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加大技术防治网暴力度,打造理性网络生态

2023-03-09 07:43:23

来源:工人日报

  【社评】加大技术防治网暴力度,打造理性网络生态

  防治网暴更应着力涵养全体网民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共同体意识,让更多人意识到网暴有多恶劣,无理性的情绪宣泄、吃瓜式的站队等传导到受害人身上,可能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霸凌和伤害。要让更多人意识到,如果没有足够的制度约束,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被网暴的人。

  据3月6日新华社报道,日前,“多家网站平台发布防网暴指南”的新闻冲上热搜。多家网站平台从风险提示、一键防护、私信保护、举报投诉等维度,帮助网民防范网暴侵害。近一周以来,各重点平台主动向2300多名用户发送一键防护提醒,累计拦截涉网暴违法违规信息400多万条,处置账号8500多个。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呼吁出台反网络暴力法,“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网络暴力”。

  公众苦网暴久矣。从刘学州、“粉发女孩”到旅游博主“管管”,都因不堪网暴而自杀,近期一名高考百日誓师的女生也遭遇网络攻击。网暴轻则损害个人的名誉权、隐私权、人格尊严权,重则会使被网暴者遭受心理创伤,甚至导致其精神崩溃等严重后果。

  “不能让网暴者逍遥法外”,但治理网暴之难超乎很多人想象。

  首先是对网暴的定义、标准等有待明确。给负面评论点个赞算不算网暴?骂人到什么规模和力度才算网暴?不同的人对待网络攻击的反应不同,如何界定实际伤害和影响?因而,被网暴者常常陷入另一种苛责,“太矫情了,几句批评就算网暴了?”

  其次是在司法实践层面,有代表委员提出,缺乏反网络暴力的专项法律条款作为指引,在实际诉讼过程中,法官裁判规则难以统一。同时,网站平台主体责任不够明晰。当前,部分平台尚未实施实名制登记,部分网络平台虽有内容审核和投诉举报机制,但常常处于“时灵时不灵”状态。

  此外,治理之难往往不在“点”而在“面”。各平台虽然可以通过投诉举报或主动识别等手段对特定账号实施惩戒,但往往滞后、被动。也就是说,处理一个个“点”并不难,难的是如何遏制一个个“点”扩展成“面”、形成汹涌的潮水。

  事实上,相关方面一直在发力治理网暴。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都有涉及治理网络暴力的条款,但是,实践中法律法规的威慑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出来。

  此番重点网站平台发布的防网暴指南,在“一键防护”“主动识别”等技术治理上有了新的探索,这是对去年中央网信办《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中“网站平台建立网暴预警、保护、防扩散等治理机制”要求的落实,也是对公众呼声的回应,其效果值得期待。

  未来如何更加有效遏制网暴,形成具有推广意义和震慑作用的长效治理范本,各方还应不断探索。比如,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顶层设计,探索构建网暴技术识别模型等技术介入机制等。特别是平台作为最有能力发现和制约网暴行为的运营方,应对可能存在的现实变量设计更多技术约束方案,包括针对同一件事不同博主的二次创作和不同平台的多次转发,可能给被害人造成伤害,这种现象该如何避免?施暴人更换身份、绕开黑名单等惩戒机制的情形又当如何遏制?

  只有让防网暴的机制更加健全有力,被网暴者面对汹汹恶意时才不会孤立无援,才会有更多对抗网络暴力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让更多潜在的施暴者心有敬畏、学会理性发言。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防治网暴更应着力涵养全体网民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共同体意识,让更多人意识到网暴有多恶劣,无理性的情绪宣泄、吃瓜式的站队等传导到受害人身上,可能就是一种强大的精神霸凌和伤害。更关键的是,要让更多人意识到,如果没有足够的制度约束,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被网暴的人,“取快递被造谣出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共建繁荣美好的互联网生态环境,期待有更多技术手段能有效遏制网暴的滋生和蔓延——相信,你我都会是其中的受益者。

