元至79.2万元)

  15人共被判获赔偿金+拖欠利息40亿韩元左右(约合人民币2112万元)

  相关时间线

  早年,韩籍被强征劳工受害人在日提诉失败

  2005年开始,在韩国提诉,仍未获支持

  2012年,韩国大法院推翻此前判决,认定韩日间恢复邦交时签署的1965年《韩日请求权协定》不妨碍个人索赔请求权,将案件发回首尔高等法院重审

  2013年,首尔高等法院判决日企向原告赔偿,被告日企上诉

  2018年,韩国大法院(最高法院)终审裁决,宣布在三起诉讼中日方需赔偿韩方原告,日企拒服从判决

  2019年,日方发起报复,对三种出口韩国半导体产业原材料实施管制,将韩国踢出出口管理优待对象国

  2019年,韩方以日方限制出口违反世贸规则为由,向世贸组织(WTO)提诉,并一度威胁中止《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

  2021年,韩国一家法院下令强制执行三菱重工8.5亿韩元资产赔偿韩方原告,日方高度不满

  2023年,韩国政府公布被强征劳工受害者代赔偿方案

  尹锡悦政府方案

  韩国政府行政安全部下属“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动员受害者支援财团”代支付赔偿金和拖欠利息

  韩企“自愿捐款”筹集资金

  预计包含从1965年《韩日请求权协定》中受益企业浦项制铁(POSCO)、韩国烟草与人参公司(KT&G)等16家企业

  更多诉讼

  还有同类诉讼原告约1000人

  除已胜诉15人,推算约200人将最终胜诉

  赔偿金预计共将达200亿至300亿韩元

  【用韩国的钱还日本的债

  按韩方统计,从1945年日本二战战败往前的35年里,至少100万韩国劳工被强征到日本,许多人在惨无人道的折磨下丧了命。

  显然,日本的侵略历史以及反省不足,成了韩国多年来解不开的心结。国仇家恨,新旧交织,在此氛围下出炉“代赔偿”方案,效果可想而知。

  连日来,韩籍被强征劳工受害者及遗属、市民团体、在野党等代表多次集会抗议,高喊“声讨屈辱外交”口号。

  

2023年3月1日,韩国民众在首尔日本驻韩大使馆附近集会,举着写有“中断屈辱外交韩日协议”等口号的抗议横幅。

  示威者:“战犯企业要参与筹资(赔偿),哪怕只是出1日元”!

  强征劳工受害者的代理律师:“方案相当于用韩国企业的钱还日本被告企业欠下的债。日本……连1日元都不用拿”。

  90多岁的强征劳工受害者梁锦德:“应该从犯罪的日本那里得到赔偿,我绝不会接受像乞讨一样得到的钱”!

  

2023年3月1日,日本强征劳工受害者梁锦德在首尔参加集会。

  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代表李在明:“这是韩国外交史上最大的耻辱和污点”。

  “日本帝国主义强制动员市民组织”理事长李国彦:三菱重工曾说要为韩国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如今再提此事,仿佛是把“在祭祀桌上摆过的馊菜作为谈判筹码”。

  《韩民族日报》社论:“韩国政府的解决方案极其恶劣”,试图“倒转历史时钟”,是一种“举白旗投降式的解法”。

  【强拉韩日“修好”?美国身影浮现

  然而,强烈的反对声音,没能拦住尹锡悦政府的步伐。

  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尹锡悦政府寻求改善与日本关系,或许是出于多方面考虑:

  其一,期望兑现竞选承诺,提振低迷支持率。

  自2022年5月上任以来,尹锡悦政府外交的一个特点,就是积极改善与日本关系,这是在兑现其竞选时的承诺。

  陈洋表示,作为“政治素人”,尹锡悦任总统前没有政府工作经历,成为在野党抨击焦点;上任后,总体又缺乏充分政绩。而改善对日关系既可与上届政府有差异,也可展示个人能力,树立外交成果。

  韩国民调机构HANGIL Research3月8日的调查结果显示,尹锡悦施政好评率为44.1%,创2022年7月以来最高值,但仍有53.8%受访者给了差评。

  因此,尹锡悦政府改善对日关系,是为提振低迷的支持率。

  其二,“投桃报李”,争取经济和安全利益。

  此次,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外相林芳正等都赞赏韩方举动,认为这可以让停滞多年的日韩关系“回到正轨”。

