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过去九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2023-02-27 02:39:53

来源:新京报

  过去九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诸多成就。京津冀三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各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工作,着力稳增长、优结构、惠民生,区域经济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九年来,北京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一核”的辐射带动作用,切实增强与津冀两省市的协同联动,推动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让一体化交通网络“跑起来”、生态环境持续“好起来”、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协同创新步伐“快起来”、群众的获得感“多起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

  1 京津冀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

  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2022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合计10.0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8倍;其中,北京、河北跨越4万亿元量级,均为4.2万亿元,分别是2013年的2.0倍和1.7倍;天津1.6万亿元,是2013年的1.6倍。

  2 “三二一”产业格局持续稳固

  京津冀三次产业构成由2013年的6.2:35.7:58.1变化为2022年的4.8:29.6:65.6,第三产业比重提高7.5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三产占比保持在8成以上,天津占比超6成,河北提升最快,京津冀三地三产比重分别为83.8%、61.3%和49.4%,较2013年分别提高4.3个、7.2个和8.4个百分点。

  2013年和2022年京津冀区域三产比重

  3 就业规模扩大结构优化

  京津冀地区城镇新增就业9年累计1442万人,三地分别新增288.1万、405.5万和748.4万人。就业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北京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第三产业比重为84.4%,较2013年提高6.2个百分点,其中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占比达25.5%,较2013年提高6.2个百分点;天津和河北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占比为60.5%和46.6%,较2013年提高10.9个和15.1个百分点。

  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2022年,京津冀三地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7415元、48976元和30867元,与2013年相比,年均分别名义增长7.4%、7.1%和8.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3%、6.9%和7.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8.2%、7.3%和8.6%,均快于城镇居民。三地城乡居民收入比值较2013年分别缩小0.2、0.1和0.3。

  5 研发投入强度全国领先

  2021年,京津冀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3949.1亿元,是2013年的2.1倍,占全国比重为14.1%。其中,京津冀三地分别为2629.3亿元、574.3亿元和745.5亿元,分别为2013年的2.2倍、1.3倍和2.6倍。

  6 新兴经济快速发展

  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从2015年的8719.4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17330.2亿元,占GDP的比重超4成,提高6.4个百分点;天津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2%,较2014年提高1.9个百分点;河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6%,比2013年提高8.8个百分点。新业态持续升温。2022年北京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网上零售额达到5485.6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4成;天津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网上零售额占限额以上社零总额的比重达到31.3%,高于2016年19.2个百分点;河北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近5年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占社零总额的比重(28.4%)较2016年提高20.2个百分点。

  7 创新主体成长壮大

  2022年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京津冀地区共535家(北京334家,天津64家,河北137家),占全国的12.3%;累计1124家,较前三批合计数量翻倍增长。“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和“保定市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设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北京大兴区、天津经开区和河北石家庄市共同申报的“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跨省联合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企业榜》,京津冀有95家企业上榜,占中国上榜企业的比重超过3成,其中北京90家,居各省区市第一。

  8 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形成,截至2022年末,京津冀区域营运性铁路总里程达10848公里,较2014年末增长38.3%;北京至6个毗邻区域全部实现1小时内通达,与300公里范围内的主要中心城市“津石保唐”均实现高铁1-1.5小时快速联系。高速公路总里程10585.5公里,较2014年末增长32.6%,38条公交线路实现跨省常态化运营,服务17个县市,日均客运量约27万人次。(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保定就“统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召开座谈会

      我会在保定就 “统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召开座谈会  2023年2月15-16日,我会赴全国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地级市——河北省保定市,就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调研,并重点就“统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召开座谈会,探讨...

    时间:02-24
  • 工信部:2022年有色金属行业生产保持平稳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

      中新网2月22日电 “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22日发布了2022年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一、生产保持平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有色金属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较工业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774万吨,同比增长4.3%。其中,精炼铜产量1106万吨,同比增长4.5%;原铝产量4021万吨,同比增长4.5%。  二...

    时间:02-22
  • 西安深化医联体建设 促中西医协同创新发展

      中新网西安2月17日电 (杨英琦)“我们今日举行的共建国家医学中心中西医协同创新中心签约启动仪式,既是贯彻落实有关‘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也是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创新举措。”西安市雁塔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建军17日说。  当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一附...

    时间:02-17
  • 2022年中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

      中新社北京2月15日电 (记者 闫晓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15日发布2022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2022年中国机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高于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0.4个百分点,高于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个百分点。此外,对外贸易量增质升。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表示,2022年中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虽然经历起伏,但运行态势总体向好。一季度...

    时间:02-15
  • 国家版权局:2021中国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7.41%

      中新网2月15日电 据国家版权局网站消息,“2021年中国版权产业经济贡献”调研报告出炉。调研显示:2021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8.4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92%;占GDP的比重为7.41%,比2020年提高0.02个百分点。国家版权局网站  从2017年至2021年,中国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从6.08万亿元人民币增...

    时间:02-15
  • 深空探测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在重庆推动建设

      中新社重庆2月8日电(记者 钟旖)地外星球生态系统、太空太阳能电站、太空天梯……这些深空探测领域的前沿战略科学技术问题已经在研究中。  中国教育部和重庆市“深空探测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学术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建设方案研讨会7日在重庆大学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该中...

    时间:02-08
  • 山西电网基建项目有序复工 建成后将保障京津冀地区用电需求

      中新网太原2月3日电 (高雨晴)2月3日,在山西寿阳明泰电厂、西上庄电厂点对网50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现场,大型牵张设备完成入场检验,第一批50余名施工人员全部到位,该工程成为山西省内春节后首个复工复产的输变电工程,标志着山西电网基建项目进入有序复工阶段。  山西寿阳明泰电厂、西上庄电厂500千伏线路工程为山西“西电东送...

    时间:02-03
  • 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

      中新网武汉2月3日电 (梁婷 陈俊 孔祥鹏)记者3日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2022年,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全省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11698.43亿元,占GDP比重达21.77%,增速10.1%,增速高于GDP增速5.8个百分点,为“稳增长”大局作出贡献。  湖北将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增长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和...

    时间:02-03
  • 国家统计局: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

      中新网1月31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31日消息,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4038.5亿元,比上年下降4.0%(按可比口径计算)。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92.3亿元,比上年增长3.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610.9亿元,下降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039.6亿元,下降9.5%;私营...

    时间:01-31
  • 民营经济成福建宁德经济发展主动力 增加值占GDP七成以上

      中新网宁德1月30日电 (吴允杰 吕若萱)“宁德有如今的发展局面,广大民营企业贡献突出、功不可没。”福建省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30日表示,与宁德发展同成长、共进步,全市民营经济也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逐步成为宁德市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动力”、就业创业的“主渠道”。  民营企...

    时间:01-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