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补齐女职工权益保障短板 进一步减轻女职工的生育之忧

2023-03-07 07:40:45

来源:工人日报

  进一步减轻女职工的生育之忧

  “我们单位没有母婴室,只能带着装备四处‘打游击’,真是辛苦又心酸。”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期,有一些职场“背奶妈妈”有类似“抱怨”。

  生育和养育是职场女性无法回避的话题。这位新手妈妈道出了自己的艰难,而现实中女职工可能遇到的烦心事或许不止这一桩——我国法律明令禁止在招聘打探求职者婚育状况,但诸如“结婚了吗?打算什么时候结婚?”“有孩子吗?”“要二胎吗?”“准备什么时候生?”这些本属个人隐私问题,常被摆在桌面上讨论;工作几年后,生育给事业按下“暂停键”,一些女职工因此面临饭碗不保或调岗降薪;重返岗位之后,哺乳期内法定的每天一小时哺乳时间可能被工作挤占,如果决定成为“背奶妈妈”,也可能经历一段艰难的时光……

  这些都折射出,对女职工相关权益的保障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随着母乳科学喂养成为共识,“背奶妈妈”群体有所壮大,但一些企业的母婴设施仍显不足甚至基本没有。再如,各地相继修订人口与计生条例,延长生育假、增设育儿假后,因假期增加的用工成本尚未得到合理分担,以至于不少企业积极性不高……如何减轻、缓解女职工的生育之忧、养育之忧,是一个现实且迫切的问题。

  补齐女职工权益保障的短板,需要政策层面的引导和规范。比如,针对各类假期权益,各地有关部门在推出倡导性政策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形成明确清晰的规范和罚则;要进一步加强母婴设施的建设;要分摊家庭的生育成本,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倡导弹性工作时间,等等。

  育儿不应是母亲一个人的事情,近年来,这样的认知逐渐成为共识。一些地区也探索增设了男性生育假、育儿假。这种变化令人欣喜,长期来看,也有利于强化父母双方共同育儿的理念、减少职场的性别歧视。

  建章立制之外,用人单位是相关政策的落实主体。企业不积极,一方面是基于“钱”的困扰,另一方面是女性休产假带来的职位空缺对企业生产经营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各类假期为例,除了产假之外,生育假、育儿假期间的工资、津贴多由用人单位承担,这不免有“政府请客,企业买单”之嫌。而诸多中小企业由于家底单薄、经营面临困难等因素,难免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计算得更为精细。

  因此,相关部门应考虑通过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减轻企业雇佣女职工的顾虑。同时,探索构建生育成本分担机制。比如,有专家建议可以引入社会力量,拓宽生育保险基金的筹资渠道,扩大基金规模。较为理想的状态是,不仅用以支付产假,也逐步覆盖生育假、育儿假的工资待遇,切实缓解企业的困境。

  在这个问题上,用人单位也不能过于短视。要意识到,主动作为,消除女职工的后顾之忧,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有利于劳动关系和谐,进而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毫无疑问,对待女性的态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当生娃和事业不再是一道单选题,会进一步提升适龄人群结婚生育的意愿,也会让更多职场女性轻装上阵、勇敢追梦,这也是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陈曦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补齐女职工权益保障短板 进一步减轻女职工的生育之忧

      进一步减轻女职工的生育之忧  “我们单位没有母婴室,只能带着装备四处‘打游击’,真是辛苦又心酸。”据《工人日报》报道,近期,有一些职场“背奶妈妈”有类似“抱怨”。  生育和养育是职场女性无法回避的话题。这位新手妈妈道出了自己的艰难,而现实中女职工可能遇到的烦心事或许不止这一桩——我...

    时间:03-07
  • 西藏发布生育新规 涉三孩、陪产假、育儿假、探亲交通费等福利待遇提升

      中新网拉萨2月25日电 (记者 赵朗)日前,西藏自治区印发《西藏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提到,干部职工按规定生育,在子女满3周岁前,夫妻双方每人每年可享受育儿假15天,每年按照子女满周岁计算。  该方案从扎实稳妥实施三孩生育...

    时间:02-25
  • 杭州官方解读二孩、三孩育儿补助政策:缓解生育压力

      中新网杭州2月23日电(张煜欢)自2023年1月1日起,同一对夫妻生育二孩、三孩,且新出生子女户籍登记在杭州的家庭可享受育儿补助。23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就该市二孩三孩补助相关政策进行集中政策解读,杭州市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二级调研员李建回答相关问题。  22日,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

    时间:02-23
  • 杭州官方解读二孩、三孩育儿补助政策:缓解生育压力

      中新网杭州2月23日电(张煜欢)自2023年1月1日起,同一对夫妻生育二孩、三孩,且新出生子女户籍登记在杭州的家庭可享受育儿补助。23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就该市二孩三孩补助相关政策进行集中政策解读,杭州市卫生健康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处二级调研员李建回答相关问题。  22日,杭州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

    时间:02-23
  • 双双辞职回家带娃,学霸夫妇如何获得育儿幸福感?

      ■本报记者 张鹏  她叫吴兴,他叫莫黎。他们双双毕业于985高校,相知相恋15年后,昔日大学同学终成佳人、组建了小家庭,并在30出头的年纪完成“人生晋级”。为人父母后,他们做出一个大胆决定:夫妻俩把高薪工作都辞了,全职回家带娃。  顶着“零收入”的压力,在家陪伴孩子成长;每年阅读数十本育儿书籍,坚持...

    时间:02-20
  • 减轻育儿家庭负担 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各地在行动

      逐步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  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各地在行动  本报记者 彭训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2月06日 第 05 版)  将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列入民生实事、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发放生育津贴和育儿补贴、加强住房保障支持、完善托育保障政策...

    时间:02-06
  • 鼓励单位按奖励假陪产假标准支付育儿假护理假的工资待遇

      育儿假工资怎么算?休护理假影响年假吗?这些问题获得明确!1月17日记者从广东省人社厅获悉,该厅联合省卫健委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相关假期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针对《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下称《计生条例》)规定的育儿假、护理假等相关假期的适用范围、工资水平等内容,提...

    时间:01-18
  • 广东出台11条措施确保落实育儿假、护理假

      中新网广州1月17日电 (记者 程景伟)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17日消息,该厅与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相关假期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11条措施,推动新修订的《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以下简称《计生条例》)有关...

    时间:01-17
  • 育儿“补贴”追逐的不只是真金白银

      1月10日,深圳市卫健委公开征求《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意见,初步拟定育儿补贴标准:直至子女满3周岁,一孩、二孩、三孩平均每年可领取的金额分别为2500元、3667元、6333元。几乎同一时间,山东济南市出台新规加强生育政策支持:本市户籍202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孩、三孩家庭,每孩每月发放6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子女满3周岁。  三...

    时间:01-13
  • 多地发放数万元育儿补贴:能否释放生育潜能,除了发钱还应做什么

      又一地方政府用“真金白银”激发生育潜能。1月11日,据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官网消息,近日,深圳市卫健委就《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管理办法》初步拟定深圳市育儿补贴标准: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办理出生入户后发放一次性生育补贴3000元,另外每年发放1500元育儿补贴,直至该子女满3周岁,三年累计发放...

    时间:01-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