  如果说尹锡悦政府是对日本“投桃”,那么岸田政府的表态则是“报李”,陈洋指出。他还关注到,就在韩方公布劳工赔偿方案当天,日本政府即宣布将就放宽对韩出口限制,与韩方磋商。

  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韩国提出令日方满意的解决方案,有望解除两国贸易上的相互抵制。韩联社援引尹锡悦本人的评论说,若韩日全面恢复经济交流,不只是出口贸易限制、出口简化程序白名单问题,韩企将获得巨大实惠。

  日本共同社、韩联社消息称,预计3月16日和17日,尹锡悦会到访日本,与岸田举行首脑会谈。对此,陈洋指出,这将有助于重启韩日领导人之间的穿梭外交。

  

资料图: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韩国《中央日报》等透露,除了经济议题,尹锡悦和岸田会面的重点议题,预计包括:

  ·加强安保领域合作,磋商扩大美日韩联训

  ·尽快构建美日韩对朝鲜核及导弹动向探测和追踪共享机制

  ·或探讨5月就日本广岛G7峰会邀请尹锡悦

  ·探讨解决韩海军以火控雷达照射日本巡逻机一事等

  这些“大计划”,必须结合站在日韩背后的大国——美国的战略意图综合来看。

  其三,配合美国战略,展现对美忠诚。

  8日,日媒报道,美国政府已向日韩两国提议建立美日韩核威慑磋商机制,以确保日韩对美国“延伸威慑”的信任。

  “核保护伞”,是美国“延伸威慑”的一种体现。其是指在盟友遭受或即将遭到核打击时,美国用自己的核武器对给盟友造成威胁的国家进行打击、报复或威慑。美国如今对日韩再提冷战时期概念,会对东北亚局势造成什么影响,不言自明。

  对于日韩加强互动,日本庆应大学教授西野纯评论称:“以目前紧张的东亚局势而言,日、韩都要加强以美国为后盾的威慑力。双方极力求同存异,为的是要稳固日美韩战略架构。”

  韩国“代赔偿”方案宣布之际,和日方一样迅速表示赞赏的,有美国总统拜登、国务卿布林肯、美驻韩大使戈德堡等人。拜登认为,韩日两国关系“翻开突破性的新篇章”。

  陈洋对此指出,日、韩均为美国盟友,但美国实际上并不满意韩国上届政府的对日政策,认为不利于其在东北亚打造“小北约”。

  尹锡悦任总统以来改善对日关系,也是向美国表忠心,展现韩国愿意配合“印太战略”部署,间接推进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这将使尹锡悦在应对朝鲜半岛问题上,获得更多底气。

  【历史的呼声会被淹没吗?】

  的确,见完岸田,尹锡悦还有更重磅的外交大戏。他预计4月底访问美国,与美总统拜登举行首脑会谈。双方不仅打算庆祝韩美同盟70年来的成果,还要深入探讨未来发展

  

资料图:美国总统拜登。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7日晚,韩国总统室公报首席秘书官金恩慧发布简报称,联防态势、延伸威慑、未来尖端技术、经济安全、文化和人员交流、地区及国际挑战等各方面,都将成为韩美首脑会谈的重点。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关键词,似乎透露出在美日韩深化战略合作氛围下的变局,正在拉开帷幕……

  话说回来,不得不问的是,当日本首相府和美国白宫大摆筵席款待来宾之时,当年的慰安妇及被强迫劳工受害者的呼声,会被觥筹交错间的碰杯声淹没吗?

  “历史问题从不是简单的赔款”,对于被强征奴役的韩国劳工及其亲属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什么金钱,而是来自曾经加害者——日本的诚挚道歉和反省,陈洋总结道。(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华熙生物向韩国合作伙伴索赔6.4亿 肉毒素火爆有何玄机

      肉毒素火爆有何玄机  ■ 近日,华熙生物(688363.SH)因肉毒素产品7年布局落空,与合作伙伴韩国公司Medytox对簿公堂并索赔6.4亿元。  ■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肉毒素“梦碎”,竞争对手又迎头赶上,华熙生物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 要实现一款肉毒素产品上市并不容易,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采购与供应分会会长、美械宝科技创始人...

