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探寻汉字起源——沿淇河而上,溯源鹤壁诗歌文化

2023-02-20 11:35: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鹤壁2月20日电 (王迪)"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诗经·卫风·氓》此句中的“淇水”,指的便是如今河南省鹤壁市的淇河。19日,“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淇河岸边,感受穿越千年的诗意。

  鹤壁市新、老城区之间,淇河国家湿地公园静卧于此。该园内地质地形多样,温泉资源丰富,水质良好,为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是河南省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区域之一。鹤壁市已投资近4亿元营造淇河生态保护圈层,使得这里芳草萋萋,绿竹猗猗,漫步其间,只觉与古诗文中描述的美好画面别无二致。

  据统计,《诗经》中描绘淇河两岸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诗歌多达39篇。2014年9月,中国诗歌学会正式命名淇河为“中国诗河”,这也是我国首条以诗歌命名的河流。

  如果说《诗经》用文字记载了鹤壁久远的诗意,辛村遗址则用一件件文物为那个诗意的年代描摹出真切的画像。位于鹤壁市淇滨区金山街道办事处辛村的这座遗址最早发掘于1932年,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科学考古发掘的周代遗址,拉开了中国周代考古的序幕。90年来,考古工作者接续奋斗,用一项项重要考古发现实证辛村遗址是一处经过缜密规划、功能分区明确的大型都邑性聚落,是周代重要诸侯国——卫国的疆域核心区,更是两千多年前西周时期豫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诗经·国风》中的《卫风》正是采集于这附近区域。

  近年来,鹤壁挖掘积淀深厚的诗文化资源,积极展示淇河流域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风采。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而打造的开放型文化主题公园——淇水诗苑便是其代表性项目。整个诗苑以历代咏淇诗歌和鹤壁籍诗人为主脉,以淇河为载体,共入诗1500余首。自建成以来,淇水诗苑得到广大鹤壁市民与外来游客的喜爱,时常有市民自发到此组织诗歌朗诵会,为淇水河畔新添了几分诗意。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正如这首《诗经·卫风·竹竿》所描写的那样,曾经卫国的淇水再次变成人们欢欣游乐的“诗与远方”。(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山西运城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考古成果公布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对外公布运城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考古成果,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以丰富的夏商冶铜遗存闻名于世。2022年7月—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合作,在遗址夏商冶铜遗存集中分布区东部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揭露出丰富的史前及夏商...

    时间:02-16
  • 山西运城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考古成果公布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对外公布运城绛县西吴壁遗址商代墓地考古成果,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以丰富的夏商冶铜遗存闻名于世。2022年7月—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合作,在遗址夏商冶铜遗存集中分布区东部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揭露出丰富的史前及夏商...

    时间:02-16
  • 新思路新创举 从莫高窟到三星堆 土遗址保护迎来新机遇

      央视网消息:如何永久保存、永续利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文物保护工作者所面临的终极难题。因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引发的文物、遗址病害问题正在加剧,文化遗产珍贵而脆弱。  除了夏季仓,位于敦煌研究院的这处先进文保平台,还有冬季仓和风雨仓,三者联合作业,就可以模拟出...

    时间:02-15
  • 安徽明中都遗址发掘为宋元至明清宫殿制度演变添新证

      中新社合肥2月15日电 (记者 张强)记者15日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2022年度安徽明中都遗址考古发掘又有重要发现。其中,前朝宫殿区正殿西侧附属建筑基址等考古新发现,进一步补充了自宋元至明清时期的中国宫殿制度演变过程的资料。图为安徽凤阳明中都遗址后殿连廊区发掘现场。 中新社发 国家...

    时间:02-15
  • 考古基本确认陕西西头遗址与守护西周王畿的“豳师”密切相关

      中新社西安2月15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5日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头遗址发现西周时期城址和大型高等级墓地。结合文献记载和地理位置,基本确认西头遗址与守护西周王畿之地的“豳师”密切相关。  2018年至2022年,考古人员对位于陕西省旬邑县的西头遗址进行持续考古发掘工作,发...

    时间:02-15
  • 山西夏县辕村遗址考古资料公布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对外公布夏县辕村遗址考古新发现,夏县辕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辕村,经调查,辕村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遗存为主体的古代聚落遗址,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辕村遗址南依盐湖,其海量的盐业资源与遗址的形成、发展密不可分,对探索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发展进程中的资源控制与利用,具有...

    时间:02-14
  • 山西夏县辕村遗址考古资料公布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近日对外公布夏县辕村遗址考古新发现,夏县辕村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镇辕村,经调查,辕村遗址是以新石器时代和夏商时期遗存为主体的古代聚落遗址,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辕村遗址南依盐湖,其海量的盐业资源与遗址的形成、发展密不可分,对探索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发展进程中的资源控制与利用,具有...

    时间:02-14
  • 探访尼雅遗址,传说中的精绝古城是何模样?

      中新网新疆和田2月4日电(潘琦)远处,晨光初起,宿雾未散,近处,10余辆越野车一字排开向着千年遗址尼雅出发。近日,记者跟随“2022-2023跨年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探险队”一行40余人,驱车4个小时,从新疆民丰县穿越无人区走进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探寻精绝古国的踪迹。  出发,前往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精绝古...

    时间:02-04
  • 广州考古发现先秦遗址

      新华社广州1月19日电(记者 邓瑞璇)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在广州市南沙区南沙街中部合成村发现先秦时期文化遗存。  根据文物保护法律法规,配合旧村更新改造工程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合成村进行考古勘探,发现先秦时期文化遗存,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于2022年8月至11月对遗...

    时间:01-19
  • 长城脚下迎新春:观遗址、谈保护、添年味

      (新春走基层)长城脚下迎新春:观遗址、谈保护、添年味  中新网大同1月17日电 题:长城脚下迎新春:观遗址、谈保护、添年味  作者 高雨晴  “听说你们要来,我早就盼上了。”75岁的郑存汉早早候在家门口,等长城志愿者们的到来。  再过几天就是中国农历春节,在山西最北端的大同天镇县,温度已降至零...

    时间:01-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