  吴迪(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每日一习话·奋斗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各族干部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细做实;只要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坚决不做。  这段话出自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

    时间:03-05
  • 中国纪检监察报:对酒驾背后风腐问题一查到底

      对酒驾背后风腐问题一查到底  云南在连续10天对党员、公职人员涉嫌酒驾、赌博问题进行集中通报曝光后,近日又对3起党员、公职人员酒驾背后“四风”问题进行了通报;贵州开展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酒驾醉驾专项整治,通过逐案逐人“过筛子”,严肃处理酒驾醉驾背后违规吃喝、违规使用公车等“四风”和腐...

    时间:03-03
  • 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驳斥所谓中方恶意网络攻击不实报道

      中新网布鲁塞尔3月1日电 中国驻比利时使馆3月1日驳斥所谓中方恶意网络攻击不实报道,强调坚决反对比利时有关媒体进行别有用心的炒作,企图对中方进行污蔑抹黑。  有记者问,日前比利时部分媒体宣称中方曾对比个别议员进行恶意网络攻击,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发言人表示,对于这种毫无...

    时间:03-02
  • 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驳斥所谓中方恶意网络攻击不实报道

      中新网布鲁塞尔3月1日电 中国驻比利时使馆3月1日驳斥所谓中方恶意网络攻击不实报道,强调坚决反对比利时有关媒体进行别有用心的炒作,企图对中方进行污蔑抹黑。  有记者问,日前比利时部分媒体宣称中方曾对比个别议员进行恶意网络攻击,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发言人表示,对于这种毫无根据和不负责任的怀疑和指...

    时间:03-02
  • 中央统战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服务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共同印发《关于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

    时间:02-14
  • 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将继续开展酒驾整治集中统一行动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记者任沁沁)元宵节将至,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将继续开展酒驾整治集中统一行动,严查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  记者3日从公安部获悉,春节以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严查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但仍有一些驾驶人心存侥幸,酒后开车,酿成惨祸。  1月22日(正月初一)18时16分许,张某某醉酒驾驶(...

    时间:02-04
  • 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将继续开展酒驾整治集中统一行动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记者任沁沁)元宵节将至,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将继续开展酒驾整治集中统一行动,严查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  记者3日从公安部获悉,春节以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严查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但仍有一些驾驶人心存侥幸,酒后开车,酿成惨祸。  1月22日(正月初一)18时16分许,张某某醉酒驾驶(...

    时间:02-04
  • 四川公安交警通报一起春运期间醉酒驾驶连撞9车违法案例

      中新网成都2月1日电 (记者 安源)记者1日从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获悉,为进一步做好春运后半程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醒警示广大驾驶人安全文明出行,在全社会营造人人遵规守法的社会舆论氛围。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向社会通报了一起春运期间醉酒连撞9车的典型违法案例。事故现场。 四川省公安厅交...

    时间:02-01
  • 春节假期广西查处酒驾醉驾1800多起

      中新网南宁1月30日电(唐志平)广西公安厅交警总队30日披露,1月21日至27日春节假期期间,广西查获酒驾醉驾1813起,其中,醉驾94起。  春节期间,聚餐聚会增多,酒驾醉驾风险突出。广西公安交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多措并举严查酒驾醉驾。  1月26日,来宾金秀交警在桐木镇古池村路段查获一名醉酒司机韦某,经现...

    时间:01-30
  • 春节假期前三天全国查获酒驾醉驾1万余起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聚餐聚会明显增多,酒驾醉驾风险尤为突出。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按照全国统一部署,结合本地情况特点,每天严查酒驾醉驾。春节假期前三天,全国查获酒驾醉驾1万余起。酒驾醉驾害人害己。据了解,去年春节假期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道路交通事故中,酒驾醉驾肇事占了一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提示,春节假期不...

    时间:01-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