    时间:02-20
  • 第15届全国运动会澳门赛区志愿者及合作伙伴招募启动

    人民网澳门2月10日电 (记者富子梅)第15届全国运动会澳门赛区志愿者及合作伙伴招募启动仪式10日举行。2月10日起,全运会澳门赛区招募志愿者10000名,组成一支积极热诚的志愿者队伍,服务全运会,推动全民参与全运会。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澳门特区政府体育局局长兼第15届全国运动会澳门赛区组委会秘书长潘永...

    时间:02-10
  • 联合国与合作伙伴发起募资援助遭受旱灾的索马里

      新华社联合国2月8日电(记者王建刚)联合国与索马里人道主义合作伙伴及索马里政府8日共同发布2023年索马里人道主义应急计划,呼吁国际社会捐资26亿美元,以援助该国约760万受旱灾影响的人口。  据联合国网站发布的消息,由于连续5个雨季降雨不足,索马里当前正在经受其历史上时间最长和最严重的干旱。目前,旱灾已导致140多万人流离...

    时间:02-09
  • 首批12家国际知名机构加入“投资丰台全球合作伙伴计划”

      中新网北京2月8日电 (吕昊)“丰宜福台 同泽共赢 投资丰台全球合作伙伴峰会”今天召开。会上,“投资丰台全球合作伙伴计划”正式发布,首批12家国际知名顶级机构加入,将在项目投资、产业发展、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丰台吸引汇聚国内外高端优质资源。  首批加入“投资丰台”全球合作伙伴的12个机构企业为北京外商投资企业协会、...

    时间:02-08
  • 中国是非洲绿色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国际论坛)

      近年来,中国绿色发展驶入快车道,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绿色发展一直是非洲国家同中国深化合作的重要领域    在南非北开普省,163台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力可满足当地30万户居民的需求;在埃塞俄比亚,该国首个地热电站图鲁莫耶一期地热电站投用后,将有效优化当地电力供应...

    时间:01-20
  • 雷士照明成为行业唯一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

      中新网北京1月12日电 (马帅莎)记者12日获悉,“航天科技,智亮未来”雷士照明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签约发布会1月10日在京举行,中国航天基金会正式授予雷士照明“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身份。  在发布会现场,中国航天基金会与雷士照明共同启动了“中国航天照明科技实验室”(以下简称航天照明实验室),该实验室启动后,中国航天基金...

    时间:01-12
  • 9大啤酒品牌战略签约 京东酒世界携手合作伙伴共赢啤酒市场新增量

      近年来中国啤酒产量、销量均在持续下滑,啤酒市场逐渐从增量市场步入存量竞争时代。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增量发展,成为啤酒企业共同面对的挑战。在此背景下,1月10日,京东酒世界在京举办啤酒品类战略签约暨行业趋势研讨会,与9家啤酒行业头部厂商共同探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并达成战略合作。  9大啤酒品牌签约,2023...

    时间:01-11
  • 海外网评:为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动能

      1月9日至16日,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应邀访问埃塞俄比亚、加蓬、安哥拉、贝宁、埃及和非盟总部、阿盟总部。秦刚外长此次访问非洲,是其担任中国外长后首次出访,也是中国外长33年来坚持每年首访非洲这一优良传统的延续,体现了中方对中非传统友谊以及中非关系发展的高度重视,此访将为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

    时间:01-11
  • 普京:俄罗斯将在全球寻找贸易合作伙伴 以减轻西方制裁压力

    据财联社,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将在亚洲、中东、拉美、非洲等地寻找合作伙伴,扩大与新伙伴的贸易合作,以减轻西方制裁压力。普京周...

    时间:12-16
  • 中国驻南科技公参:科技合作是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重要组成

      中新网约翰内斯堡12月13日电 (记者 王曦)近年来,随着中非关系不断深入,作为其中重要内容的科技交流合作备受外界关注。特别是双方在航天、农业、...

    时间:1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